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线性振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631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平线性振动器,其可以降低厚度而且增加了振动的强度,与此同时保证了足够长的寿命和令人满意的响应性。水平线性振动器包括壳体、托架、振动单元以及弹簧。所述壳体限定其中的内部空间。第一磁体连接至壳体的上部面板。托架连接至壳体的下端。第二磁体连接至托架,如此使得第一和第二磁体的不同磁极相互面对。振动单元具有重块和设置于重块内或下方的圆柱形线圈。弹簧连接至壳体或托架的侧壁板。弹簧弹性地支撑振动单元,以允许振动单元沿水平方向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平线性振动器
技术介绍
通常,便携式电子装置诸如手机、游戏机、移动信息终端等都具有各种振动产生单 元,以防止来自其的噪音干扰他人。具体地,这种振动产生单元安装在移动电话内,并且用 作静音信号接收指示单元。近年来,与提供纤小型移动手机的趋势一致,也需要减小安装在 移动手机内的振动产生单元的尺寸并增加其功能。目前,作为用在诸如移动电话的通信装置中的多个信号接收指示单元之一,振动 产生单元通过使用产生电磁力的原理将电能转化成机械振动。也就是,振动产生单元用作 移动电话中的静音信号接收指示单元。同时,通过转动具有偏心重量的转子来产生机械振动的方法已经被作为根据传统 技术操作振动产生单元的代表性实例。转子的旋转由换向器(commutator)或换向器电机 (brush motor)结构执行,该换向器或换向器电机结构通过电刷与换向器之间的接触点变 换(commutate)电流方向,然后将电流供应给转子的线圈。然而,在具有这种结构的振动产生单元中,当电刷通过整流器的各部分之间的间 隙时,会导致机械摩擦、电火花或磨损,因此产生杂质,诸如黑火药(black powder),从而缩 短了振动产生单元的寿命。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提出了竖向线性振动器,并且竖向线性振动 器的代表性实例可以产生可靠的线性振动。图1是根据传统技术的竖向线性振动器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根据传统技术的竖向线性振动器10包括壳体20、托架30、振动单 元40和弹簧50。壳体20在其中限定一空间。托架30支撑位于其上的线圈32,所述线圈 32利用施加到其上的电流形成磁场。阻尼器34设置于托架30上。振动单元40包括轭 (yoke)42,其内具有中空空间并且其一端被封闭;磁体44,其安装在轭42的中空空间内并 且设置有附于其下表面上的板状轭43 ;以及重块(weight,配重)46,其装配在轭42的外缘 表面上。弹簧50接合至壳体20的上表面,以弹性地支撑振动单元40,如此使得振动单元线 性地振动。轭42包括盘状部42a和边缘部42b,所述边缘部从盘状部42a的外部边缘向下 弯曲并且延伸预定长度。在具有上文所述构造的竖向线性振动器10中,当电源施加至线圈32时,由于磁场 与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振动单元40通过弹簧50上下振动,所述磁场由包括圆柱形磁体 44、板状轭43和轭42的磁路产生,所述电场由线圈32产生。然而,在竖向线性振动器10中,因为振动量与振动单元40的位移和其重量的乘积 成比例,所以必须增加振动单元40的重量或位移以确保足够的振动量。这导致了竖向线性 振动器10厚度增加的缺点。此外,这种结构不符合纤小型移动手机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水平线性振动器,所述水平线性振动器可以降低其厚度而 且增加振动强度,与此同时保证了足够长的寿命和令人满意的响应性。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水平线性振动器中,壳体中限定有内部空间。第一磁体 附接至壳体的上部板。托架接合至壳体的下端。第二磁体附接至托架,从而使得第一磁体和 第二磁体的不同磁极相互面对。振动单元具有重块和设置于重块内或下方的圆柱形线圈。 弹簧接合至壳体或托架的侧壁板。弹簧弹性地支撑振动单元,以允许振动单元沿水平方向 振动。在水平线性振动器中,在壳体或托架的侧壁板上可以设置阻尼器,以防止振动单 元直接接触到壳体或托架。每个第一和第二磁体可以包括多个磁体,这些磁体被布置成使得这些磁体的不同 磁极被设置于相同的平面上。在水平线性振动器中,电路板可以设置于托架的上表面上。电路板可以具有开口,以容纳第二磁体。此外,在重块的两个侧壁板上可以设置板。这些板可以将弹簧的对应端固定至重 块。重块可以在其上表面中具有凹槽,该凹槽具有能够在其内容纳第一磁体的尺寸。壳体和托架可以由磁性体制成。圆柱形线圈可以装在重块上,从而使得圆柱形线圈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振动单元的 水平方向。每个弹簧可以包括螺旋弹簧或板簧。此外,形成于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的磁通量可以垂直于电流沿圆柱形线圈流 动的方向。还有,可以对第一磁体、第二磁体或弹簧施加磁流体。 附图说明结合附图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晰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以 及优点,附图中图1是示出了根据传统技术的线性振动器的截面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平线性振动器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壳体和第一磁体的组装透视图;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托架、电路板和第二磁体的组装透视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振动单元和弹簧的组装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装的水平线性振动器的透视图;以及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平线性振动器的操作原理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考附图,其中,在不同附图中所使用的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器件。在 下面的描述中,当确定常规作用以及常规结构的详细描述可能会混淆本专利技术的主旨时,将 省略这样的详细描述。此外,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所使用的术语和词汇并不必然限制于代 表性的意思或字典解释,而是应当被理解为表示专利技术者所选择的概念作为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最 佳方法,并且应当被解释为具有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的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含 义和概念。下文,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平线性振动器100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示出了根 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壳体Iio和第一磁体120的组装透视图。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 例的托架130、电路板140以及第二磁体150的组装透视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 例的振动单元和弹簧190的组装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装的水平线性振动 器100的透视图。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水平线性振动器100。如图2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水平线性振动器100包括壳体110、托架130、振动单 元以及弹簧190。壳体110保护水平线性振动器100不受外部的干扰,并且为待设置且沿水平方向 振动的振动单元提供空间。也就是说,壳体110是为水平线性振动器100提供内部空间的 构件。具体地,内部空间由壳体110和托架130的组件来限定。壳体110可以具有任何结构,只要它与托架120组装在一起时形成内部空间即可。 优选地,壳体110具有矩形结构,该矩形结构的纵向长度(振动单元水平地振动的方向)比 它在横向上的长度长,以便可以充分保证振动单元的水平位移空间。在这个实施例中,壳体110包括上部板112和侧壁板114,这些侧壁板从上部板 112的边缘垂直向下弯曲。侧壁板114包括纵向侧板,其沿壳体110的纵向方向延伸;横 向侧板,其沿壳体110的横向方向延伸。第一磁体120利用粘合剂附接至壳体110的上部板112的下表面上(参考图3)。 第一磁体120产生预定量级的磁场,并且因此利用第一磁体与圆柱形线圈180之间的相互 作用而使振动单元线性振动。这里,第一磁体120设置在附接至托架130上的第二磁体150的上方,并且第一 和第二磁体120和150被定向成使得它们的不同磁极在垂直方向相互面对。第一磁体120 优选地包括多个第一磁体,从而使得在没有增加厚度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水平位 移。在这种情况下,为增加与圆柱形线圈180相关联的磁力,第一磁体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平线性振动器,包括:壳体,其中限定有内部空间,第一磁体附接至所述壳体的上板上;托架,其接合至所述壳体的下端,第二磁体附接至所述托架,以使得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的不同磁极相互面对;振动单元,具有重块和设置于所述重块内或所述重块下方的圆柱形线圈;以及弹簧,其接合至所述托架或所述壳体的侧壁板,所述弹簧弹性地支撑所述振动单元,以允许所述振动单元沿水平方向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9-7-22 10-2009-0066871一种水平线性振动器,包括壳体,其中限定有内部空间,第一磁体附接至所述壳体的上板上;托架,其接合至所述壳体的下端,第二磁体附接至所述托架,以使得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的不同磁极相互面对;振动单元,具有重块和设置于所述重块内或所述重块下方的圆柱形线圈;以及弹簧,其接合至所述托架或所述壳体的侧壁板,所述弹簧弹性地支撑所述振动单元,以允许所述振动单元沿水平方向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线性振动器,进一步包括阻尼器,其设置于所述托架或所述壳体的侧壁板上,以防止所述振动单元直接接触到 所述壳体或所述托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线性振动器,其中,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 每一个均包括多个磁体,所述多个磁体被布置成使得它们的不同磁极设置在同一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线性振动器,进一步包括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托架的上表面上。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容振崔准根田栽雨禹基锡李光炯房帝贤朴锡俊李京虎吴和泳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