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连奇专利>正文

一种花茶赋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048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花茶赋香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一侧的下端连通有通风管,通风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风口,第一通风口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电阻丝,通风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设置有风扇,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锥型管,锥型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进风管,第一进风管的外侧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网筒,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网筒,第一网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网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齿轮,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本技术,花和茶叶不需要在混合进行赋香,能够提高花茶赋香效率,还能够花茶赋香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花茶赋香,特别涉及一种花茶赋香装置


技术介绍

1、花茶是一种采用特种工艺造型茶或经过精制后的茶胚与鲜花窨制而成的茶叶品种。比如茉莉花茶在制作时时采用绿茶差配与茉莉鲜花窨制而成,而且茉莉花茶具有清肝明目,理气安神,益脾健胃,祛痰治痢,清痰解毒的功效。在花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赋香,现有技术进行赋香时,通常是将花和茶叶混合在一起,然后放置数小时,让花香气渗透到茶叶中,赋香完成后再将花从茶叶中挑出,这种方式在赋香时香气的流动性差,导致赋香的效率比较缓慢,而且不能够使茶叶均匀赋香,赋香完成后需要挑出人工将花挑出也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花茶赋香装置,花和茶叶不需要在混合进行赋香,能够提高花茶赋香效率,还能够花茶赋香效果更好。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花茶赋香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侧开设有操作口,所述操作口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外壳一侧的下端连通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远离外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风口,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茶赋香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侧开设有操作口(2),所述操作口(2)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挡板(3),所述外壳(1)一侧的下端连通有通风管(4),所述通风管(4)远离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风口(5),所述第一通风口(5)靠近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电阻丝(6),所述通风管(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设置有风扇(8),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通风管(4)相连通的锥型管(9),所述锥型管(9)远离所述通风管(4)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进风管(10),所述第一进风管(10)的外侧从上向下开设有若干呈等间距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茶赋香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侧开设有操作口(2),所述操作口(2)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挡板(3),所述外壳(1)一侧的下端连通有通风管(4),所述通风管(4)远离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风口(5),所述第一通风口(5)靠近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电阻丝(6),所述通风管(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设置有风扇(8),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通风管(4)相连通的锥型管(9),所述锥型管(9)远离所述通风管(4)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进风管(10),所述第一进风管(10)的外侧从上向下开设有若干呈等间距设置的第一进风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茶赋香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连奇贾宁燕
申请(专利权)人:郝连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