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径多活上沿式整铸过渡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553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井下刮板机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径多活上沿式整铸过渡槽。技术问题:传统铸焊结构的刮板输送机过渡槽为焊接结构,折弯板受折弯圆弧半径和板厚影响较大且,不能完全覆盖易磨损区域,由于空间限制,往往没有专门的吊装位,井下更换需要人工搬运,操作困难,不安全,降低整体使用效果。技术方案:一种可变径多活上沿式整铸过渡槽包括有上沿磨具、第一右上沿板、第二右上沿、第三右上沿板、第一左上沿板、第二左上沿板、第三左上沿板、固定销、纵向连接螺栓组件与横向连接螺栓组件;上沿磨具可根据客户需求做变径加厚处理,在磨损不严重部位设计薄弱,突出重点加厚设计,均为整体浇铸成型,且各部位耐磨性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下刮板机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径多活上沿式整铸过渡槽


技术介绍

1、井下刮板机是煤矿采掘工作面使用的运输机械,井下刮板机主要用于采煤工作面和采区顺槽运输,也可在煤巷、半煤岩巷道掘进工作面使用,它能够向上,也可以向下运输,井下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过渡槽是刮板输送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连接机头和机尾,实现刮板链的过渡,过渡槽的设计和制造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首先,它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冲击力,其次,它需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够适应井下恶劣的环境条件,此外,过渡槽还需要与机头和机尾相匹配,保证刮板链的顺畅运行,井下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过渡槽是刮板输送机中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对于刮板输送机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传统铸焊结构的刮板输送机过渡槽为焊接结构,采用耐磨板折弯加工,折弯板受折弯圆弧半径和板厚影响较大,过渡槽为保证强度,活上沿在设计时占过渡槽总长度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不能完全覆盖易磨损区域,由于空间限制,往往没有专门的吊装位,井下更换需要人工搬运,操作困难,不安全,降低整体使用效果;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径多活上沿式整铸过渡槽,包括有上沿磨具(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右上沿板(2)、第二右上沿(3)、第三右上沿板(4)、第一左上沿板(5)、第二左上沿板(6)、第三左上沿板(7)、固定销(8)、纵向连接螺栓组件(9)与横向连接螺栓(10)组件;上沿磨具(1)的两侧接近边缘处对称设有形成保护进行限位的第一右上沿板(2)、第二右上沿(3)、第三右上沿板(4)、第一左上沿板(5)、第二左上沿板(6)与第三左上沿板(7),第一右上沿板(2)、第二右上沿(3)、第三右上沿板(4)依次顺沿连接,第一左上沿板(5)、第二左上沿板(6)与第三左上沿板(7)依次顺沿连接,第一右上沿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径多活上沿式整铸过渡槽,包括有上沿磨具(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右上沿板(2)、第二右上沿(3)、第三右上沿板(4)、第一左上沿板(5)、第二左上沿板(6)、第三左上沿板(7)、固定销(8)、纵向连接螺栓组件(9)与横向连接螺栓(10)组件;上沿磨具(1)的两侧接近边缘处对称设有形成保护进行限位的第一右上沿板(2)、第二右上沿(3)、第三右上沿板(4)、第一左上沿板(5)、第二左上沿板(6)与第三左上沿板(7),第一右上沿板(2)、第二右上沿(3)、第三右上沿板(4)依次顺沿连接,第一左上沿板(5)、第二左上沿板(6)与第三左上沿板(7)依次顺沿连接,第一右上沿板(2)与第一左上沿板(5)、第二右上沿(3)与第二左上沿板(6)、第三右上沿板(4)与第三左上沿板(7)对称设置,第一右上沿板(2)、第二右上沿(3)、第三右上沿板(4)、第一左上沿板(5)、第二左上沿板(6)、第三左上沿板(7)上皆分布设有与上沿磨具(1)连接用于增加固定安装保持稳定的固定销(8)、纵向连接螺栓组件(9)与横向连接螺栓(10)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径多活上沿式整铸过渡槽,其特征在于:上沿磨具(1)的中心顺沿开设有整铸过渡槽,整铸过渡槽为第一过渡底槽(101)、第二过渡底槽(102)、第三过渡底槽(103)组成,上沿磨具(1)的两侧皆对称设有与第一右上沿板(2)、第二右上沿(3)、第三右上沿板(4)、第一左上沿板(5)、第二左上沿板(6)和第三左上沿板(7)连接安装的框架套(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径多活上沿式整铸过渡槽,其特征在于:框架套(112)为从小到大三组依次连接,两组框架套(112)之间设有连接安装的连接螺栓(104),整铸过渡槽的下端设有隔板(105),隔板(105)为两组设置,两组隔板(105)之间设有隔断槽(107),隔板(105)的下端设有配重底板(106),整铸过渡槽与第一右上沿板(2)、第二右上沿(3)、第三右上沿板(4)、第一左上沿板(5)、第二左上沿板(6)和第三左上沿板(7)之间设有转角保护层(108),框架套(112)的中间开设有减震槽(1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径多活上沿式整铸过渡槽,其特征在于:框架套(112)上接近第一右上沿板(2)与第一左上沿板(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清武吴世龙弓永鹤李海松张慧斌张汉年张世浩
申请(专利权)人:冀凯河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