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是一种预应力筋张拉组合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1、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具有强度高、刚度大、抗裂性与耐久性好,与普通混凝土构件相比自重轻、节能经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桩基、基坑支护、大跨度大柱网结构、超高层竖向构件,工业项目混凝土屋面梁、吊车梁,桥梁工程预制桥面板、网格护坡、拉索桥等,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建筑结构之一。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常用的预应力筋是ø15.2钢绞线。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大空间大柱网建筑结构日益频繁,预应力筋的选型在不断加大。针对预应力筋直径大、分布密集的混凝土构件,常规的预应力张拉方式实施困难、成本高。
3、通常情况,针对预应力筋直径大、设计普遍都会考虑束与束之间预留足够的距离来保证千斤顶的安装就位,为了建筑物外观造型美观,有意缩减束与束之间的距离,致使预应力筋分布密集、千斤顶不能正常就位。
4、例如,现有的单根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δcon单为39.655吨,至少需要40吨千斤顶来实施张拉。整束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δcon整束为277.6吨,需要300吨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筋张拉组合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筋张拉组合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力架(1)包括作用板(11)和若干作用杆(12),作用板(11)上设有第三预应力筋预留孔(13),所有作用杆(12)均垂直连接在作用板(11)的同一面上,且相对于预应力筋预留孔对称设置,作用杆(12)固定在建筑物(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筋张拉组合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行程架(2)包括两端固定板(21),两端固定板(21)之间通过固定杆(22)连接,两端固定板(21)上分别设置有同轴的第一预应力筋预留孔(23)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筋张拉组合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筋张拉组合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力架(1)包括作用板(11)和若干作用杆(12),作用板(11)上设有第三预应力筋预留孔(13),所有作用杆(12)均垂直连接在作用板(11)的同一面上,且相对于预应力筋预留孔对称设置,作用杆(12)固定在建筑物(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筋张拉组合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行程架(2)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友先,方文胜,何仕东,马思宇,王少川,张福平,胡永帮,尹冬,周立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