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薄荷纤维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721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炭薄荷纤维的生产工艺,包括:制作纤维浆粕-加入烧碱制作碱纤维素-老成-二硫化碳黄化-烧碱溶解-熟成-湿法纺丝-后处理-干燥-成品,还包括制作竹炭薄荷乳液以及在二硫化碳黄化步骤后添加竹炭薄荷乳液的步骤,添加的竹炭薄荷在纤维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0.05%-10%。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竹炭的多孔性、吸附性,使其成为薄荷油的一种载体,加入到纤维的生产工艺中,一方面解决了薄荷油易挥发、不易溶解的缺点,另一方面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纤维具有了竹炭和薄荷的双重功效,如竹炭的吸附有害物质、微波、自动调湿功能、产生远红外线、负离子及薄荷的刺激抑制神经、抗过敏、抗菌、止痒、消炎、芳香和调味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的生产工艺,具体讲是涉及一种竹炭薄荷纤维的生产 工艺,属于纺织工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纺织行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纺织行业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问题,而不断创新是纺织行业长久生存的关 键因素。传统的纺织品,近年来,纺织行业的创新主要集中在新材料、新技术 的专利技术与应用上,同时从卫生、保健等角度出发,亦对纺织品提出更多的特性 要求,最突出的是对纺织品的保健功能要求。此外,我国是世界上的薄荷生产大国,长期以来,作为农产品的薄荷产业, 仅仅以薄荷油等初级产品进入市场, 一方面价格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 面,由于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市场价格波动很大,不利于薄荷产业的平稳发展。 因此,以薄荷为原料的深加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薄荷的产业化应用成为近 年来农产品开发的重要课题。我国又是竹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种植面积,长期以来, 竹类产品的应用一直集中在建筑、煤炭及日常用品,工业加工深度不高,竹炭 具有非常优良的性能,是近几年来竹类产品深加工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开拓薄荷和竹炭的新的应用领域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事情。而如果 在庞大的纺织行业应用薄荷和竹炭,则为一开拓性的进展。但是,我们知道,薄荷油具有极高的挥发性(升华),并且其在水中的溶解 度和分散性极差,而纤维的特殊生产工艺,在其过程中加入薄荷油很难达到理想 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合了竹炭和薄荷 两种物质功能的竹炭薄荷纤维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竹炭薄荷纤维的生产工艺,主要步骤包括制作纤维浆粕一加入烧碱 制作碱纤维素一老成一二硫化碳黄化一烧碱溶解一熟成一湿法纺丝一后处理一 干燥一成品,还包括制作竹炭薄荷乳液以及在二硫化碳黄化步骤后添加竹炭薄 荷乳液的步骤,添加的竹炭薄荷在纤维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0.05%-10%。上述的制作竹炭薄荷乳液的步骤为首先将竹炭加工成超细纳米粉末粉, 再与薄荷油进行充分混合,使竹炭对薄荷油的吸附达到饱和,然后在上述的竹 炭薄荷混合物中加入水、乳化分散剂,通过专用的乳化设备进行机械搅拌,得 到均匀的竹炭薄荷乳液。上述的纤维主体为粘胶纤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竹炭的多孔性、吸附性,使其成为薄荷 油的一种载体,加入到纤维的生产工艺中, 一方面解决了薄荷油易挥发、不易 溶解的缺点,另一方面将竹炭和薄荷油的功能集合到一体,即通过本专利技术制得 的纤维具有了竹炭和薄荷的双重功效,如竹炭的吸附有害物质、微波、自动调 湿功能、产生远红外线、负离子及薄荷的刺激抑制神经、抗过敏、抗菌、止痒、 消炎、芳香和调味的功能。 附图说明图1为竹炭薄荷乳液的制作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图1为竹炭薄荷乳液的制作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制作竹炭薄荷乳液,首先将竹炭加工成竹炭超细纳米粉末, 再与薄荷油进行充分混合,使竹炭对薄荷油的吸附达到饱和,然后在上述的竹 炭薄荷混合物中加入水、乳化分散剂,通过专用的乳化设备进行机械搅拌,得 到均匀的竹炭薄荷乳液。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应用的纤维本体为粘胶纤维。实施例1:一种竹炭薄荷纤维的生产工艺,步骤如下首先制作纤维浆粕,并在其中加入烧碱制作碱纤维素,然后经过老成、二 硫化碳黄化后形成纤维素磺酸钠,向其中直接添加已经制作好的竹炭薄荷乳液, 通过计量泵控制其加入比例占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 05%,最后经过烧碱溶解、 混合、脱泡、过滤、熟成、湿法纺丝、后处理、干燥后得到竹炭薄荷纤维成品。实施例2:一种竹炭薄荷纤维的生产工艺,步骤如下首先制作纤维浆粕,并在其中加入烧碱制作碱纤维素,然后经过老成、二 硫化碳黄化后形成纤维素磺酸钠,向其中直接添加已经制作好的竹炭薄荷乳液, 通过计量泵控制其加入比例占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5%,最后经过烧碱溶解、混 合、脱泡、过滤、熟成、湿法纺丝、后处理、干燥后得到竹炭薄荷纤维成品。实施例3:一种竹炭薄荷纤维的生产工艺,步骤如下首先制作纤维浆粕,并在其中加入烧碱制作碱纤维素,然后经过老成、二 硫化碳黄化后形成纤维素磺酸钠,向其中直接添加已经制作好的竹炭薄荷乳液, 通过计量泵控制其加入比例占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10%,最后经过烧碱溶解、混 合、脱泡、过滤、熟成、湿法纺丝、后处理、干燥后得到竹炭薄荷纤维成品。以上己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 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炭薄荷纤维的生产工艺,主要步骤包括:制作纤维浆粕-加入烧碱制作碱纤维素-老成-二氧化硫黄化-烧碱溶解-熟成-湿法纺丝-后处理-干燥-成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作竹炭薄荷乳液以及在二硫化碳黄化步骤后添加竹炭薄荷乳液的步骤,添加的竹炭薄荷在纤维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0.05%-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炭薄荷纤维的生产工艺,主要步骤包括制作纤维浆粕-加入烧碱制作碱纤维素-老成-二氧化硫黄化-烧碱溶解-熟成-湿法纺丝-后处理-干燥-成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作竹炭薄荷乳液以及在二硫化碳黄化步骤后添加竹炭薄荷乳液的步骤,添加的竹炭薄荷在纤维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0.05%-10%。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竹炭薄荷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爱民刘梅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微纺纺织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