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热回收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431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5
本申请涉及一种热回收动力系统,包括回热器、加热器、第一膨胀发电机、冷却组件及工质泵,回热器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加热器与第一腔室的出口连通;第一膨胀发电机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膨胀机、第二膨胀机和第一电机,第一膨胀机和第二膨胀机分别对称分布于第一电机的两侧且与第一电机同轴连接,加热器与第一膨胀机的入口连通以为第一膨胀机提供流体,第二膨胀机与第一膨胀机连通,且第一膨胀发电机的出口与第二腔室的入口连通,第二腔室的出口与第一电机连通;冷却组件入口与第二腔室的出口连接,工质泵与冷却组件出口及第一腔室的入口连通。本申请减小外部冷源进而减小热量散失,提高内部机械热回收,减少外部吸热量,降低能量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动力发电,尤其涉及一种热回收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进一步提高能源转化效率至关重要。相对于传统的蒸汽动力循环,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发电技术由于其结构紧凑、高效率、应用广泛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动力发电技术之一。

2、在采用二氧化碳及其混合工质的动力系统中,多采用压缩-膨胀-发电一体机或者独立的涡轮膨胀机发电,但压缩-膨胀-发电一体机会降低系统在变工况下的灵活调节能力,而独立的涡轮膨胀机存在外泄漏问题导致无法适用于高密封要求的运行环境,因此以上涡轮机部件方案并不适用于高密封、高机动性的动力装置。此外,发电机在高速旋转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机械热,传统的水冷方案需要附加冷源同时会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回收动力系统,本申请将部分冷却后的流体输送至第一电机且对第一电机冷却,减小外部冷源进而减小热量散失,且经过换热后的热流体进行循环,提高内部机械热回收,减少外部吸热量,降低能量损失。

2、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回收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发电机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膨胀腔室、第二膨胀腔室以及第一电机腔室,所述第一膨胀腔室和所述第二膨胀腔室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机腔室的两侧,所述第一膨胀腔室与所述加热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膨胀腔室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膨胀腔室连通,以将经过所述第一膨胀机膨胀后的流体通入所述第二膨胀腔室内,所述第一膨胀腔室与所述第二膨胀腔室还通过平衡管连通,以平衡所述第一膨胀机和所述第二膨胀机的轴向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回收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回收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发电机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膨胀腔室、第二膨胀腔室以及第一电机腔室,所述第一膨胀腔室和所述第二膨胀腔室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机腔室的两侧,所述第一膨胀腔室与所述加热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膨胀腔室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膨胀腔室连通,以将经过所述第一膨胀机膨胀后的流体通入所述第二膨胀腔室内,所述第一膨胀腔室与所述第二膨胀腔室还通过平衡管连通,以平衡所述第一膨胀机和所述第二膨胀机的轴向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回收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腔室朝向所述第一膨胀腔室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气进口,所述冷却气进口与第一电机腔室连通,所述冷却气进口将所述第二腔室的部分流体导入所述第一电机腔室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回收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腔室设置有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所述第一排出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电机腔室内的流体以及第一膨胀腔室内的轮背泄漏气,所述第二排出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二膨胀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华边幸燕王轩王瑞凌智舒歌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