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油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196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隔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热油管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隔热油管包括依次设置在油管内部的化学镀层、复合气凝胶涂层和面漆层。化学镀层的设置可提升油管内壁的防腐蚀性能,提升油管的使用寿命;复合气凝胶涂层可防止涂层膨胀产生的破裂,可阻绝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的热传导,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最后通过面漆层的设置提升隔热油管的强度,使其满足采井注入条件。以上各涂层的设置均在油管内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受井筒尺寸的影响,且性能稳定,无需长期维护,成本低,强度高,适用于深井的作业要求。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保温油管由于受井筒尺寸限制及隔热油管强度和稳定性的限制,导致的保温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隔热,具体为一种隔热油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高矿化度油水井、稠油井、稀油井等在开采过程中,近井口的油管位置产生结垢、结蜡等现象,导致产量急剧下降。为解决结垢结蜡、水合物冰堵等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提高上部油管温度,而提高油管温度最便利的方法是利用地底温度,流体采出过程中降低温度散失量。通过耐温隔热油管开发,高效利用井下温度,可解决上述问题,又可提升地热井热效率利用。

2、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油管外包隔热毡或采用真空保温管的方式对油管进行保温。采用油管外包隔热毡的方式进行保温时,由于外包覆体抗外压能力低及井筒尺寸的限制,易发生外挤变形,导致外部流体渗入隔热介质,降低保温效果,且修井提油管时导致出现阻卡。采用真空保温管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井筒保温技术,其产品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与传统绝缘管的表观导热系数相比,表观导热系数降低了一个数量级。然而,氢渗透失效后真空绝热管的热流密度很大,是失效前的10倍以上。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看,真空保温管价格高、结构复杂、真空长期保持困难以及维护困难,随着油井生产周期的延长,隔热性能大大降低,因此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油管(1)内部的化学镀层(2)、复合气凝胶涂层(3)和面漆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1)的基材为低碳低合金珠光体热强管道用钢,所述低碳低合金珠光体热强管道用钢的含碳量小于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碳低合金珠光体热强管道用钢为15CrMo钢、12CrMoV钢和12MoVWBSiRe钢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镀层(2)的厚度大于4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油管,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油管(1)内部的化学镀层(2)、复合气凝胶涂层(3)和面漆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1)的基材为低碳低合金珠光体热强管道用钢,所述低碳低合金珠光体热强管道用钢的含碳量小于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碳低合金珠光体热强管道用钢为15crmo钢、12crmov钢和12movwbsire钢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镀层(2)的厚度大于4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气凝胶涂层(3)为以气体为介质的纳米孔网络结构,包括气凝胶粉体、耐高温水性树脂、无机纤维、空心玻璃微珠和成膜助剂,所述气凝胶粉体、耐高温水性树脂、无机纤维、空心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婧韩礼红杨尚谕王建军牟易升车永平闫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