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包的双层换热系统以及具有双层换热系统的电池包。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储能热管理技术主要分为风冷和液冷,其中风冷散热通过风扇将电池包产生的热量带到外部,换热系数低,冷却速度较慢,且需要大面积的散热通道。大部分电池包等液冷产品多采用底部冷板方案,即将电池包垂直放置在液冷板上,但是由于电池包高度较高,底部冷源散热会导致电池包高度方向存在较大的温差,温差会损失至少15%的循环寿命。随着电池包的换热循环次数要求越来越高,电池包长期处于大温差工况下,容易导致电池包局部位置鼓胀,降低电池包循环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电池包的双层换热系统,减小电池模块在高度方向上的温差,减小电池模块发生局部鼓胀风险。
2、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电池包。
3、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包的双层换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第二换热部与第一换热部相对且间隔开以在第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包的双层换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双层换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介质进管(4)和介质出管(5),所述第一换热部(1)内形成有第一换热空间,所述第二换热部(2)内形成有第二换热空间(21),所述介质进管(4)与所述第一换热空间和所述第二换热空间(21)均连通,所述介质出管(5)与所述第一换热空间和所述第二换热空间(21)均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双层换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1)具有第一介质进口(12)和第一介质出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包的双层换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双层换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介质进管(4)和介质出管(5),所述第一换热部(1)内形成有第一换热空间,所述第二换热部(2)内形成有第二换热空间(21),所述介质进管(4)与所述第一换热空间和所述第二换热空间(21)均连通,所述介质出管(5)与所述第一换热空间和所述第二换热空间(21)均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双层换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1)具有第一介质进口(12)和第一介质出口(13),所述第一换热空间连通所述第一介质进口(12)和所述第一介质出口(13),所述介质进管(4)与所述第一介质进口(12)连通,所述介质出管(5)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口(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双层换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部(2)具有第二介质进口(22)和第二介质出口(23),所述第二换热空间(21)连通所述第二介质进口(22)和所述第二介质出口(23),所述介质进管(4)与所述第二介质进口(22)连通,所述介质出管(5)与所述第二介质出口(2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双层换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1)为板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坤,陈彬彬,谈作伟,黄亮,任志博,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