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280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0
本技术涉及直流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包括定子铁芯、位于定子铁芯一端的前端盖、位于定子铁芯另一端的后端盖、塑封所述定子铁芯的塑封体,还包括电蚀插针、导线,所述导线两端分别为导电端,所述导线一导电端与所述电蚀插针导通,所述电蚀插针至少部分塑封在所述塑封体内,所述电蚀插针至少部分与定子铁芯导通,所述电蚀插针至少部分与后端盖导通,所述导线至少部分塑封在所述塑封体内,所述导线另一导电端与所述前端盖导通。提升了直流电机外观的美感,降低了电机制作难度,并解决了直流电机的轴承电腐蚀现象,从而保证了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避免了长期使用后电机轴承的更换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直流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家对能效要求的不断提高,微小型直流无刷电机已经开始逐步代替交流电动机广泛使用在空调,洗衣机,油烟机等家用电器上。为了保证电机使用的安全性和电机外观的美感,同时提高电机的效率,降低电机噪音,目前家用电器使用的直流无刷电机80%以上为塑封机壳结构。因此导致了以下现象:

2、塑封机壳结构的直流电机由于其机壳本身的绝缘性,无法实现电机前后两个端盖的导通,由于磁路不平衡和直流电源本身的高次谐波分量,导致在直流两端盖会成一个电势差。从而在端盖,轴承,转轴之间形成一个内部电流,导致轴承内部沟道受损,出现凹坑现象,最后电机轴承噪音急剧增大,此种现象称为直流电机的电腐蚀现象。

3、为了解决直流电机的电腐蚀现象,目前市场上基本上采用在电机机壳外表粘贴导电胶带的方式来保证电机的前后端盖短路。避免出现电机轴承的电腐蚀现象。但是此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4、影响电机整体美感。由于导电胶带粘贴在电机外部,电机整体外观上比较难看(见附图1);

5、导电胶带装配较为困难,为了避免灰尘进入胶带与机壳之间导致导电胶带黏度丧失,导电胶带需要紧贴电机机壳表面。并且机壳表面,端盖等存在很多褶皱,因此粘贴时容易出现贴合不到位和内部气泡的产生,操作非常困难。形成电机装配时的瓶颈工序;

6、导电胶带容易产生老化脱落风险。因为电机粘贴在电机机壳表面。电机运行时电机本体会发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导电胶带的黏度会降低。随着电机的频繁开启和关闭,电机外壳温差会产生较大的反复交变。从而加快导电胶带的老化。严重时导致导电胶带脱落。使电机丧失防电腐蚀效果。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导电胶带缠入风叶中的现象,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

7、此种结构仅仅只能把电机的前后端盖进行短路,并没有与电机定子铁芯进行短,而直流电机的电腐蚀现象很大一部分是由定子铁芯磁路不平衡引起的。因此目前解决直流电机传统解决轴承电腐蚀结构并不彻底,实际上还是会产生一定的电势差(大约在5v左右),导致一定轴承电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包括定子铁芯、位于定子铁芯一端的前端盖、位于定子铁芯另一端的后端盖、塑封所述定子铁芯的塑封体,还包括电蚀插针、导线,所述导线两端分别为导电端,所述导线一导电端与所述电蚀插针导通,所述电蚀插针至少部分塑封在所述塑封体内,所述电蚀插针至少部分与定子铁芯导通,所述电蚀插针至少部分与后端盖导通,所述导线至少部分塑封在所述塑封体内,所述导线另一导电端与所述前端盖导通。

4、还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后端的绝缘骨架,所述绝缘骨架包括若干个骨架单元,所述骨架单元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沿电机轴向设置,所述电蚀插针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部、第一插接部、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插接部沿电机轴向插入所述第二插孔,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后端盖导通,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定子铁芯导通。

5、所述主体部沿电机径向摆放,所述第二延伸部延伸至定子铁芯外圆周、且所述第二延伸部与定子铁芯至少部分外周面接触;所述第一延伸部向远离定子铁芯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延伸部与后端盖至少部分接触。

6、所述电蚀插针包括与主体部一体成型的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具有槽口,所述导线一导电端夹设在所述槽口内。

7、所述第二延伸部至少部分与所述定子铁芯外圆周焊接;或者所述导线一导电端焊接在所述槽口内;或者所述导线另一导电端与所述前端盖焊接;或者所述导线另一导电端通过铆接端子与所述前端盖铆接。

8、所述定子铁芯外圆周粘贴有胶带,所述胶带能够将所述导线粘贴固定在所述定子铁芯外周面;和/或所述胶带能够使所述第二延伸部紧贴所述定子铁芯外周面。

9、所述第一插接部侧面具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绝缘骨架卡接;和/或所述第二延伸部靠近定子铁芯的一侧具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抵靠所述定子铁芯外周面。

10、还包括插针固定板,所述插针固定板具有第二插接部、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插接部能够沿电机轴向插接固定在所述绝缘骨架上,所述第一插孔沿电机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穿过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电蚀插针至少部分夹设在所述插针固定板与所述绝缘骨架之间。

11、所述后端盖靠近定子铁芯的一侧具有斜面,所述第一延伸部抵靠所述斜面、且所述斜面能够使所述第一延伸部发生形变。

1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有益效果在于:极大的提高了电机生产效率,同时对电机外观无任何影响,提升了直流电机外观的美感,降低了电机制作难度,并解决了直流电机的轴承电腐蚀现象,从而保证了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避免了长期使用后电机轴承的更换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包括定子铁芯(21)、位于定子铁芯(21)一端的前端盖(1)、位于定子铁芯(21)另一端的后端盖(19)、塑封所述定子铁芯(21)的塑封体(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蚀插针(3)、导线(2),所述导线(2)两端分别为导电端,所述导线(2)一导电端与所述电蚀插针(3)导通,所述电蚀插针(3)至少部分塑封在所述塑封体(22)内,所述电蚀插针(3)至少部分与定子铁芯(21)导通,所述电蚀插针(3)至少部分与后端盖(19)导通,所述导线(2)至少部分塑封在所述塑封体(22)内,所述导线(2)另一导电端与所述前端盖(1)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定子铁芯(21)后端的绝缘骨架(12),所述绝缘骨架(12)包括若干个骨架单元(17),所述骨架单元(17)开设有第二插孔(18),所述第二插孔(18)沿电机轴向设置,所述电蚀插针(3)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部(4)、第一插接部(5)、第一延伸部(6)、第二延伸部(7),所述第一插接部(5)沿电机轴向插入所述第二插孔(18),所述第一延伸部(6)与所述后端盖(19)导通,所述第二延伸部(7)与所述定子铁芯(21)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4)沿电机径向摆放,所述第二延伸部(7)延伸至定子铁芯(21)外圆周、且所述第二延伸部(7)与定子铁芯(21)至少部分外周面接触;所述第一延伸部(6)向远离定子铁芯(21)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延伸部(6)与后端盖(19)至少部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蚀插针(3)包括与主体部(4)一体成型的第三延伸部(9),所述第三延伸部(9)与所述主体部(4)之间具有槽口(10),所述导线(2)一导电端夹设在所述槽口(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7)至少部分与所述定子铁芯(21)外圆周焊接;或者所述导线(2)一导电端焊接在所述槽口(10)内;或者所述导线(2)另一导电端与所述前端盖(1)焊接;或者所述导线(2)另一导电端通过铆接端子与所述前端盖(1)铆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21)外圆周粘贴有胶带(14),所述胶带(14)能够将所述导线(2)粘贴固定在所述定子铁芯(21)外周面;和/或所述胶带(14)能够使所述第二延伸部(7)紧贴所述定子铁芯(21)外周面。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5)侧面具有第二凸起(11),所述第二凸起(11)与所述绝缘骨架(12)卡接;和/或所述第二延伸部(7)靠近定子铁芯(21)的一侧具有第一凸起(8),所述第一凸起(8)抵靠所述定子铁芯(21)外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针固定板(13),所述插针固定板(13)具有第二插接部(15)、第一插孔(16),所述第二插接部(15)能够沿电机轴向插接固定在所述绝缘骨架(12)上,所述第一插孔(16)沿电机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6)穿过所述第一插孔(16),所述电蚀插针(3)至少部分夹设在所述插针固定板(13)与所述绝缘骨架(1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19)靠近定子铁芯(21)的一侧具有斜面(20),所述第一延伸部(6)抵靠所述斜面(20)、且所述斜面(20)能够使所述第一延伸部(6)发生形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包括定子铁芯(21)、位于定子铁芯(21)一端的前端盖(1)、位于定子铁芯(21)另一端的后端盖(19)、塑封所述定子铁芯(21)的塑封体(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蚀插针(3)、导线(2),所述导线(2)两端分别为导电端,所述导线(2)一导电端与所述电蚀插针(3)导通,所述电蚀插针(3)至少部分塑封在所述塑封体(22)内,所述电蚀插针(3)至少部分与定子铁芯(21)导通,所述电蚀插针(3)至少部分与后端盖(19)导通,所述导线(2)至少部分塑封在所述塑封体(22)内,所述导线(2)另一导电端与所述前端盖(1)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定子铁芯(21)后端的绝缘骨架(12),所述绝缘骨架(12)包括若干个骨架单元(17),所述骨架单元(17)开设有第二插孔(18),所述第二插孔(18)沿电机轴向设置,所述电蚀插针(3)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部(4)、第一插接部(5)、第一延伸部(6)、第二延伸部(7),所述第一插接部(5)沿电机轴向插入所述第二插孔(18),所述第一延伸部(6)与所述后端盖(19)导通,所述第二延伸部(7)与所述定子铁芯(21)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4)沿电机径向摆放,所述第二延伸部(7)延伸至定子铁芯(21)外圆周、且所述第二延伸部(7)与定子铁芯(21)至少部分外周面接触;所述第一延伸部(6)向远离定子铁芯(21)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延伸部(6)与后端盖(19)至少部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防电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蚀插针(3)包括与主体部(4)一体成型的第三延伸部(9),所述第三延伸部(9)与所述主体部(4)之间具有槽口(1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小振张四生张健黄河罗大海李联洲马昌宏王轲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通得力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