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用全腹膜外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补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2209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腹腔镜用全腹膜外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补片,包括伞状补片和锥形补片,所述锥形补片的底部与所述伞状补片的顶面中心处固接,所述伞状补片和锥形补片一体成型;所述伞状补片的底面中心处开设有开口,所述锥形补片的顶部固接有缝线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补片与组织的牢靠固定,减少补片的移位,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手术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使得腹膜前间隙分离范围明显减少,减少了创伤,减少术后手术部位出血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腹腔镜用全腹膜外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补片


技术介绍

1、目前,补片广泛应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临床应用最多的疝补片材料为合成材料,具体有聚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其中以聚丙烯与聚乳酸的的制作的自固定补片最为常见,这种补片的两面分别由单股聚丙烯与密布的聚乳酸微钩制作而成,补片可自行嵌入组织,操作相对检查、不需要缝合固定,可有效避免缝合带来的损伤,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但是随着合成材料补片的应用,临床上发现这类补片也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产生,如慢性疼痛及异物感、生殖系统并发症等。如何减少合成材料补片术后带来的并发症问题,已成为最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生物补片应运而生。

2、生物补片主要来源于动物或人体的皮肤、小肠粘膜、心包等组织,在取到合适的生物组织后需要对其进行脱细胞技术处理,把原组织所有的抗原成分去除,保留了其余的胶原立体纤维框架,这种框架可供细胞增殖、重塑和血管再生。与合成材料植入人体后组织修复过程不同,生物补片植入人体后主要进行内源性组织再生进行修复,这种方式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镜用全腹膜外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伞状补片(1)和锥形补片(2),所述锥形补片(2)的底部与所述伞状补片(1)的顶面中心处固接,所述伞状补片(1)和锥形补片(2)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用全腹膜外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部包括至少两根缝线本体(3),两根所述缝线本体(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锥形补片(2)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用全腹膜外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补片(1)的底面直径为7.5cm~8.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用全腹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用全腹膜外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伞状补片(1)和锥形补片(2),所述锥形补片(2)的底部与所述伞状补片(1)的顶面中心处固接,所述伞状补片(1)和锥形补片(2)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用全腹膜外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部包括至少两根缝线本体(3),两根所述缝线本体(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锥形补片(2)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用全腹膜外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补片(1)的底面直径为7.5cm~8.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用全腹膜外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补片(2)整体呈圆锥体。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国利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