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6396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在绝缘座体所具的基座前方延伸有舌板,且舌板内部的穿置空间收容有端子座,而舌板底面前方处设有多个透孔,并在透孔后方底面设有可与穿置空间相连通的多个容置槽,又端子座前方延伸有可嵌入于穿置空间内的对接部,再在对接部上设有多个端子槽,将端子组所具的多个弹性端子及固定端子分别穿设于舌板底面的容置槽、端子座表面上的端子槽内,使其弹性端子、固定端子基部一侧的接触部分别露出容置槽、透孔,并以接触部另侧的焊接部则穿出绝缘座体底部,以此模块化分离组构设计,不仅组装对位上均相当的简易快速,且使端子组间可形成良好遮蔽与隔离,以降低因距离接近所产生的相互电磁干扰,而提升讯号传输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指绝缘座体延伸的舌板内部收容有端子座,使其舌板与端子座内部分别穿设的多个弹性端子及固定端子可形成良好遮蔽与隔离,且组 装对位上均相当简易快速。
技术介绍
现今电子科技快速发展,使电脑型态由桌上型电脑为发展成体积较小、携带方便 的笔记型电脑,且普遍存在社会上各个角落,并当使用者欲进行数据、讯号传输或是与其他 周边设备连接时,即需要所谓的周边设备接口,而一般市面上周边设备接口最为普遍且广 为大众使用,仍就以通用串行总线(USB)作为主流。 然而电连接器一般为焊固于电子装置(如电脑、显示器或手机等)内部的电路板 上,且因电路板上具有其他电子零组件,随着电脑内部的空间縮小,以致于各个电子零件间 的距离也更加密集,为了满足电脑执行速度加快需求,其集成电路所产生的频率逐渐提高, 造成电路板上的电磁波干扰(EMI)亦相对提高,从而导致电子装置失灵,影响电连接器讯 号传输品质,所以在电连接器外部通常都会罩覆有金属材质的屏蔽壳体,便可通过屏蔽壳 体作为接地或电磁防护(防EMI)效果使用。 不过随着旧有USB2. 0电连接器传输速度不够、驱动运转电力不足无疑是最大技 术瓶颈的所在,于是,便有业者开发出USB3. 0电连接器,不仅向下相容于USB2. 0电连接器, 即在现有USB2. 0连接器基础上增加一排端子组以满足所需,且每个USB3. 0连接器最高的 传输速度可达到5. OGbps,请参阅如图7、8所示,为现有的俯视图及侧视剖面图,其是采用 二排端子组以镶嵌射出方式与胶体一体成型(Insert Molding),但前述的电连接器在使用 时,仍存在有诸多缺失,现分述如下 现有二排端子组采用镶嵌射出方式而必须先在模具局部作镶件压着压着端子及分开端子,以致使端子局部处于无胶体保护状态,并在胶体射出成型后,使其上排的多个USB3. 0端子有两处直接裸露(如图7所示),而当外部电连接器插入时,由于USB3. 0端子与外部电连接器外壳间距离非常近,且因此处经常需要受插拔接触,所以无法加贴麦拉片(Mylar,为聚脂薄膜材质制成)予以隔离,因此,当工作时出现瞬间高压或噪声时容易产生高频电磁波干扰而造成电性不良,并降低讯号传输的稳定性,同时亦将危急到整体使用上的安全;再者,其采用镶嵌射出方式制造加工上的效率亦较差,且端子组的材料利用率降低(因端子间步距需要随的加大,以方便模具分开端子后进行胶体射出成型),直接导致整体制造成本提高,并不利于大量生产,而有待从事此行业者亟欲研究改善方向的所在。 因此,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数据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电连接器新型诞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在绝缘座体所具的基座前方3延伸有舌板,且舌板内部的穿置空间收容有端子座,并以端子组所具的多个弹性端子及固定端子分别穿设于绝缘座体不同胶体制成的舌板、端子座上,以此模块化的分离组构设计,使弹性端子、固定端子间可形成良好的遮蔽与隔离,并有效降低因距离接近产生的相互电磁干扰,从而改善了电性安全性上的隐患,提升讯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可靠度。 本技术的次要目的乃在于端子组为可利用自动机以自动化组装方式对应弹性端子及固定端子的步距相较于现有镶嵌射出方式来得小,使其端子组材料利用率提高、节省材料使用上的成本。 本技术的再一目的乃在于端子组所具的弹性端子及固定端子利用自动机以 自动化组装方式分别穿设于绝缘座体基座上的舌板、端子座内,且因组装、对位上均相当简 易快速,则可降低整体组装对位上的不便与困难度,而提高制造上的产能与良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座体及端子组,所 述绝缘座体具有基座,并在所述基座前方延伸有舌板,且所述舌板内部形成有可供收容端 子座的穿置空间,而所述舌板底面前方处设有多个透孔,并在所述透孔后方底面设有可与 穿置空间相连通的多个容置槽,又所述端子座前方延伸有可嵌入于所述穿置空间内的对接 部,再在所述对接部上设有多个端子槽; 所述端子组具有可供分别穿设于所述舌板容置槽、所述端子座端子槽内的多个弹 性端子及固定端子,而所述弹性端子、所述固定端子所具的基部一侧分别设有可露出所述 容置槽、所述透孔的接触部,且所述接触部另侧则朝外弯折有可穿出绝缘座体底部的焊接 部。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座体的基座后侧下方处剖设有多个嵌接槽,而所述 端子组所具的弹性端子在所述焊接部二侧边上设有多个啮齿,并以所述啮齿啮入于所述嵌 接槽内迫紧定位。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座体的端子座于对接部底面前方处设有多个抵持平 面,并在所述端子座后侧下方处剖设有多个穿槽,而所述端子组所具的固定端子接触部定 位于抵持平面上,且所述焊接部二侧边上设有多个啮齿,再以啮齿啮入于所述嵌接槽内迫 紧定位。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座体的端子座二外侧边分别形成有止挡部,并以止 挡部抵持于基座容置槽外侧边上。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组所具的弹性端子基部二侧边上设有多个凸剌,并 以所述凸剌啮入于所述绝缘座体的容置槽内迫紧定位。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组所具的固定端子基部二侧边上设有多个啮齿,并 以啮齿啮入于绝缘座体的端子槽内迫紧定位。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座体外部罩覆有屏蔽壳体,并在所述屏蔽壳体内形 成有可供外部电连接器插入的插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模块化分离组构设计, 不仅组装对位上均相当的简易快速,且使端子组间可形成良好遮蔽与隔离,以降低因距离 接近所产生的相互电磁干扰,而提升讯号传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技术组装时的立体剖面图; 图5为本技术组装后的立体剖面图; 图6为本技术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7为现有的俯视图; 图8为现有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l-绝缘座体;11-基座;110_穿置空间;111_舌板;112_透孔; 113-容置槽;114-嵌接槽;12-端子座;121-对接部;122_端子槽;1221-抵持平面;123-穿 槽;124-止挡部;2-端子组;21-弹性端子;211_基部;2111-凸剌;212_接触部;213_焊接部;2131-啮齿;22-固定端子;221-基部;2211-啮齿;222_接触部;223-焊接部;2231-啮 齿;3-屏蔽壳体;31-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构造,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现绘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步骤与功能如下,以便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l至图4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 的立体外观图及组装时的立体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为包括有绝缘座体 1、端子组2及屏蔽壳体4,故就本案主要构件及特征详述如后,其中 所述绝缘座体1具有基座11 ,并在基座11前方延伸有可与外部电连接器电性对接 的舌板lll,且舌板111内部形成有可供收容端子座12的穿置空间110 ;此外,舌板111底 面前方处设有呈间隔排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座体及端子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座体具有基座,并在所述基座前方延伸有舌板,且所述舌板内部形成有供收容端子座的穿置空间,而所述舌板底面前方处设有多个透孔,并在所述透孔后方底面设有与穿置空间相连通的多个容置槽,又所述端子座前方延伸有可嵌入于所述穿置空间内的对接部,再在所述对接部上设有多个端子槽;  所述端子组具有可供分别穿设于所述舌板容置槽、所述端子座端子槽内的多个弹性端子及固定端子,而所述弹性端子、所述固定端子所具的基部一侧分别设有可露出所述容置槽、所述透孔的接触部,且所述接触部另侧则朝外弯折有可穿出绝缘座体底部的焊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座体及端子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具有基座,并在所述基座前方延伸有舌板,且所述舌板内部形成有供收容端子座的穿置空间,而所述舌板底面前方处设有多个透孔,并在所述透孔后方底面设有与穿置空间相连通的多个容置槽,又所述端子座前方延伸有可嵌入于所述穿置空间内的对接部,再在所述对接部上设有多个端子槽;所述端子组具有可供分别穿设于所述舌板容置槽、所述端子座端子槽内的多个弹性端子及固定端子,而所述弹性端子、所述固定端子所具的基部一侧分别设有可露出所述容置槽、所述透孔的接触部,且所述接触部另侧则朝外弯折有可穿出绝缘座体底部的焊接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的基座后侧下方处剖 设有多个嵌接槽,而所述端子组所具的弹性端子在所述焊接部二侧边上设有多个啮齿,并 以所述啮齿啮入于所述嵌接槽内迫紧定位。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丽晶
申请(专利权)人:博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