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结构防水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472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廊结构防水施工方法,涉及综合管廊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基坑底板防水施工;S2管廊底板自防水施工;采用C40防水混凝土进行管廊底板浇筑,其中,所述C40防水混凝土中,水胶比不大于0.45,含碱量不大于3kg/m<supgt;3</supgt;,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2%;S3管廊底板防水施工;S4管廊侧墙防水施工;S5管廊顶板防水施工;S6节点复合防水施工;变形缝中埋设橡胶止水带,变形缝的迎水面设置2mm厚自粘性防水卷材,并在结构内侧的缝内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嵌缝;穿墙管应在浇注混凝土前埋设,并加止水环;穿墙管线较多时,采用穿墙盒,盒的封口钢板与墙上预埋件焊牢,并从钢板上的浇注孔注入密封材料,能够防止管线被侵蚀和渗透,保障管线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综合管廊施工,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廊结构防水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综合管廊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常用于各种管线(如电力、通信、燃气、水利等)的布设和管理,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然而,在综合管廊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地下水、雨水等原因,管线很容易受到液体侵蚀和渗透,从而导致管线失效、损坏和安全事故等问题。因此,综合管廊防水工艺的选择和实施非常重要,可以保障管线的安全运行和城市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

2、在综合管廊防水工艺的选择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管线的用途、管材的材质、工程的环境条件等,才能选择出最合适的防水工艺,综合管廊防水工艺的实施不仅是保障管线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水平的必要措施。

3、然而现有的综合管廊的防水结构无法防止地下水、雨水等多种液体对管线的侵蚀和渗透,从而无法保障管线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廊结构防水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基坑底板上的阴角处做50mm圆弧,阳角部位做成10mm圆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铺设所述防水卷材前,需要再基坑底板上涂刷基层处理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防水卷材为SBS卷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每层所述防水卷材中的相邻两片防水卷材边沿的重叠搭接宽度为80~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基坑底板上的阴角处做50mm圆弧,阳角部位做成10mm圆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铺设所述防水卷材前,需要再基坑底板上涂刷基层处理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防水卷材为sbs卷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每层所述防水卷材中的相邻两片防水卷材边沿的重叠搭接宽度为80~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采用展铺法与滚铺法相结合的方式铺设所述高分子自粘性防水卷材;相邻所述高分子自粘性防水卷材之间采用搭接、对接和焊接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连接,搭接时,搭接宽度为80~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灵吴珺华周光权吴智鑫卢淑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