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世祥专利>正文

电子设备电磁辐射消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138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设备电磁辐射消除装置,在电源输入线或电源输出线中的一条线上连接上氖泡DS1、电阻R2、静触点M、检测开关S1、信号分析控制电路IC1、通过K1触点连接在E线和N、L之间的分支路R4、C5、R5、C6,按下检测按钮S1时通过DS1发光和不发光,将信号传递给Q1光敏三极管,再将信号给IC1进行判别,通过R6、Q2控制K1状态,将E线连接到零线N或者L上,同时通过R8、发光二极管D4显示工作状态。本电路能迅速识别电源的零线和火线,并将其零线与电脑的地线通过阻容接触。保证电脑的电磁屏蔽正常工作,消除辐射,同时本身电路还有过压保护功能,防止电压过高损坏电脑。(*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除电器设备低频电磁辐射的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当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不断的走进千家万户的同时,超量的电磁辐射也随之而 来,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都在受到各种电磁辐射的危害。于是国内外的一些电磁辐射专家经 过研究发现,随着环境中辐射量的增加所处环境中的人群患病几率也大大增加,尤其是对 妇女儿童危害更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世纪初台湾及内地的多个厂家都先后研制生产 了多种用于抵抗辐射和消除辐射的产品。如电脑上的视保屏、防辐射服、防辐射眼镜等;另 一类是以主动疏导电源电流的方法,通过一些特殊的电子元件,使流经装置的交流电达到 后接近于理想的状态,从而清除辐射。这些产品种类较多,原理不一,各有利弊,产品也确实 在对这些电器的降低辐射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上述的两类多种产品,普遍存在 着使用不便,效率低,受用电环境影响大的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一种新的电源 装置,这种电源装置通过对电源输入线、电子电路、电源输出线等的特殊设计,使电源输出 端既能良好的接地,达到疏导静电辐射的目的,又能形成新的电子屏蔽环境,从而最大限度 地消除用电设备产生的低频辐射,保障电器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能够提供一种可以消除低频辐射的电源 转换装置,主要实现三个目的一是将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相两孔式市电,以虚拟的电路形式 使其恢复成原三孔三相式电源电路,使整个电源部分再具有的消磁疏导功能的同时,又使 整个电源装置具有良好的接地功能。二是提供一种可以消除部分低频辐射的电源装置。以 电源侦测电路,准确的判明接入电路的正负极及零电的电位位准,并予以锁定,(锁定时间 以关闭电源为止)这种电路设计的目的在于,使流经本装置的电流进一步规范,以整流,滤 波等方式,使电流理想,减少那些杂波和谐波,从而降低辐射。三是整个电路的设计以旁接 电路的方式接入,装置发挥作用与作用大小,不影响电器产品的正常功能,而且当整个供电 电路的电压高于额定的电压时,产品会以自损坏的方式切断电源,保护用户的电器安全。 电子设备电磁辐射消除装置,电源引入线接口P1和电源引出线接口 Jl对线连接, 连接线路分别为线路E、线路N、线路L,线路E通过触点开关Kl分别与线路N、线路L连接, 并在连接电路上分别设有阻容滤波电路,分别为R4、 C5和R5、 C6,线路N通过电阻R2和氖 泡DS1与静触点M连接,在线路N、线路L之间短接压敏电阻RV,RV与变压器T1并联,T1的 输出端与整流桥D2连接,D2输出端通过电容Cl连接,Cl的阳极与三端稳压块VR1的输入 端连接,阴极端接地,VR1的接地管脚、电容C2、 C3、 C7与Cl共阴极连接,C2、 C3、 C7与VR1 的输出端连接,并设有Rl和发光二极管Dl、 R3和光敏三极管Ql、电容C10和电阻R7三个 支路与C2并联,C7的正极与主控芯片IC1的18管脚连接,主控芯片IC1的13管脚通过电 阻R6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主控芯片IC1的4、5管脚连接在晶振Y1的两端,Y1与电容3C8、C9串联,主控芯片IC1的1管脚分别通过电阻R7、电容C10与C7共阴极和共阳极连接, 二极管D3与C7共阳极连接,并由D3控制K1,主控芯片IC1的12管脚通过检测按钮Sl与 C7共阴极连接。 主控芯片复位电路由CIO、 R7组成;晶振电路由C8、 C9、 Yl组成;继电器控制电路 由R6、Q2、K1、D3组成;接地电路由C5、R4、C6、R5组成。 在电源输入线或电源输出线中的一条线上连接上氖泡DS1、电阻R2、静触点M、检 测开关S1、信号分析控制电路IC1、通过K1触点连接在E线和N、 L之间的分支路R4、 C5、 R5、 C6,按下检测按钮Sl时通过DS1发光和不发光将信号传递给Ql光敏三极管,再将信号 给IC1进行判别,通过R6、 Q2控制Kl状态将E线连接到零线N或者L上,同时通过R8、发 光二极管D4显示工作状态。本电路能迅速识别电源的零线和火线,并将其零线与电脑的地 线通过阻容接触。保证电脑的电磁屏蔽正常工作,消除辐射,同时本身电路还有过压保护功 能,防止电压过高损坏电脑。 本技术辐射消除器有的效果是(1)安全、可靠、工作反映迅速,瞬间识别火 线与零线,确保电路正常;(2)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用电设备产生的辐射,从而保证电器使用 者的身体健康;(3)本技术辐射消除器的电路还有过压保护功能,有效的防止电压过 高损坏电脑;(4)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5)体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便于普及与推广。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电磁辐射消除装置的电路图。图中 电源引入线接口P1、电源引出线接口 J1、压敏电阻RV、变压器T1、三端稳压块VR1、 发光二极管Dl、整流桥D2、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滤波电容C1、C2、C3、电容C5、C6、C7、 C8、 C9、 C10、三端稳压块VR1、电源指示灯Dl、光敏三极管Ql、三极管Q2、检测按钮Sl、主控 芯片IC1、触点开关Kl、晶振Yl、电阻Rl、 R2、 R3、 R4、 R5、 R6、 R7、 R8、线路E、线路N、线路L、 氖泡DS1、静触点M。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电子设备电磁辐射消除装置由下列元件组成电源引入线及接口、电源 引出线及接口 、压敏电阻RV、变压器Tl、整流桥D2、滤波电容Cl、三端稳压块VR1、电源指示 灯D1及限流电阻Rl 、滤波电容C2、C3、限流电阻R2、氖泡DS1 、光敏三极管Ql 、上拉电阻R3、 检测开关Sl、主控芯片IC1、状态显示发光二极管D4及限流电阻R2、主控芯片复位电路的 C10 、 R7 、晶振电路C8 、 C9 、 Y1 、继电器控制电路R6 、 Q2 、 K1 、 D3 、接地电路C5 、 R4 、 C6 、 R5 。 本装置电源输入线接电源,输出线连接用电设备后,电源指示灯绿灯点亮。工作状 态指示灯红灯闪烁,电源线E端通过电源输出线与电脑的底线(外壳金属屏蔽层)相连,其 中电源线N和L分别为零线或火线,按下检测按钮Sl同时接触静触点M对电源线中的N进 行判别,当为火线是氖泡DS1发光驱动光敏三极管Ql为IC1提供判别信号,IC1判别N为 火线后,继电器Kl不动做,反之通过R6、 Q2启动Kl,保证端E通过Kl、 R4、 C5、 R5、 C6接通地线并保持此工作状态,D4停止闪烁。图1中压敏电阻RV为过压保护装置。Dl电源指示 灯,D2工作状态指示等。Tl变压器、D2整流桥、C1、 VR1、C2、C3组成控制电路供电电路。 本新型辐射消除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反映迅速,有单片机控制智能化,瞬间识别火 线与零线,确保电路正常工作,最大限度消除电磁辐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子设备电磁辐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引入线接口P1和电源引出线接口J1对线连接,连接线路分别为线路E、线路N、线路L,线路E通过触点开关K1分别与线路N、线路L连接,并在连接电路上分别设有阻容滤波电路,分别为R4、C5和R5、C6,线路N通过电阻R2和氖泡DS1与静触点M连接,在线路N、线路L之间短接压敏电阻RV,RV与变压器T1并联,T1的输出端与整流桥D2连接,D2输出端通过电容C1连接,C1的阳极与三端稳压块VR1的输入端连接,阴极端接地,VR1的接地管脚、电容C2、C3、C7与C1共阴极连接,C2、C3、C7与VR1的输出端连接,并设有R1和发光二极管D1、R3和光敏三极管Q1、电容C10和电阻R7三个支路与C2并联,C7的正极与主控芯片IC1的18管脚连接,主控芯片IC1的13管脚通过电阻R6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主控芯片IC1的4、5管脚连接在晶振Y1的两端,Y1与电容C8、C9串联,主控芯片IC1的1管脚分别通过电阻R7、电容C10与C7共阴极和共阳极连接,二极管D3与C7共阳极连接,并由D3控制K1,主控芯片IC1的12管脚通过检测按钮S1与C7共阴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电子设备电磁辐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引入线接口P1和电源引出线接口J1对线连接,连接线路分别为线路E、线路N、线路L,线路E通过触点开关K1分别与线路N、线路L连接,并在连接电路上分别设有阻容滤波电路,分别为R4、C5和R5、C6,线路N通过电阻R2和氖泡DS1与静触点M连接,在线路N、线路L之间短接压敏电阻RV,RV与变压器T1并联,T1的输出端与整流桥D2连接,D2输出端通过电容C1连接,C1的阳极与三端稳压块VR1的输入端连接,阴极端接地,VR1的接地管脚、电容C2、C3、C7与C1共阴极连接,C2、C3、C7与VR1的输出端连接,并设有R1和发光二极管D1、R3和光敏三极管Q1、电容C10和电阻R7三个支路与C2并联,C7的正极与主控芯片IC1的18管脚连接,主控芯片IC1的13管脚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世祥
申请(专利权)人:冯世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