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净水器,具体涉及的是全自动一体化净水器。技术背景目前在村镇、工矿企业的中小型水处理设备中,用得较多的是传统的水处理工艺, 采用穿孔旋流反应斜管沉淀池与无阀滤池处理工艺,设且计者一般都参照《城市给排水手 册》或套用相关国家标准图集,将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等分散设置,可称为分体式布置。 对于日处理水量不超过1.5万吨的村镇、工矿企业的小型水厂将处理设备分体置的缺点 是①占地面积大;②池间连接管道多;③操作路线长,运行管理不方便;④如在平地建设, 竖向布置不便,会出现高架或深埋的不利情况;⑤滤池分格少(一般为二格),因此反冲洗 水箱高(一般要1. 8米以上),因此,滤池总高也相应提高;⑥反冲洗时,多数没有停止进 水,滤池因此浪费大量的沉淀水。如采用双阀滤池,则反冲洗过程需操作两个阀门且反冲洗 周期长短也不好确定,时常由于没及时对滤池进行反冲而引起滤床积泥板结,影响滤池出 水水质,甚至导至滤床失效而被迫停产检修,国标无阀滤池虽能用双虹吸原理,实现反冲洗 时自动停水,但在形成虹吸过程中也浪费了一定量的沉淀水,而且采用此方式自动停水,需 有二格配水井 ...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进水管(1)、静态混合器(2)、波纹板网格反应池(3)、斜管沉淀池(4)、中心柱(5)、环形集水槽(6)、支撑梁(7)、径向集水槽(8)、滤池配水井(9)、过滤池(10)、检修孔(11)、滤池连通渠(12)、滤池集水槽(13)、出水管(14)、滤池出水井(15)、自动停水装置(16)、进水渠(17)、配水井(18)和滤池反冲洗水箱(19);进水管(1)连接与静态混合器(2)与波纹板网格反应池(3)相通,波纹板网格反应池(3)、斜管沉淀池(4)和过滤池(10)围绕中心柱集中设置成二个同心园,中心位置设有中心柱(5),斜管沉淀池(4)的上部设 ...
【技术特征摘要】
全自动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进水管(1)、静态混合器(2)、波纹板网格反应池(3)、斜管沉淀池(4)、中心柱(5)、环形集水槽(6)、支撑梁(7)、径向集水槽(8)、滤池配水井(9)、过滤池(10)、检修孔(11)、滤池连通渠(12)、滤池集水槽(13)、出水管(14)、滤池出水井(15)、自动停水装置(16)、进水渠(17)、配水井(18)和滤池反冲洗水箱(19);进水管(1)连接与静态混合器(2)与波纹板网格反应池(3)相通,波纹板网格反应池(3)、斜管沉淀池(4)和过滤池(10)围绕中心柱集中设置成二个同心园,中心位置设有中心柱(5),斜管沉淀池(4)的上部设置有环形集水槽(6)与径向集水槽(8),斜管沉淀池(4)底部设有进水渠(17)和配水井(18),中心柱(5)与环形集水槽(6)之间设有支撑梁(7),环形集水槽(6)通过径向集水槽(8)连接相通,过滤池(10)上方设置有滤池配水井(9)和自动停水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术芳,周泉根,
申请(专利权)人:周泉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