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538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3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本申请在使用时,在安装极柱时,下塑胶受迫下压逐渐压缩密封圈,密封圈在被挤压的过程中逐渐朝向极柱通孔蔓延膨胀,使得密封圈逐渐填满极柱通孔和极柱之间的空隙,期间,截面为斜线或弧线的极柱通孔逐渐地接触逐渐膨胀的密封圈,从而在填满的过程中使得密封圈受力均匀,避免密封圈和极柱通孔的接触面形成毛刺、产生裂纹、产生碎屑等,进而还避免了密封圈被割裂而导致密封失效,从而防止电池内电解液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电池,具体涉及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技术介绍

1、在全球节能减排、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已经是众望所归,目前在汽车、重卡、农业无人机、电动工具等领域已经大量应用新能源技术。

2、动力电池具备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插混电动车、混动电动车、纯电动车中。储能电池则是主要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蓄能源用的蓄电池。

3、然而,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目前的电池顶盖的极柱安装过程中,下塑胶受迫向下压缩密封圈,密封圈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毛刺、产生裂纹、产生碎屑等,还可能破裂导致密封失效,如果解决该问题,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能够避免下塑胶下压密封圈时,密封圈出现毛刺、产生裂纹、产生碎屑等,还避免了密封圈被割裂而导致密封失效。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包括:下塑胶,包括极柱通孔,所述极柱通孔用于套设在极柱上,所述极柱通孔的内边缘的截面形状至少部分为斜线或弧线;以及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极柱上,所述密封圈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极柱通孔和所述极柱之间。

3、本方面在使用时,在安装极柱时,下塑胶受迫下压逐渐压缩密封圈,密封圈在被挤压的过程中逐渐朝向极柱通孔蔓延膨胀,使得密封圈逐渐填满极柱通孔和极柱之间的空隙,期间,截面为斜线或弧线的极柱通孔逐渐地接触逐渐膨胀的密封圈,从而在填满的过程中使得密封圈受力均匀,避免密封圈和极柱通孔的接触面形成毛刺、产生裂纹、产生碎屑等,进而还避免了密封圈被割裂而导致密封失效,从而防止电池内电解液泄漏。

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极柱通孔的内边缘的截面形状包括非连续的至少两段斜线或至少两段弧线。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电池顶盖结构还包括:极柱,包括柱体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在所述柱体部的顶端,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在所述柱体部的底部的周面上,所述极柱通孔套设在所述柱体部上;顶盖片,设置在所述下塑胶的顶面上,所述顶盖片包括安装孔,所述柱体部从所述安装孔穿过;所述密封圈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凸起部和所述顶盖片的底面之间;以及上塑胶,部分地依次伸入第一空隙和第二空隙中,所述第一空隙为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顶盖片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二空隙为所述安装孔和所述柱体部之间的空隙。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塑胶包括围绕所述极柱通孔设置的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凸起于所述下塑胶的顶面,所述第三凸起部构造为在所述下塑胶的底面上形成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的边缘轮廓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边缘轮廓相匹配。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圈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凸起部的厚度。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盖片包括围绕所述安装孔设置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凹陷于所述顶盖片的底面,所述凹陷部的边缘轮廓与所述第三凸起部的边缘轮廓相匹配。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尺寸和第四尺寸之和,所述第一尺寸为所述凹陷部的深度d1,所述第二尺寸为所述下塑胶的本体厚度d2,所述第三尺寸为所述第三凸起部的厚度d3,所述第四尺寸为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厚度d4。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尺寸。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尺寸大于或等于0.1mm。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尺寸大于或等于0.1mm。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设置在所述第三凸起部的顶部,所述通气槽从所述极柱通孔连通至所述第三凸起部的外边缘。

1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设置在所述第三凸起部的底部,所述凹陷区域的侧壁上设有辅助通气槽,所述通气槽从所述极柱通孔连通至所述辅助通气槽,所述辅助通气槽从所述通气槽连通至所述下塑胶的底面。

1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五尺寸和第六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01且小于或等于0.2至0.5中的任一值,所述第五尺寸为所述通气槽的水平长度,所述第六尺寸为所述第三凸起部沿所述通气槽的水平长度方向的尺寸。

1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七尺寸和第八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01且小于或等于0.2至0.4中的任一值,所述第七尺寸为通气槽的宽度,所述第八尺寸为所述第三凸起部沿所述通气槽的宽度方向的尺寸。

1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塑胶包括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所述第一环体连接在所述第二环体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一环体伸入第一空隙中,所述第二环体伸入第二空隙中。

1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塑胶还包括:第三环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环体的顶面上,所述第三环体环绕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侧。

1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盖片包括围绕所述安装孔设置的定位凹陷,所述定位凹陷凹陷于所述顶盖片的顶面,所述定位凹陷构造为限位所述第三环体的外周面。

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

21、第二方面包括了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塑胶(6)包括围绕所述极柱通孔(60)设置的第三凸起部(61),所述第三凸起部(61)凸起于所述下塑胶(6)的顶面,所述第三凸起部(61)构造为在所述下塑胶(6)的底面上形成凹陷区域(62),所述凹陷区域(62)的边缘轮廓与所述第二凸起部(22)的边缘轮廓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5)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凸起部(61)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1)包括围绕所述安装孔(11)设置的凹陷部(12),所述凹陷部(12)凹陷于所述顶盖片(1)的底面,所述凹陷部(12)的边缘轮廓与所述第三凸起部(61)的边缘轮廓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尺寸和第四尺寸之和,所述第一尺寸为所述凹陷部(12)的深度D1,所述第二尺寸为所述下塑胶(6)的本体厚度D2,所述第三尺寸为所述第三凸起部(61)的厚度D3,所述第四尺寸为所述第二凸起部(22)的厚度D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气槽(63),所述通气槽(63)设置在所述第三凸起部(61)的顶部,所述通气槽(63)从所述极柱通孔(60)连通至所述第三凸起部(61)的外边缘。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气槽(63),所述通气槽(63)设置在所述第三凸起部(61)的底部,所述凹陷区域(62)的侧壁上设有辅助通气槽(64),所述通气槽(63)从所述极柱通孔(60)连通至所述辅助通气槽(64),所述辅助通气槽(64)从所述通气槽(63)连通至所述下塑胶(6)的底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五尺寸和第六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01且小于或等于0.2至0.5中的任一值,所述第五尺寸为所述通气槽(63)的水平长度,所述第六尺寸为所述第三凸起部(61)沿所述通气槽(63)的水平长度方向的尺寸。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七尺寸和第八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01且小于或等于0.2至0.4中的任一值,所述第七尺寸为通气槽(63)的宽度,所述第八尺寸为所述第三凸起部(61)沿所述通气槽(63)的宽度方向的尺寸。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塑胶(4)包括第一环体(41)和第二环体(42),所述第一环体(41)连接在所述第二环体(42)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一环体(41)伸入第一空隙中,所述第二环体(42)伸入第二空隙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塑胶(4)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包括围绕所述安装孔(11)设置的定位凹陷(10),所述定位凹陷(10)凹陷于所述顶盖片(1)的顶面,所述定位凹陷(10)构造为限位所述第三环体(43)的外周面。

18.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塑胶(6)包括围绕所述极柱通孔(60)设置的第三凸起部(61),所述第三凸起部(61)凸起于所述下塑胶(6)的顶面,所述第三凸起部(61)构造为在所述下塑胶(6)的底面上形成凹陷区域(62),所述凹陷区域(62)的边缘轮廓与所述第二凸起部(22)的边缘轮廓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5)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凸起部(61)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1)包括围绕所述安装孔(11)设置的凹陷部(12),所述凹陷部(12)凹陷于所述顶盖片(1)的底面,所述凹陷部(12)的边缘轮廓与所述第三凸起部(61)的边缘轮廓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尺寸和第四尺寸之和,所述第一尺寸为所述凹陷部(12)的深度d1,所述第二尺寸为所述下塑胶(6)的本体厚度d2,所述第三尺寸为所述第三凸起部(61)的厚度d3,所述第四尺寸为所述第二凸起部(22)的厚度d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气槽(63),所述通气槽(63)设置在所述第三凸起部(61)的顶部,所述通气槽(63)从所述极柱通孔(60)连通至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玲玲李俊义刘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