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具体涉及模组以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稳定性和高能量效率,且能够稳定输出能量的储能设备之一。由于其化学体系稳定,以及对环境友好,随着国家碳中和目标的设定,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和性能提高变得尤为重要。
2、模组通常包括由多个单体电池堆叠形成的电池组以及设置在电池组两端的端板,在模组的组装过程中,两个端板会向内施加一定的预紧力以夹紧电池组。
3、目前,通常在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之间的设置回形隔板,回形结构可以为电池提供一定的膨胀空间,以保证整个模组的装配效果。
4、然而,大多数厂商需求soc数量较高,以及单体电池呈微鼔的现象,导致单体电池的底部和顶部出现厚度差异,影响堆叠后模组的底部平面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多数厂商需求soc数量较高,以及单体电池呈微鼔的现象,导致单体电池的底部和顶部出现厚度差异,影响堆叠后模组的底部平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依次堆叠的单体电池(10),相邻的两个所述单体电池(10)之间设置有隔离件(20),所述隔离件(20)具有与所述单体电池(10)的顶部抵触的第一子部(21),以及与所述单体电池(10)底部抵触的第二子部(22),且所述第二子部(22)的厚度(b)小于所述第一子部(21)的厚度(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20)还具有第三子部(23),所述第三子部(23)位于所述第一子部(21)和所述第二子部(22)之间,且所述第一子部(21)通过所述第三子部(23)与所述第二子部(22)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依次堆叠的单体电池(10),相邻的两个所述单体电池(10)之间设置有隔离件(20),所述隔离件(20)具有与所述单体电池(10)的顶部抵触的第一子部(21),以及与所述单体电池(10)底部抵触的第二子部(22),且所述第二子部(22)的厚度(b)小于所述第一子部(21)的厚度(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20)还具有第三子部(23),所述第三子部(23)位于所述第一子部(21)和所述第二子部(22)之间,且所述第一子部(21)通过所述第三子部(23)与所述第二子部(22)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部(23)的厚度(c)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子部(22)的厚度(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部(23)在其厚度方向(m)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31)和第二表面(232),所述第一表面(231)和所述第二表面(2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宗彪,游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