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掺合矿物料修复材料与活性激发协同靶向粘结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混凝土作为建筑建造的主要材料,采用掺合料替代胶凝材料有利于显著减少碳排放,既有基础设施的服役延寿也是实现建筑全生命的周期减排的重要途径。但是矿物掺合料早期参与水泥水化过程活性较低,长龄期参与反应有利于提升混凝土材料耐久性,但是大量掺合料的加入早期不参与反应,大幅降低强度,修复界面粘结低,修复材料易于从既有结构脱粘,作为修复材料实现基础设施的延寿目标受到挑战。
3、混凝土基础设施延寿对象主体病害多种多样,且混凝土基体强度也不尽相同,对于延寿效果的保障,需要修复界面具有高界面粘结性能且不发生界面破坏。这需要修复材料设计以及养护激发工艺的协同实现高界面粘结性能的目的。但目前存在高掺量矿物掺合料发挥材料活性难,需要开辟新路径实现活性高效激发,修复材料原料多元调节难,而无法快速准确地确定出与界面粘结性能相匹配的修复材料的配比及激发条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掺合矿物料修复材料与活性激发协同靶向粘结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合矿物料修复材料与活性激发协同靶向粘结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粘结性能评价因子≤0%时,判定修复材料的配比和养护工艺实现良好协同,此时粘结性能达到设定要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合矿物料修复材料与活性激发协同靶向粘结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粘结性能评价因子≤第一阈值且粘结性能评价因子>0,则微调养护工艺参数,直至粘结性能达到设定要求;其中,第一阈值大于0且小于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合矿物料修复材料与活性激发协同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掺合矿物料修复材料与活性激发协同靶向粘结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合矿物料修复材料与活性激发协同靶向粘结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粘结性能评价因子≤0%时,判定修复材料的配比和养护工艺实现良好协同,此时粘结性能达到设定要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合矿物料修复材料与活性激发协同靶向粘结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粘结性能评价因子≤第一阈值且粘结性能评价因子>0,则微调养护工艺参数,直至粘结性能达到设定要求;其中,第一阈值大于0且小于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合矿物料修复材料与活性激发协同靶向粘结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调养护工艺参数为增加养护功率或养护时长。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掺合矿物料修复材料与活性激发协同靶向粘结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粘结性能评价因子≤第二阈值且粘结性能评价因子且粘结性能评价因子>第一阈值,此时同时优化调整多尺度网络及养护工艺参数,直至粘结性能达到设定要求;其中,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掺合矿物料修复材料与活性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硕,吕晶晶,张庆松,刘人太,裴妍,李相辉,朱光轩,刘衍凯,张军杰,任尊超,耿继双,王孟,宋润钊,孔德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