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洲鲥苗种人工培育驯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9404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美洲鲥苗种人工培育驯养方法,通过土池塘的水质饵料调控、鱼苗及早下塘、特殊处理饵料驯食等措施优化土池人工培育步骤,最大限度避免了美洲鲥的应激死亡,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也显著提高了生长速度,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驯化苗种品质好等优点。该人工培育驯养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池塘饵料生物培育及孵化管理;2.浮游动物的投喂;3.特制饲料投喂,分为二个饲养阶段:第一阶段将浮游动物减少,同时添喂特制饲料,第二阶段只投喂特制饲料;4.人工膨化饲料投喂也分为二个饲养阶段:第一阶段将特制饲料逐步减少,同时添喂人工膨化饲料,第二阶段只投喂人工膨化饲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鱼类养殖

技术介绍
美洲鱼时,学名v4/cw sa/ zWsw'm,英文名American shad,又名美国鱼时鱼, 鲱科,西鲱属。美洲鲥以其肉质细嫩、丰腴肥美而著称,深受消费者青睐, 经济价值极高。由于美洲鲥的受精卵引种孵化、养殖及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亟待形成 一套苗种人工培育驯养技术。美洲鲥鱼苗开口摄食早,基本上在水温2(TC左 右下出膜2-3天后即可开口,且稚幼鱼应激反应强烈,人工不当操作能导致 大批量的死亡,所以,其他鱼类的苗种培育技术并不适用于培育美洲鲥。目 前,采用的室内小水泥池或水泥池设网箱的美洲鲥鱼苗培育,转食驯化则利 用敲打作为其摄食信号或利用灯光在夜间驯食,存在着因小环境的应激和饵 料丰度的欠佳导致美洲鲥生长慢、运输转移难度大及因美洲鲥对水质要求高, 必须频频吸污而增加劳动强度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苗种人工培育驯养方法,通过土池 塘的水质饵料调控、鱼苗及早下塘、特殊处理饵料驯食等措施优化土池人工 培育步骤,最大限度避免了美洲鲥的应激死亡,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也 显著提高了生长速度。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 池塘饵料生物培育及孵化管理刚出膜仔鱼在孵化桶中饲养,此时应及时降低水流速度和减小增氧强度, 并适当添加轮虫。专用培育土池,经过120Kg/亩生石灰清塘消毒及曝晒6-10天,注水至 水深0.8-1.0m,施放发酵的有机肥20Kg/亩。鱼苗出膜后2-3天下塘,此时应为池塘注水后的第15-18天。2、 浮游动物的投喂下塘15天后,用消毒后的红虫投喂于专用培育土池中,保持池塘中浮游动物10~15个/ml。3、 特制饲料投喂分为二个饲养阶段,第一阶段将浮游生物逐步减少,同时添喂特制饲料, 投喂时间为7 10天,每天上、下午各投喂l次。第二阶段只投喂特制伺料, 投喂时间为10 15天,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特制饲料是以鳗鱼饲料与水的重量比为9 : 1~8 : 1配制而成。4、 人工膨化饲料投喂分为二个饲养阶段,第一阶段将特制词料逐步减少,同时添喂人工膨化 饲料,投喂时间为5 7天,每天上、下午各投喂l次。第二阶段只投喂人工 膨化词料,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驯化苗种品质好等优点;根据生态学原理和 美洲鲥早期生长发育特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出膜后第2天即投喂饵料,避免 了卵黄囊消失后才开始投饵的误区,保证了鱼苗的成活率,有效地解决了驯 化过程中生长慢及水泥池培育须频繁吸污的问题。2、 本专利技术成功将美洲鲥培育驯化成为适于池塘人工养殖、抗病力强、生 长速度快的鱼种,为与美洲鲥食性和生理情况相同的其他鱼类的人工驯化提 供理论数据和实践经验。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地点长江珍稀鱼类保护研究中心基地1、 池塘饵料生物培育及孵化管理刚出膜仔鱼在孵化桶中词养,此时及时降低水流速度并减小增氧强度, 适当添加经150目筛绢网过滤的轮虫。专用培育土池6亩,经过120Kg/亩生石灰清塘消毒及曝晒6天。用80 目筛绢网套好管口后注长江水至水深0.8m,施放发酵的有机肥-粒粒肥(常 州金太阳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20Kg/亩。放苗前用显微镜取样监测饵料 生物的量,在水温21'C下,18天后单细胞绿藻、轮虫密度达高峰期,优势种 为萼花臂尾轮虫(Bnac/n'owws ca(yc(/7orws)禾口前节晶囊轮虫(乂spZawc/wa pWo^to),此时将出膜后3天的鱼苗及时下塘。2、 浮游动物的投喂下塘15天后,用水泵在红虫培育池抽水经生物网过滤收集红虫(re&》spp.),然后去掉杂质,经消毒后投喂于专用培育土池中,保持池塘水体中浮游动物10个/ml左右。3、 特制饲料投喂特制饲料的配方是鳗鱼词料(天邦饲料有限公司生产)与深井水的重量 比为9 : 1配制分为二个饲养阶段,第一阶段将浮游动物逐步减少,同时添喂特制饲料,投喂时间为7天,每天投喂2次早上7: 00,下午5: 00。第二阶段只投喂 特制词料,投喂时间为15天,每天投喂2次早上7: 00,下午5: 00。4、 人工膨化饲料投喂分为二个词养阶段,第一阶段将特制饲料逐步减少,同时添喂人工膨化饲料,投喂时间为7天,每天投喂2次早上7: 00,下午5: 00。第二阶段 只投喂人工膨化词料,每天投喂2次早上7: 00,下午5: 00。经以上四个阶段即实现了美洲鲥苗种人工培育驯养。实施例二地点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1、 池塘饵料生物培育及孵化管理刚出膜仔鱼在孵化桶中词养,此时及时降低水流速度和减小增氧强度,并适当添加经150目筛绢网过滤的轮虫。专用培育土池6亩,经过120Kg/亩生石灰清塘消毒及曝晒8天。用80 目筛绢网套好管口后注长江水至水深0.8m,施放发酵的有机肥-粒粒肥(常 州金太阳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20Kg/亩。放苗前用显微镜取样监测饵料 生物的量,在水温23C下,17天后单细胞绿藻、轮虫密度达高峰期,优势 种为萼花臂尾轮虫(万rac/2iomw ca/j^/7onw)和前节晶囊轮虫(Js/ /ac/ma /7H'^foto),此时将出膜后2天的鱼苗及时下塘。2、 浮游动物的投喂下塘15天后,用水泵在红虫培育池抽水经生物网过滤收集红虫(化&> spp.),然后去掉杂质,经消毒后投喂于专用培育土池中,保持池塘水体中浮 游动物13个/ml左右。3、 特制饲料投喂特制词料的配方是鳗鱼饲料(天邦饲料有限公司)与深井水的重量比为 8.5 : 1配制。分为二个饲养阶段,第一阶段将浮游动物逐步减少,同时添喂特制饲料,投喂时间为8天,每天投喂2次早上7: 00,下午5: 00。第二阶段只投喂 特制饲料,投喂时间为13天,每天投喂2次早上7: 00,下午5: 00。4、人工膨化饲料投喂分为二个饲养阶段,第一阶段将特制词料逐步减少,同时添喂人工膨化饲料,投喂时间为6天,每天投喂2次早上7: 00,下午5: 00。第二阶段 只投喂人工膨化饲料,每天投喂2次早上7: 00,下午5: 00。经以上四个阶段即实现了美洲鲥苗种人工培育驯养。实施例三地点江阴巿水产指导站基地1、 池塘饵料生物培育及孵化管理刚出膜仔鱼在孵化桶中词养,此时应及时降低水流速度和减小增氧强度, 并适当添加经150目筛绢网过滤的轮虫。专用培育土池6亩,经过120Kg/亩生石灰清塘消毒及曝晒10天。用80 目筛绢网套好管口后注长江水至水深0.8m,施放发酵的有机肥-粒粒肥(常 州金太阳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20Kg/亩。放苗前用显微镜取样监测饵料 生物的量,在水温25'C下,15天后单细胞绿藻、轮虫密度达高峰期,优势 禾中为萼花臂尾轮虫(Srac/n'ow附ca/少y/on^)禾口前节晶囊轮虫(爿^/awc/ma ; n'o&wto),此时将出膜后2天的鱼苗及时下塘。2、 浮游动物的投喂下塘15天后,用水泵在红虫培育池抽水经生物网过滤收集红虫,然后去 掉杂质,经消毒后投喂于专用培育土池中,保持池塘水体中浮游动物15个/ml 左右。3、 特制饲料投喂特制饲料的配方是鳗鱼词料(天邦饲料有限公司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美洲鲥苗种人工培育驯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a、池塘饵料生物培育及孵化管理    刚出膜仔鱼在孵化桶中饲养,此时应及时降低水流速度和减小增氧强度,并适当添加轮虫;    专用培育土池,经过120Kg/亩生石灰清塘消毒及曝晒6-10天,注水至水深0.8m左右,施放发酵的有机肥20Kg/亩;    鱼苗出膜后2-3天下塘,此时应为池塘注水后的第15-18天;    b、浮游动物的投喂    下塘15天后,用消毒后的红虫投喂于专用培育土池中,保持池塘中浮游动物10~15个/ml;    c、特制饲料投喂    分为二个饲养阶段,第一阶段将浮游生物逐步减少,同时添喂特制饲料,投喂时间为7~10天,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第二阶段只投喂特制饲料,投喂时间为10~15天,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特制饲料是以鳗鱼饲料与水的重量比为9∶1~8∶1配制而成;d、人工膨化饲料投喂    分为二个饲养阶段,第一阶段将特制饲料逐步减少,同时添喂人工膨化饲料,投喂时间为5~7天,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第二阶段只投喂人工膨化饲料,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洲鲥苗种人工培育驯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四个步骤a、池塘饵料生物培育及孵化管理刚出膜仔鱼在孵化桶中饲养,此时应及时降低水流速度和减小增氧强度,并适当添加轮虫;专用培育土池,经过120Kg/亩生石灰清塘消毒及曝晒6-10天,注水至水深0.8m左右,施放发酵的有机肥20Kg/亩;鱼苗出膜后2-3天下塘,此时应为池塘注水后的第15-18天;b、浮游动物的投喂下塘15天后,用消毒后的红虫投喂于专用培育土池中,保持池塘中浮游动物10~15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若波徐钢春郑金良张呈祥徐跑张宪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