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测试试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六自由度铁路液压主动控制减振支座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深水大跨铁路桥梁应急抢修中,当桥梁受到车辆动力荷载作用时,钢桁梁将产生相应的振动响应,并对行进中的车辆产生一定的影响。工程实践中,通过支座来减小梁的振动,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大多数支座是通过改进支座构造细节、材料等被动控制的方式来实现减振,并且目前相关支座均为单自由度装置,不符合实际工作状态,对六自由度主动控制支座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相应的试验装置来测试六自由度主动控制支座的减振效果,并且没有能够测试列车行走实况时车辆性能的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六自由度种铁路液压主动控制减振支座试验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一种六自由度铁路液压主动控制减振支座试验系统
4、此支座试验系统包括试验装置,设置于地面上方,包括执行机构和支架机构;所述支架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六自由度铁路液压主动控制减振支座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自由度铁路液压主动控制减振支座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机构还包括龙门架(4)、电机(3)、缆绳(5)、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龙门架(4)固设于地面(1)上,所述龙门架(4)横跨于所述方管梁(2)的一端,龙门架(4)的顶部设有横梁,横梁位于方管梁(2)的上方,横梁的底面、方管梁(2)的顶面分别设有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缆绳(5)的一端穿过第一滑轮后竖直向下引出至第二滑轮,穿过第二滑轮后由平行于方管梁(2)的方向引出,并与列车(6)的车头固定连接,缆绳(5)的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自由度铁路液压主动控制减振支座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自由度铁路液压主动控制减振支座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机构还包括龙门架(4)、电机(3)、缆绳(5)、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龙门架(4)固设于地面(1)上,所述龙门架(4)横跨于所述方管梁(2)的一端,龙门架(4)的顶部设有横梁,横梁位于方管梁(2)的上方,横梁的底面、方管梁(2)的顶面分别设有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缆绳(5)的一端穿过第一滑轮后竖直向下引出至第二滑轮,穿过第二滑轮后由平行于方管梁(2)的方向引出,并与列车(6)的车头固定连接,缆绳(5)的另一端与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电机(3)固定安装于龙门架(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自由度铁路液压主动控制减振支座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自由度弹簧(8)包括减震上板(81)、压缩杆(82)、弹簧(83)、导向筒(84)和减震底板(85);所述减震底板(85)的上方铰接有六个导向筒(84),六个导向筒(84)形成六自由度并联机构,每个导向筒(84)内均同轴布置有弹簧(83)和压缩杆(82),弹簧(83)在自身伸缩方向上的底端与导向筒(84)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弹簧(83)在自身伸缩方向上的顶端与压缩杆(82)的底端固定连接,压缩杆(82)的顶端从导向筒(84)的顶部伸出后与减震上板(81)铰接连接;所述减震底板(85)与水位液压缸(9)铰接连接,所述减震上板(81)与六自由度平台(7)的下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六自由度铁路液压主动控制减振支座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自由度平台(7)包括上平台(71)、上铰支座(72)、伺服缸(73)、下铰支座(74)和下平台(75);所述下平台(75)的上方安装有三个下铰支座(74),所述上平台(71)的下方安装有三个上铰支座(72),所述下铰支座(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朋,吕立彤,冯杰,刘源,刘闯,王锐,郝如江,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