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芯、软包电芯的极耳折弯方法及电池包技术

技术编号:414493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电芯、软包电芯的极耳折弯方法及电池包。软包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和极耳,极耳包括本体连接部、延伸部和高低压连接部,本体连接部与电芯本体连接并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延伸部沿电芯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高低压连接部凸出电芯本体在其高度方向的顶面,极耳能够在本体连接部与延伸部的连接位置处以及延伸部与高低压连接部的连接位置处弯折,可使得软包电芯的极耳的高低压连接部折弯至软包电芯高度方向的上方,以便于后续的极耳焊接以及采样布置,相比现有技术中极耳焊接及采样布置在电芯堆叠体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方案,无需在电池包宽度方向上预留过多的空间,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以及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软包电芯、软包电芯的极耳折弯方法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1、软包电芯是动力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主要发展方向。常见的动力电池包括壳体和电芯堆叠体,电芯堆叠体设置于壳体内,电芯堆叠体由多个软包电芯堆叠而成。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动力电池内部的温度及电压采样,通常需要在电芯堆叠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绝缘支架,汇流片固定于绝缘支架上,然后电芯堆叠体的极耳从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伸出并折弯固定于绝缘支架上的汇流片上,实现与汇流片的电连接,最后将采样元件与汇流片电连接,完成动力电池的采样布置。

2、然而,现有的采样布置方案存在以下缺点:1)电芯堆叠体的极耳与汇流片的焊接位于电芯堆叠体长度方向的端面,不便于焊接操作;2)采样布置在电芯堆叠体长度方向的端面,会增加布置难度以及采样电线的长度,浪费空间;3)需要在电芯堆叠体长度方向的端面布置绝缘支架,此外,由于极耳焊接方向的限制,使得电芯堆叠体长度方向的端面需要预留过多的空间,使得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降低。

3、因此,亟待需要一种软包电芯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的厚度为D1,所述本体连接部在所述电芯本体的高度方向的长度为L1,所述延伸部在所述电芯本体的高度方向的长度为L2,所述高低压连接部在所述电芯本体的高度方向的长度为L3,所述本体连接部的宽度为W1,所述延伸部的宽度为W2,所述高低压连接部的宽度为W3,D1、L1、L2、L3、W1、W2以及W3满足以下条件:

3.一种软包电芯的极耳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和极耳,所述极耳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连接部、延伸部和高低压连接部,所述本体连接部与所述电芯本体连接并沿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的厚度为d1,所述本体连接部在所述电芯本体的高度方向的长度为l1,所述延伸部在所述电芯本体的高度方向的长度为l2,所述高低压连接部在所述电芯本体的高度方向的长度为l3,所述本体连接部的宽度为w1,所述延伸部的宽度为w2,所述高低压连接部的宽度为w3,d1、l1、l2、l3、w1、w2以及w3满足以下条件:

3.一种软包电芯的极耳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和极耳,所述极耳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连接部、延伸部和高低压连接部,所述本体连接部与所述电芯本体连接并沿所述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电芯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高低压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延伸部的顶端且向上凸出所述电芯本体,所述软包电芯的极耳折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电芯的极耳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连接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高低压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β,α和β满足以下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软包电芯的极耳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连接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折弯半径为r1,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高低压连接部之间的折弯半径为r2,所述极耳的厚度为d1,r1和r2满足以下条件:

6.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堆叠体,所述电芯堆叠体由多个电芯组串联而成,所述电芯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彬何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