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388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刺装置,包括:外壳和检测组件。外壳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外壳的第一端用于插入患者体内,外壳内部具有轴向贯穿的第一中空通道。检测组件包括传感器和传输线,传感器设置于外壳的第一端,并随着外壳插入患者体内,传感器用于检测患者体内环境,传输线的一端与传感器连接,传输线的另一端从外壳的第二端穿出并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传输线用于将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传输给外部设备。通过检测组件检测患者体内环境,以便实时更新穿刺路径,使得穿刺装置的穿刺路径更加准确,避免了穿刺装置损害患者的血管,进而避免患者脑部功能受损,同时还降低了操作的难度,也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医生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穿刺装置


技术介绍

1、常规脑神经功能性疾病手术术式包括穿刺活检、电极导线植入、射频消融、肿瘤切除、局部给药等。在手术前,医生需要先确定患者的靶点位置,然后根据靶点位置规划手术的植入路径,并确定颅骨的开孔位置,接着将穿刺装置穿刺至靶点位置,再将电极导线植入靶点位置。

2、当穿刺装置插入患者颅内时,穿刺装置需要穿过患者颅内的组织,由于患者颅内环境复杂,血管分布错综复杂,并且患者颅内血管脆弱。即使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操作,在穿刺装置插入患者颅内的过程中,由于医生无法获知患者颅内的环境状况,并且在穿刺装置插入患者颅内的过程中患者颅内组织的位置会发生偏移,这样血管也无法避免受到穿刺装置过大的冲击力,从而会导致血管损伤,进而导致患者脑部功能受损。

3、因此,亟需一款能够检测患者颅内环境的穿刺装置,以避免损害患者脑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装置,能够检测患者体内环境,使得穿刺装置的穿刺路径更加准确,避免了损害患者的血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壳(3),至少部分所述内壳(3)可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空通道(13),所述内壳(3)内部具有轴向贯穿的第二中空通道(33),至少部分所述传输线(22)设置于所述第二中空通道(33),所述传输线(22)的一端从所述第二中空通道(33)穿出并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传感器(21)设置于所述内壳(3)靠近所述外壳(1)第一端(1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4),至少部分所述支架(4)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空通道(13),所述支架(4)内部具有轴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壳(3),至少部分所述内壳(3)可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空通道(13),所述内壳(3)内部具有轴向贯穿的第二中空通道(33),至少部分所述传输线(22)设置于所述第二中空通道(33),所述传输线(22)的一端从所述第二中空通道(33)穿出并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传感器(21)设置于所述内壳(3)靠近所述外壳(1)第一端(1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4),至少部分所述支架(4)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空通道(13),所述支架(4)内部具有轴向贯穿的第三中空通道(43),至少部分所述传感器(21)设置于所述第三中空通道(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头(5),所述端头(5)设置于所述传感器(21)远离所述内壳(3)的一端并从外壳(1)的第一端(11)露出,所述端头(5)位于所述穿刺装置(100)的最前端,所述传感器(21)用于获取将所述穿刺装置(100)插入所述患者体内时所述端头(5)受到的阻力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5)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架(4)远离所述内壳(3)一端的顶部;或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5)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面呈圆滑面;和/或,所述端头(5)的材质为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佳元朱为然
申请(专利权)人:景昱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