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29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包括袋身和袋底;袋身和袋底由平整的胶薄膜折叠形成为一体,袋身具有呈扁平的折叠状态和呈袋状的展开状态,袋底封堵于袋身的底部,袋身的顶部形成有袋口,袋身处于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时袋口均呈打开状态。袋口处于打开状态,袋身包括多层沿袋身上下方向依次堆叠在一起的折叠层,袋口至少具有一层折叠层,袋口的折叠层向外超出袋身的折叠层的部分形成围绕袋口周向的多个袋沿,袋沿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折叠胶袋的定位结构和用于提拉收紧袋口的提手结构。该折叠胶袋设置有提手结构,解决了现有胶袋不好抓握以及提取不方便的问题。定位结构的设置方便折叠胶袋的定位固定及自动化定位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胶袋,特别涉及一种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有些能自动连续更换和铺设的胶袋是预展口的管型薄膜,整个薄膜管保持中空的管形没有被压扁贴在一起。在使用的过程中收拢封底切割,封底处形成为袋底,袋底上部的仍为中空的管型薄膜成为袋身,收纳完物品后把物品上方的管形薄膜再次封口切割形成为袋口,同时把袋口密封。此胶袋是需要通过热熔封底切断来分离出前一个袋的袋口和下一个袋的袋底,其封底切断分离出来的袋口没有提手,受限于其形成方式,也无法在管型薄膜上提前设置提手。比如公告号为cn1668517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其公开了通过切割装置对塑料袋进行热封和热切割,以封闭塑料袋。热封和热切割使得塑料袋的袋口无法提前设置提手,存在用户不好抓握胶袋以及提取胶袋不方便的问题。另外,预展口的管型薄膜结构也不便于定位和自动铺设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胶袋无法设置提手而导致抓握和提取胶袋不方便的问题。

2、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身和袋底;所述袋身和所述袋底由平整的胶薄膜折叠形成为一体,所述袋身具有呈扁平的折叠状态和呈袋状的展开状态,所述袋底封堵于所述袋身的底部,所述袋身的顶部形成有袋口,所述袋身处于所述折叠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袋口均呈打开状态;

3、所述袋身包括多层沿所述袋身上下方向依次堆叠在一起的折叠层,所述袋口至少具有一层折叠层,所述袋口的折叠层向外超出所述袋身的折叠层的部分形成围绕所述袋口周向的多个袋沿,所述袋沿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折叠胶袋的定位结构和用于提拉收紧所述袋口的提手结构。

4、该折叠胶袋设置有提手结构,解决了现有胶袋不好抓握以及提取不方便的问题。该折叠胶袋还设置有定位结构,方便折叠胶袋的定位固定及自动化定位铺设。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孔,所述袋沿上设置有贯通所述袋沿的所述定位孔。定位孔可以和与折叠胶袋配套使用的容器的定位结构配合使用,以使折叠胶袋能够准确的固定在与折叠胶袋配套使用的容器上。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为以下孔形中的至少一种:

7、圆孔;

8、长圆孔;和

9、多边型孔;

10、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袋沿的中部或所述袋沿的边角处;

11、所述定位孔至少包括两个。

12、多种孔形的定位孔结构提高了折叠胶袋的适用范围,定位孔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以进一步提高折叠胶袋的适用范围。至少两个定位孔可以将折叠胶袋更牢固的固定在与折叠胶袋配套使用的容器上。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为以下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14、定位柱;

15、定位块;和

16、定位钉;

17、所述定位结构粘接固定于所述袋沿上。

18、上述定位结构适配于与折叠胶袋配套使用的容器上设置定位槽或孔的结构,多种结构形式的定位结构提高了折叠胶袋的适用范围。而且,相较于定位孔的定位结构形式,将由额外的材料制成的定位结构粘接到袋沿上可以使得折叠胶袋的结构更加牢固,提高了折叠胶袋的寿命。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手结构为提手孔,所述袋沿上设置有贯通所述袋沿的所述提手孔;所述提手孔为所述定位孔或区别于所述定位孔的通孔。

20、提手孔可以采用热熔或者裁切的方式制作,制作过程简单快捷。将定位孔作为提手孔使用,可以进一步简化提手孔的制作过程,使得折叠胶袋更加简单,制作成本低。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手结构为粘接在所述袋沿的提手,所述提手为长条状,且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袋沿上,所述提手位于所述袋沿的外边缘的外侧,或所述提手贴附于所述袋沿的上表面。

22、将长条状的提手粘接在袋沿位置并形成挂耳式的提手或者贴附于袋沿表面的提手,便于使用者快速确定提手的位置进而方便了折叠胶袋的抓握和提取。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手结构为植入或穿插在所述袋沿上的提拉线或提拉带,至少部分所述提拉线或所述提拉带暴露于所述袋沿外,且抽拉暴露的所述提拉线或所述提拉带时,所述提拉线或所述提拉带能够将所述袋口收紧。

24、植入或穿插在袋沿上的提拉线或提拉带的提手结构实现了方便折叠胶袋抓握和提取的同时,还能够对袋口进行收紧,防止折叠胶袋内的物品从折叠胶袋的袋口处溢出掉落。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拉线或所述提拉带围绕所述袋沿一周布设,或

26、所述提拉线或所述提拉带分别植入或穿插在所述袋沿相对的两侧。

27、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设置提拉线或提拉带,提高用户对折叠胶袋的使用感受。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和所述提手结构通过以下固定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固定:

29、热熔粘接;

30、胶水粘接;

31、双面胶粘接;

32、穿线;

33、缝合;

34、超声波焊接;和

35、打钉。

36、粘结固定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进行选择,以保证定位结构和提手结构的牢固固定,防止定位结构和提手结构从折叠胶袋上脱落而影响折叠胶袋的使用。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叠胶袋拼接为长条状的胶袋组合,所述胶袋组合卷绕形成胶袋卷。

38、将折叠胶袋直接卷绕成胶袋卷,便于折叠胶袋的包装和存储。

39、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40、该折叠胶袋设置有提手结构,解决了现有折叠胶袋不好抓握以及提取不方便的问题。另外,该折叠胶袋还设置有定位结构,方便折叠胶袋的定位固定及自动化定位铺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身(1)和袋底(2);所述袋身(1)和所述袋底(2)由平整的胶薄膜折叠形成为一体,所述袋身(1)具有呈扁平的折叠状态和呈袋状的展开状态,所述袋底(2)封堵于所述袋身(1)的底部,所述袋身(1)的顶部形成有袋口(3),所述袋身(1)处于所述折叠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袋口(3)均呈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孔(6),所述袋沿(5)上设置有贯通所述袋沿(5)的所述定位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6)为以下孔形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以下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为提手孔(7),所述袋沿(5)上设置有贯通所述袋沿(5)的所述提手孔(7);所述提手孔(7)为所述定位孔(6)或区别于所述定位孔(6)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为粘接在所述袋沿(5)的提手(8),所述提手(8)为长条状,且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袋沿(5)上,所述提手(8)位于所述袋沿(5)的外边缘的外侧,或所述提手(8)贴附于所述袋沿(5)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为植入或穿插在所述袋沿(5)上的提拉线或提拉带(9),至少部分所述提拉线或所述提拉带暴露于所述袋沿(5)外,且抽拉暴露的所述提拉线或所述提拉带时,所述提拉线或所述提拉带能够将所述袋口(3)收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线或所述提拉带围绕所述袋沿(5)一周布设,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和所述提手结构通过以下固定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胶袋拼接为长条状的胶袋组合,所述胶袋组合卷绕形成胶袋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身(1)和袋底(2);所述袋身(1)和所述袋底(2)由平整的胶薄膜折叠形成为一体,所述袋身(1)具有呈扁平的折叠状态和呈袋状的展开状态,所述袋底(2)封堵于所述袋身(1)的底部,所述袋身(1)的顶部形成有袋口(3),所述袋身(1)处于所述折叠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袋口(3)均呈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孔(6),所述袋沿(5)上设置有贯通所述袋沿(5)的所述定位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6)为以下孔形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以下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铺设及提拉的折叠胶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为提手孔(7),所述袋沿(5)上设置有贯通所述袋沿(5)的所述提手孔(7);所述提手孔(7)为所述定位孔(6)或区别于所述定位孔(6)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邱清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菱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