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596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底板、地钉、壳体和承重柱;所述壳体贴合于承重柱的外侧壁;本技术通过转动摇杆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第一丝杆转动,在第一丝杆和移动块之间螺纹摩擦力的作用下,移动块沿限位杆方向移动,移动块带动弧形夹块和承重柱相接触,在弧形夹块与承重柱接触后,继续转动摇杆,此时弧形夹块不动,移动块移动,使得铰接杆的上端沿导向杆滑动,在弧形夹块移动到相应位置后,通过将摇杆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从而将移动块位置固定,弧形夹块对弹簧产生挤压,在弹簧自身弹力作用下,弹簧推动弧形夹块和承重柱相贴合,从而对承重柱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承重柱发生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支撑,特别涉及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承重柱是建筑物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支撑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和稳定性;对于一栋建筑物来说,承重柱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也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外观和用途;

2、目前木结构常常被应用于古建筑中,现有的古建筑木结构经常年的使用,建筑物的承重柱会出现底部不牢靠、松弛和晃动的情况,进而容易使得古建筑会有晃动以及倾斜的情况发生,不利于对古建筑的保护与研究,给人们的日常对古建筑木结构的防护带来不便,为此,提出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底板、地钉、壳体和承重柱;

3、所述壳体贴合于承重柱的外侧壁,所述壳体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均匀开设有通孔并在通孔中插接有地钉;

4、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架、第一丝杆、移动块、竖板、两个空槽、两个导向杆、两个铰接杆、弧形夹块、套管和滑杆;

5、所述安装架的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弧形夹块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空槽,两个所述空槽的顶壁和底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两个所述铰接杆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于移动块的顶壁,两个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于对应导向杆的外侧壁,所述移动块的顶壁焊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弧形夹块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对应套管中;

6、所述安装架的底壁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转槽、转盘和摇杆;

8、所述安装架的外侧壁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内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延伸并固定连接于转盘的一侧,所述转盘中滑动连接有摇杆。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槽的后侧环形等距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大小和摇杆相配适,所述摇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弧形夹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垫片。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内壁两侧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于限位杆的外侧壁。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套管和弧形夹块之间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活动套设于对应滑杆的外侧壁。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电机、第二丝杆、升降板和连接柱;

14、所述电机安装于壳体的底壁,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第二丝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壳体的顶壁,所述第二丝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穿过壳体的顶壁并固定连接于安装架的底壁。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壁开设有与连接柱相配适的让位孔。

16、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7、本技术通过转动摇杆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第一丝杆转动,在第一丝杆和移动块之间螺纹摩擦力的作用下,移动块沿限位杆方向移动,移动块带动弧形夹块和承重柱相接触,在弧形夹块与承重柱接触后,继续转动摇杆,此时弧形夹块不动,移动块移动,使得铰接杆的上端沿导向杆滑动,在弧形夹块移动到相应位置后,通过将摇杆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从而将移动块位置固定,弧形夹块对弹簧产生挤压,在弹簧自身弹力作用下,弹簧推动弧形夹块和承重柱相贴合,从而对承重柱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承重柱发生倾斜。

18、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底板(10)、地钉(11)、壳体(12)和承重柱(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还包括转槽(213)、转盘(215)和摇杆(2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槽(213)的后侧环形等距开设有定位孔(214),所述定位孔(214)的大小和摇杆(216)相配适,所述摇杆(21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2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夹块(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垫片(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0)的内壁两侧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2),所述移动块(23)滑动连接于限位杆(22)的外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10)和弧形夹块(28)之间焊接有弹簧(212),所述弹簧(212)活动套设于对应滑杆(211)的外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电机(30)、第二丝杆(31)、升降板(32)和连接柱(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的顶壁开设有与连接柱(33)相配适的让位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底板(10)、地钉(11)、壳体(12)和承重柱(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还包括转槽(213)、转盘(215)和摇杆(2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槽(213)的后侧环形等距开设有定位孔(214),所述定位孔(214)的大小和摇杆(216)相配适,所述摇杆(21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2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夹块(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垫片(2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斌薛晨卫沈嘉健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古建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