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遗传转化,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真空渗透辅助遗传转化装置。
技术介绍
1、公开号:cn104263645b公开了一种水稻真空渗透遗传转化装置,该装置在支承桌桌面中部设有通孔,支承桌上放置底板,底板上、下表面中部设有上、下圆柱,上、下圆柱上分别套有磁铁环ⅱ和磁铁环ⅰ,磁铁环ⅰ与磁铁环ⅱ相邻磁极为同极,下圆柱和磁铁环ⅰ穿过通孔位于桌面之下,真空渗透遗传转化室放置在底板上,上圆柱位于室内,支架放置在磁铁环ⅱ上,支架上放置渗透液盛放容器,室内上部内壁设有环状承接台及带阀门的空气通气管和真空抽气接管;室的底端口和顶端口均设有密封圈。该装置能使待转化植株一开始接触渗透转化液时就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真正实现了在真空状态下对水稻的原位遗传转化,增强了农杆菌对植株的侵染力。该装置对于个体较小和个体较大的作物都适用。
2、上述水稻真空渗透遗传转化装置,由于采用腔体内整体抽真空的方式,通过外部磁铁环与装置内磁铁环同极互斥原理对装置内转化液进行升降操作,使得整个转化过程都在真空下进行;
3、但是,在正常实验过程中,为了抑制水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真空渗透辅助遗传转化装置,包括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顶部的敞口端安装有辅助密封部(200),所述辅助密封部(200)包括覆盖在主体(100)敞口端的顶盖(201),所述顶盖(201)轴线插设有把手(202),所述把手(202)连接主密封部(300),所述主密封部(300)包括贴合主体(100)内壁的活塞(301),所述活塞(301)的下方安装有用于切割水稻分蘖的环形管(303),所述主体(100)的内侧安装有与主密封部(300)配合的盛放部(400),所述盛放部(400)用于夹持水稻躯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真空渗透辅助遗传转化装置,包括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顶部的敞口端安装有辅助密封部(200),所述辅助密封部(200)包括覆盖在主体(100)敞口端的顶盖(201),所述顶盖(201)轴线插设有把手(202),所述把手(202)连接主密封部(300),所述主密封部(300)包括贴合主体(100)内壁的活塞(301),所述活塞(301)的下方安装有用于切割水稻分蘖的环形管(303),所述主体(100)的内侧安装有与主密封部(300)配合的盛放部(400),所述盛放部(400)用于夹持水稻躯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真空渗透辅助遗传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02)的底端一体式连接有环凸一(204),所述顶盖(201)的底部开设有与环凸一(204)配合的定位槽(203),环凸一(204)与定位槽(203)旋合后将把手(202)与顶盖(201)固定,所述环凸一(204)的底部一体式连接有环凸二(206),所述环凸二(206)与螺纹管(304)配合,所述环凸二(206)与螺纹管(304)旋合后将把手(202)与活塞(301)固定,所述环凸二(206)的直径大于环凸一(204)的直径,所述环凸二(206)的顶部套设有密封圈一(205),所述密封圈一(205)在环凸一(204)与定位槽(203)旋合时增加密封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真空渗透辅助遗传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密封部(200)还包括密封圈二(207),所述密封圈二(207)黏附在顶盖(201)的底部,所述顶盖(201)的底部开设有壳体(101)端口吻合的环形槽(208),所述环形槽(208)的内壁上具有多个同圆心的凸环(209),凸环(209)与凸环(209)之间形成环状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真空渗透辅助遗传转化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通,陆文静,王桂玲,马文东,刘乃生,张云江,郭震华,韩笑,周雪松,王立楠,王曼力,王江旭,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