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327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包括支架主体和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夹持件;支架主体内设有贯穿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腔道,支架主体可沿自身径向扩展和收缩;多个夹持件均位于支架主体的外侧且环绕支架主体间隔分布;夹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夹持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与支架主体连接并沿着支架主体的周向间隔分布,夹持部为夹持件的自由端且其上设有穿线孔。本技术提供的瓣膜支架具有可回收特征,能够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对位的针对性调整,便于手术操作,而且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不易脱落和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瓣膜修复,具体涉及一种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


技术介绍

1、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已经发展为一线的治疗老年主动脉瓣狭窄的方案,同时,该方案也可以被应用于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但是,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的治疗中,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不作为常规推荐。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的主动脉瓣瓣膜无钙化的硬质团块,容易造成植入的瓣膜支架脱落和滑动,因此,针对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需要设计合适的支架加强其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包括支架主体和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夹持件;支架主体内设有贯穿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腔道,支架主体可沿自身径向扩展和收缩;多个夹持件均位于支架主体的外侧且环绕支架主体间隔分布;夹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夹持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与支架主体连接并沿着支架主体的周向间隔分布,夹持部为夹持件的自由端且其上设有穿线孔。

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瓣膜支架,其在释放时能够通过拉线控制夹持件捕捉原生瓣叶,因此其具有可回收特征,能够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对位的针对性调整,便于手术操作。此外,该瓣膜支架上的夹持件均位于支架主体的外侧,使夹持件与支架主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原生瓣叶的空间,该瓣膜支架植入体内之后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不易脱落和滑动。

5、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外扩段、中间段和第二外扩段,穿线孔设在中间段上,第一外扩段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外扩段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当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第一外扩段与第二外扩段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距。

6、将夹持件设计成上述的结构,可以使夹持件具有更大的夹持面积,进一步确保瓣膜支架能够牢固地夹持在原生瓣叶上。

7、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沿着支架主体的径向方向,第一外扩段和第二外扩段在向夹持部延伸的同时向内弯曲。

8、第一外扩段和第二外扩段的内弯式结构设计可以使第一外扩段、第二外扩段与支架主体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进一步改善瓣膜支架的固定效果。

9、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中间段夹靠于支架主体上。

10、通过使中间段夹靠在支架主体上,保证沿着支架主体的外周方向,中间段的各个部位具有相同的夹持效果。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呈圆弧状朝向支架主体的外侧延伸,第一连接部远离支架主体的一端和第二连接部远离支架主体的一端均朝向支架主体的第二端。

12、通过使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具有圆弧状机构,可以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具有较好弹性变形能力,便于操作。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临近支架主体的第一端,当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夹持部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

14、通过将夹持部位设置在支架主体的中部位置,降低瓣膜支架植入体内时支架主体两端的变形量,从而降低瓣周漏风险。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还包括多个与支架主体的第一端连接的固定部件,固定部件远离支架主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输送机构连接的凸起端部。

16、凸起端部的形状能够与其搭配的输送装置配合,以便于通过经股入路将该瓣膜支架输送至主动脉位置。

17、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件和夹持件的数量相等并且沿着支架主体的周向交替分布。

18、通过固定部件和夹持件的交错布置,保证固定部件不会干涉到拉线的操作。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支架主体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夹持部均贴靠在支架主体的外表面上。

20、通过将夹持件与支架主体紧密收握,可以保证瓣膜支架在收缩之后具有较小的收缩外径,便于瓣膜支架的输送操作。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主体为网状结构。

22、网状结构的支架主体能实现径向扩展和收缩,同时此结构也较为容易采用一体加工,有利于降低成本。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主体的腔道内设有假体瓣叶,以假体瓣叶来替换患者的自体瓣叶。

24、将假体瓣叶设置在腔道内侧,能避免支架主体外的血流扰动影响。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夹持件大致呈u形结构。

26、支架主体的扩展状态能保证将瓣膜支架放置在体内时夹持件更多地与原生瓣叶接触,确保瓣膜支架能够牢固固定。

27、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件表面附有阻流膜。

28、通过在夹持件的表面设置阻流膜,可以增强夹持件与原生瓣叶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保证瓣膜支架能够稳定固定。

29、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流膜在支架主体和夹持件表面附着并连为一体。

30、通过使支架主体和夹持件表面的阻流膜连为一体,可以便于夹持件被内皮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和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夹持件;所述支架主体内设有贯穿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腔道,所述支架主体可沿自身径向扩展和收缩;多个所述夹持件均位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外侧且环绕所述支架主体间隔分布;所述夹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夹持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并沿着所述支架主体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夹持部为所述夹持件的自由端且其上设有穿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外扩段、中间段和第二外扩段,所述穿线孔设在所述中间段上,所述第一外扩段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外扩段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当所述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所述第一外扩段与所述第二外扩段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沿着所述支架主体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外扩段和所述第二外扩段在向夹持部延伸的同时向内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所述中间段夹靠于所述支架主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呈圆弧状朝向所述支架主体的外侧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均朝向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临近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一端,当所述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与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一端连接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远离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输送机构连接的凸起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夹持件的数量相等并且沿着所述支架主体的周向交替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架主体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夹持部均贴靠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外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为网状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的腔道内设有假体瓣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所述夹持件大致呈U形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表面附有阻流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膜在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夹持件表面附着并连为一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和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夹持件;所述支架主体内设有贯穿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腔道,所述支架主体可沿自身径向扩展和收缩;多个所述夹持件均位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外侧且环绕所述支架主体间隔分布;所述夹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夹持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并沿着所述支架主体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夹持部为所述夹持件的自由端且其上设有穿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外扩段、中间段和第二外扩段,所述穿线孔设在所述中间段上,所述第一外扩段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外扩段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当所述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所述第一外扩段与所述第二外扩段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沿着所述支架主体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外扩段和所述第二外扩段在向夹持部延伸的同时向内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所述中间段夹靠于所述支架主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单纯主动脉反流置换用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架主体处于扩展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呈圆弧状朝向所述支架主体的外侧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均朝向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敏胡柏成李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傲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