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631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西服,该西服包括垫肩;其中,垫肩位于西服肩部的面料和里料之间;垫肩包括一片黑炭衬和一片胸棉;垫肩通过将黑炭衬和胸棉缝制在一起的方式制成;西服的肩斜度在19°-22°之间;西服的撇胸量在4°-6°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西服穿着不压肩、透气性好且不易变形。(*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服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西服
技术介绍
西服是人们出席正式场合时必不可少的着装,其款式和做工的好坏关系到着装者 的形象。西服主要包括前衣片、侧衣片、后衣片、衣领和衣袖几部分。为了使西服外观大方, 穿着有型,现有技术在西服肩部的面料和里料之间加入了肩棉,以起到定型美观的作用。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肩棉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肩棉是由涤纶等化纤类复 合材料1制成。由于肩棉中所使用的化纤类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用量都比较大,肩棉上下底 面之间的距离2在0. 9-1. Icm之间,因而制成的肩棉比较厚、重,人穿着这样的西服时会感 觉西服压肩。另外,由于肩棉所使用的化纤类复合材料不透气,因此,将这种厚重的肩棉加入到 西服肩部之后,西服肩部也不透气,西服穿着不舒适。而且,现有技术制作的肩棉在折皱后 不易恢复,这造成肩棉折皱后西服的肩部变形,并且这种变形不易恢复,这严重影响了西服 的穿着美观,降低了西服的品质和档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西服,该西服不压肩、透气性好且不易变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西服,该西服包括垫肩;其中所述垫肩位于西服肩部的面料和里料之间;所述垫肩包括一片黑炭衬和一片胸棉;所述垫肩通过将黑炭衬和胸棉缝制在一起的方式制成;;所述西服的肩斜度在19° -22°之间;所述西服的撇胸量在4° -6°之间。所述黑炭衬和胸棉的边缘通过机器缝制方式连接在一起,缝制的针距为1. 5-3cm 范围内的任一值。所述黑炭衬和胸棉的形状相同。所述垫肩为月牙形;或,所述垫肩为半圆形。所述垫肩的厚度为0. 2-0. 3cm范围内的任一值。所述黑炭衬与西服肩部的面料相贴合,并且所述胸棉与西服肩部的里料相贴合。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由于在西服肩部的面料和里料之间加入了 由一片黑炭衬和一片胸棉制成的垫肩,该垫肩密度小而且薄,因此,本技术提供的西服 不压肩,并且西服肩部透气性好,不易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肩棉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西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垫肩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的西服包括垫肩;其中,垫肩位于西服肩部的面料和里料之间; 垫肩由一片黑炭衬和一片胸棉制成;西服的肩斜度在19° -22°之间;西服的撇胸量在 4° -6°之间。本技术所述的西服穿着不压肩、透气性好且不易变形。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西服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中的西服 由前衣片6、后衣片7、侧衣片、衣领8、衣袖9以及垫肩这几部分组成。其中,垫肩位于西服 肩部的面料和里料之间;侧衣片位于西服上的腰部两侧、前衣片6和后衣片7之间的位置, 其最上端位于西服的腋下,在图2中被衣袖9遮盖,图2中未作标注。在图2中,领口的标 号为1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垫肩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垫肩由 一片黑炭衬3和一片胸棉4制成,制作方式为将黑炭衬3和胸棉4缝制在一起。黑炭衬3 和胸棉4的形状相同,如图3所示,黑炭衬3和胸棉4的形状均为月牙形,因而制成的垫肩 也是月牙形。制作垫肩时将黑炭衬3和胸棉4缝制在一起的方式为采用机器缝制的方式 将黑炭衬3和胸棉4的边缘缝制在一起,缝制时的针距可以为1. 5-3cm范围内的任一值,比 如采用1.8cm的针距。本技术中使用一片黑炭衬3和一片胸棉4来制作垫肩,因而制成的垫肩比较 薄,其厚度5在0. 2-0. 3cm之间。黑炭衬3和胸棉4不同于涤纶等化纤类复合材料,它们属 于天然纤维,密度小,柔软而且透气。制作完成的垫肩位于西服肩部的面料和里料之间,并且,垫肩上的黑炭衬3与西 服肩部的面料相贴合,而胸棉4则与西服肩部的里料相贴合。其中,黑炭衬3用于增进西服 的穿着舒适性,并保持西服肩部的形态,使西服袖山饱满、圆润、美观。由于黑炭衬3比较粗 糙,如果黑炭衬3直接与西服肩部的里料贴合,黑炭衬3容易穿透西服里料损伤人体,因此, 本技术提供的垫肩中使用了柔软而光滑的胸棉4,胸棉4与西服里料贴合,从而增大了 黑炭衬3与人体之间的距离,有效地防止了黑碳衬3损伤人体。西服在制作时,必须考虑人体的特点。人体肩部的端点称为肩点;人体的肩部与 颈部有一个交点,该交点称为侧颈点。人体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肩点,也各有一个侧颈点。人 体任意一侧的肩点和该侧的侧颈点之间的连线称为肩斜线,人体左右两侧的肩斜线都不是 水平的,它们与水平线之间有一个相同大小的夹角,该夹角称为肩斜度,人体的肩斜度在 19° -22° 之间。西服在制作之前,首先要将平面的布料裁剪为西服的前衣片6、后衣片7、侧衣片、衣领8以及衣袖9,这些衣片在裁剪完成后仍然是平面结构的衣片。其中,平面结构的前衣 片6和后衣片7上与人体的肩点、侧颈点相对应的点分别称为前衣片的肩点、侧颈点和后衣 片的肩点、侧颈点。在将平面结构的衣片制成立体结构的西服之后,前衣片的肩点与后衣片 的肩点重合,前衣片的侧颈点与后衣片的侧颈点也重合,因而将前、后衣片上的肩点和侧颈 点统称为西服的肩点和侧颈点。这样,西服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西服的肩点,也各有一个西 服的侧颈点。当前衣片6和后衣片7处于平面结构时,两个西服的侧颈点之间的连线称为 横开领。在将平面结构的衣片制成完整的西服后,西服上处于人体同一侧的西服的肩点和 侧颈点之间的连线称为西服的肩斜线,西服的肩斜线在图2中的标号为10。西服的肩斜线 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西服的肩斜度。另外,如图2所示,由于人体体型的特征是胸部相对于颈根部是凸出的,因而胸部 凸出最大的位置与颈根部之间的连线与垂直线之间有一个角度,该角度称为撇胸量。人体 的撇胸量在4° -6°之间。相应地,西服也有西服的撇胸量与之对应,使西服穿在人身上之 后能与人体贴服。西服的撇胸量的存在,使得在将平面结构的前衣片制成立体结构的西服 时,平面结构的前衣片上的领口 11前中心线部分出现多余的衣料,制衣时必须将这部分衣 料裁去,领口 11前中心线处才会平服,该被裁去的衣料量称为衣料的撇胸量。在裁掉了衣 料的撇胸量之后,制成的西服的撇胸量才能满足在4° -6°之间的条件。为了保证西服穿着的舒适、美观,西服必须与人体贴服,因而西服的前衣片、后衣 片在裁剪时,其尺寸必须保证使制成的西服的肩斜度在19° -22°之间,并且西服的撇胸 量在4° -6°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制作的西服中的肩棉,本技术提供的垫肩的厚度 明显减小,因此图2中本技术提供的西服的前衣片6和后衣片7在进行裁剪时,裁片的 尺寸相对于现有技术发生了改变。由于西服有大中小号之分,尺寸不相同,因此,不同尺寸 西服的裁片尺寸改变量也有所不同。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西服的尺寸在经 过改变之后,西服的肩斜度比现有技术增加0. 6-0. 8cm,比如增加0. 7cm,西服的撇胸量比 现有技术减少1° 2°,比如减少1°,也可以减少1.5°,这样就保证了西服的肩斜度在 19° -22°之间,并且西服的撇胸量在4° -6°之间,西服穿上后与人体相贴服。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西服,其特征在于,该西服包括垫肩;其中:  所述垫肩位于西服肩部的面料和里料之间;  所述垫肩包括一片黑炭衬和一片胸棉;  所述垫肩通过将黑炭衬和胸棉缝制在一起的方式制成;  所述西服的肩斜度在19°-22°之间;所述西服的撇胸量在4°-6°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西服,其特征在于,该西服包括垫肩;其中所述垫肩位于西服肩部的面料和里料之间;所述垫肩包括一片黑炭衬和一片胸棉;所述垫肩通过将黑炭衬和胸棉缝制在一起的方式制成;所述西服的肩斜度在19° 22°之间;所述西服的撇胸量在4° 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炭衬和胸棉的边缘通过机器缝制 方式连接在一起,缝制的针距为1.5-3cm范围内的任一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宏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