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1794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硅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其包括:水解池、沉渣池以及滤液池;水解池是密闭的,水解池的第一入口与排渣管道的出口相连接,水解池的第二入口用于通入水;水解池的顶部设有喷淋装置、内部设有搅拌器和第一液下泵,第一液下泵的出口与沉渣池的入口相连接;沉渣池的底部设有斜坡,斜坡上铺设凝聚废渣材料,在斜坡低地势的沉渣池侧壁上设有沉渣池出口,沉渣池出口与滤液池入口相连接;滤液池内部设有第二液下泵,第二液下泵的第一出口与喷淋装置的入口相连接。该系统能够安全有效的处理废渣,减少劳动强度,同时系统的投资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工艺简单而且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硅化工,尤其涉及一种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苯基氯硅烷单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硅化工中间体,目前一般通过直接合成法制得。主反应如下:

2、

3、将经烘粉炉干燥的si-cu触体推入流化反应床,将汽化器汽化的混合原料由流化反应床底部进入床内与触体反应,生成苯基氯硅烷。合成气(含苯基氯硅烷、未反应的原料气以及夹带的粉尘等)经除尘器系统除尘、汽液分离后,冷凝液进脱轻塔釜。轻组份由塔顶馏出进入苯分离塔,粗单体由脱轻塔釜连续排至粗单体计量槽,然后放入粗单体槽。苯分离塔塔顶出合格苯排放至苯中间槽,塔釜出氯化苯排放至氯化苯回收槽。

4、在合成反应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副产物生成,这些副产物包括两类。一是低沸点烃类化合物(烷烃或芳烃),二是不挥发的碳化物。生成的不挥发物,常沉积在硅铜触体表面,使触体的反应活性相应降低。这些沉积有碳化物,而未反应完的硅粉、活性较低的触体和不挥发碳化物,即为反应生成的废渣。随着反应的进行,流化反应床中废渣不断增加,需要定时排出流化反应床,否则反应效果差,直至无法进行。

5、排除废渣有两条途径,一是由流化反应床底部排渣口定时定量排出;二是随产物气流由反应器顶部除尘器系统截留排出。排除的废渣经计量后排入渣房贮存,待在生产反应终了时一次性处理。

6、这些废渣的特点是温度高(温度可达450℃以上),直接接触易烫伤操作者;而且废渣的粒径小(一般在80μm以下),其在空气中易四处飞扬,有一定活性容易在空气中燃烧。因此,这些废渣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操作安全与环境污染。

7、如何提供一种投资成本低、工艺简单、环保而且安全有效的废渣处理系统,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包括:

2、水解池、沉渣池以及滤液池;

3、其中,所述水解池是密闭的,所述水解池的第一入口与排渣管道的出口相连接,所述水解池的第二入口用于通入水;所述水解池的顶部设有喷淋装置,所述水解池内部设有搅拌器和第一液下泵,所述第一液下泵的出口与所述沉渣池的入口相连接;

4、所述沉渣池的底部设有斜坡,所述斜坡上铺设凝聚废渣材料,在斜坡低地势的沉渣池侧壁上设有沉渣池出口,所述沉渣池出口与所述滤液池入口相连接;

5、所述滤液池内部设有第二液下泵,所述第二液下泵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喷淋装置的入口相连接。

6、本专利技术的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能够安全有效的处理废渣,取消了渣房贮存,完全杜绝了废渣的自燃,有效减少了废渣尾气排放造成的环境严重污染,使得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过程中操作安全,降低劳动强度,优化劳动环境。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水解池的顶部还设有水解池出口,所述水解池出口与渣气水洗塔的入口相连接。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二液下泵的第二出口与废水处理装置的入口相连接。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滤液池的底部低于所述沉渣池的底部;优选地,所述滤液池的顶部低于所述沉渣池的底部。

10、采用上述位置设计时,能够使得滤液池和沉渣池产生地势差,从而有利于固体废渣堆积在沉渣池,而废水溢流至位置更低的滤液池,进一步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水解池和滤液池上设有ph检测装置,和/或,液位监控装置。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滤液池上设有加碱装置。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排渣管道的入口与排渣计量罐的出口相连接。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排渣计量罐的入口与滤袋过滤器的出口相连接;所述滤袋过滤器的入口与除尘过滤器的出口相连接。

15、通过联合上述旋风分离、滤袋过滤、水池吸收及废渣过滤工艺,能够更好的实现废渣的高效处理。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凝聚废渣材料为透水砖、中砂、透水水泥混凝土、天然砂砾中的至少一种。

17、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利用上述任一处理系统处理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的方法,包括:

18、在所述水解池中预先盛装碱水,将排渣管道中的废渣通入所述水解池中,启动搅拌器和水解池顶部的喷淋装置,之后启动所述第一液下泵将固液混合物排至所述沉渣池内;

19、利用所述沉渣池中斜坡上铺设的凝聚废渣材料进行固液分离,之后将废水排入所述滤液池中;定时清理所述沉渣池中的固体废弃物;

20、启动所述滤液池中的第二液下泵,将废水通入所述喷淋装置中循环使用。

2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启动搅拌器和水解池顶部的喷淋装置后,搅拌一定时间,之后启动所述第一液下泵将固液混合物边搅拌边排至所述沉渣池内。

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处理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的方法还包括:

23、将所述水解池中的气体引入渣气水洗塔;和/或,

24、向所述滤液池中加入碱使得废水ph为8~10;和/或,

25、将所述滤液池中的废水通过第二液下泵的第二出口排入废水处理装置。

2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滤液池中的废水加碱循环使用一定时间后通过第二液下泵的第二出口排入废水处理装置中处理。

2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将本专利技术中的液下泵替换为具有泵送固液混合物功能的潜水泵以及其它泵。

2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在滤液池预先配置好碱性水,使得碱性水通过第二液下泵进入喷淋装置中对水解池中的废渣进行喷淋。

2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苯基氯硅烷单体合成反应一段时间后,将经除尘过滤器及滤袋过滤器系统反吹的废渣排入排渣计量罐先贮存,累计一定量后,再利用氮气将废渣通过排渣管道压入水解池中。

3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所述水解池中的不凝气相物通过风机经管道引入渣气水洗塔处理后高位排空。

3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沉渣池中的固体废弃物可在停车检修时及时处理。

3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水解池、沉渣池以及滤液池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混凝土结构形式。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34、本专利技术的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能够安全有效的处理废渣,减少劳动强度,改善操作现场环境并且提高操作安全性,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投资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工艺简单而且环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池的顶部还设有水解池出口,所述水解池出口与渣气水洗塔的入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下泵的第二出口与废水处理装置的入口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池的底部低于所述沉渣池的底部;优选地,所述滤液池的顶部低于所述沉渣池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池和滤液池上设有pH检测装置,和/或,液位监控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池上设有加碱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管道的入口与排渣计量罐的出口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计量罐的入口与滤袋过滤器的出口相连接;所述滤袋过滤器的入口与除尘过滤器的出口相连接。

9.使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处理系统处理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池的顶部还设有水解池出口,所述水解池出口与渣气水洗塔的入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下泵的第二出口与废水处理装置的入口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池的底部低于所述沉渣池的底部;优选地,所述滤液池的顶部低于所述沉渣池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苯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池和滤液池上设有ph检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志刚杨林茂刘凌霄
申请(专利权)人: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