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013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7
一种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包括阀体、阀盖、阀芯、阀杆,锁定机构,阀体的侧部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阀体的底部设置有能与抽气管接通的第三开口,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与阀体的中部通腔相连通,中部通腔的顶部开口,阀盖盖在中部通腔的开口上,阀芯能转动地设置在中部通腔中,阀芯的顶部与穿过阀盖的阀杆相连接,阀芯上设置有直角通腔,直角通腔的底部开口与第三开口相连通,直角通腔的上开口能与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相连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阀杆能控制打开其中一个吸尘口或将两个吸尘口同时关闭,功能多样;通过在中部通腔的底部设置锥形腔,有效避免了阀芯底面与中部通腔底面直接贴合,排尘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向阀制作,尤其指一种多功能换向吸尘阀


技术介绍

1、技工桌的标准配置都有吸尘口,随桌单配吸尘器或中央吸尘器通过主管、支管联接到每个吸尘口上。一旦开启,无论工作与否,吸尘口都在呼呼作响,共鸣噪音大,能耗大。原来老款吸尘阀有一进一出关闭或接通功能,但扁平如蜗腔的阀体工作时会有啸叫声出现,且功能单一。

2、原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620894485.8名称为《吸尘器的控制阀》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吸尘器的控制阀,包括有阀体及阀芯,阀体上设置有阀体进口和与阀体出口,阀芯包括具有弹性形变的阀芯板和阀杆,阀体内设置有凹腔,在凹腔的中部凸设有凸管,凸管的内腔与阀体进口相连通,凸管外周面将凹腔围成环形凹腔,环形凹腔与阀体出口相连通,凸管上端开口与环形凹腔相连通,阀芯板的周边与位于环形凹腔外周壁上的阀体相固定,阀芯板的中部能上下移动地开启和封闭凸管上端开口的结构设置于阀体中,阀杆的下端密封地与阀芯板中部相连接,阀杆能上下移动地延伸出阀体的顶部,在阀杆与阀体之间设置有阀杆上下移动至设定位置时能定位的定位机构。其优点在于:该阀体具有阀芯板开启关闭操作简单方便,粉尘不会在阀体积淀、阀芯不会卡住或卡死的优点。然而,该吸尘阀的主要问题如上所述,噪音大,且只有一进一出关闭或接通功能,功能单一,因此该吸尘用控制阀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抽气吸尘,且能实现双向开口锁闭、一侧开口打开另一侧开口锁闭的多功能换向吸尘阀。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包括阀体、阀盖、阀芯、阀杆,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侧部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所述阀体的底部设置有能与抽气管接通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与阀体的中部通腔相连通,所述中部通腔的顶部开口,所述阀盖盖在中部通腔的开口上,所述阀芯能转动地设置在中部通腔中,所述阀芯的顶部与穿过阀盖的阀杆相连接,所述阀芯上设置有直角通腔,所述直角通腔的底部开口与第三开口相连通,所述直角通腔的上开口能与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相连通。

3、作为改进,所述中部通腔的底部可优选设置有能避免阀芯底面与中部通腔底面直接贴合的锥形腔,在所述锥形腔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与阀芯的底面相顶触。

4、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阀芯的外壁上可优选间隔设置有落尘槽,所述落尘槽的底部出口位于阀芯的底面上。

5、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阀芯的底面可优选设置有环形槽。

6、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槽中可优选间隔分布有加强筋。

7、作为改进,所述阀芯的直角通腔的直角可优选为能延长阀芯使用寿命的弧形角。

8、作为改进,所述阀杆的顶部可优选设置有把手体。

9、作为改进,在阀杆的侧壁上可优选设置有限位凹部,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座和能卡在限位凹部中的球体,所述锁定座连接在阀盖上,所述球体连接在锁定座上。

10、进一步改进,所述阀盖可优选包括阀上盖和阀下盖,所述阀上盖连接在阀下盖上,在所述阀下盖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中的中部设置穿过阀杆的中部通孔,在所述定位凸起的底部设置有能容纳锁定座的定位凹部。

11、进一步改进,在阀盖下方的阀杆上可优选设置有水平贯穿阀杆的阀杆通孔,在所述阀杆通孔中插接有限位销。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两个吸尘口,实现从不同方向的吸尘功能,阀杆能控制打开其中一个吸尘口或将两个吸尘口同时关闭,功能多样;通过在中部通腔的底部设置锥形腔,有效避免了阀芯底面与中部通腔底面直接贴合,吸入的粉尘能顺着锥形腔流入第三开口,避免粉尘沉积在中部通腔的底面上,排尘效果好,能长时间保持阀芯的正常转动和吸尘阀的正常使用;阀芯侧壁上设置落尘槽能进一步的改善吸尘效果,避免粉尘积存在中部通腔中,达到更好的吸尘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包括阀体(1)、阀盖(2)、阀芯(3)、阀杆(4),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侧部设置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在所述阀体(1)的底部设置有能与抽气管接通的第三开口(13),所述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3)与阀体(1)的中部通腔(14)相连通,所述中部通腔(14)的顶部开口,所述阀盖(2)盖在中部通腔(14)的开口上,所述阀芯(3)能转动地设置在中部通腔(14)中,所述阀芯(3)的顶部与穿过阀盖(2)的阀杆(4)相连接,所述阀芯(3)上设置有直角通腔(31),所述直角通腔(31)的底部开口与第三开口(13)相连通,所述直角通腔(31)的上开口能与第一开口(11)或第二开口(1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通腔(14)的底部设置有能避免阀芯底面与中部通腔底面直接贴合的锥形腔(141),在所述锥形腔(141)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支撑板(142),所述支撑板(142)的顶面与阀芯(3)的底面相顶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3)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落尘槽(32),所述落尘槽(32)的底部出口位于阀芯(3)的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3)的底面设置有环形槽(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33)中间隔分布有加强筋(33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的直角通腔(31)的直角为能延长阀芯(3)使用寿命的弧形角。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4)的顶部设置有把手体(4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其特征在于:在阀杆(4)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凹部(42),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座(5)和能卡在限位凹部(42)中的球体(51),所述锁定座(5)连接在阀盖(2)上,所述球体(51)连接在锁定座(5)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2)包括阀上盖(21)和阀下盖(22),所述阀上盖(21)连接在阀下盖(22)上,在所述阀下盖(22)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凸起(221),所述定位凸起(221)中的中部设置穿过阀杆(4)的中部通孔,在所述定位凸起(221)的底部设置有能容纳锁定座(5)的定位凹部(221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其特征在于:在阀盖(2)下方的阀杆(4)上设置有水平贯穿阀杆(4)的阀杆通孔,在所述阀杆通孔中插接有限位销(4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包括阀体(1)、阀盖(2)、阀芯(3)、阀杆(4),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侧部设置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在所述阀体(1)的底部设置有能与抽气管接通的第三开口(13),所述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3)与阀体(1)的中部通腔(14)相连通,所述中部通腔(14)的顶部开口,所述阀盖(2)盖在中部通腔(14)的开口上,所述阀芯(3)能转动地设置在中部通腔(14)中,所述阀芯(3)的顶部与穿过阀盖(2)的阀杆(4)相连接,所述阀芯(3)上设置有直角通腔(31),所述直角通腔(31)的底部开口与第三开口(13)相连通,所述直角通腔(31)的上开口能与第一开口(11)或第二开口(1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通腔(14)的底部设置有能避免阀芯底面与中部通腔底面直接贴合的锥形腔(141),在所述锥形腔(141)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支撑板(142),所述支撑板(142)的顶面与阀芯(3)的底面相顶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3)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落尘槽(32),所述落尘槽(32)的底部出口位于阀芯(3)的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换向吸尘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3)的底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育铭俞毛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金泰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