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设计方法和使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设计方法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0838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设计方法和使用方法,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该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包括三角支撑架、主背楞架以及模板;所述三角架横梁的一端连接有预埋组件,所述三角架横梁上表面安装有主平台;所述斜撑的一端与所述主背楞铰接,所述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移装置铰接所述后移装置安装在所述主平台表面;所述模板与所述三角架立杆可分离式固定连接,悬臂模板施工沉井,悬臂模板在竖向是一个整体,模板与挑架平台有斜支撑,结构稳定性好,挑架平台既作为模板的承重结构,在下沉期间不拆除,兼做管线安放平台及人员操作平台,解决了传统翻模是在竖向上分块,安装工作量大,竖向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设计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翻模法具有工艺成熟、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2、现有沉井采用翻模法施工的工艺:1翻模法进行接高施工,当到达最后一节即将转换到下沉施工时,先按预设位置预埋钢托架的锚固件;同时加工钢挑架平台;2浇筑最后一节混凝土,全部拆除模板;3清理预埋件,安装钢挑架平台;进行沉井下沉施工,完毕后拆除钢挑架平台;4重新安装基模和模板,进行后续翻模施工;

3、由于工程实践证明,现有的沉井混凝土接高、下沉工艺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①翻模法施工有模板整体性差、人工作业量大的缺点,安全风险较大;

5、②接高和下沉多次交叉,每次下沉前需完全拆除模板,下沉时施工平台安装和拆除工艺复杂,工效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解决现有的翻模法整体性差、稳定性差、工艺复杂、人工作业量大的缺点。

2、第一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包括三角支撑架、主背楞架以及模板;

3、所述三角支撑架包括三角架横梁、三角架斜杆以及三角架立杆,所述三角架横梁水平连接在所述三角架立杆的上端,所述三角架斜杆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架横梁连接,所述三角架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三角架立杆连接,所述三角架横梁的一端连接有预埋组件,所述三角架横梁上表面安装有主平台;

<p>4、所述主背楞架包括主背楞、斜撑以及后移装置,所述主背楞的下端与三角架横梁铰接,所述斜撑的一端与所述主背楞铰接,所述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移装置铰接所述后移装置安装在所述主平台表面;所述模板与所述三角架立杆可分离式固定连接,所述模板上端固定有挑架平台。

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悬臂模板施工沉井,悬臂模板在竖向是一个整体,模板与挑架平台有斜支撑,结构稳定性好,挑架平台既作为模板的承重结构,在下沉期间不拆除,兼做管线安放平台及人员操作平台,安装简单,安装工作量大大降低,降低成本和施工安全风险,施工安全性提高,解决了传统翻模是在竖向上分块,安装工作量大,竖向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

6、利用悬臂模板的三角支撑架和预埋组件,作为下沉时的支架,节约了专门加工钢支架和预埋件的工作,减少了材料用量及安装和拆除作业,提高了工效,施工安全性也有提高。具有成本低、外观优良、工期短等优点;主平台是用来支撑模板,调整模板、承受浇筑力以及为操作人员提供一个工作平台,用于工人进行模板的调整、联接、拆装、调整定位、脱模、提升操作,结构简单、安装工序少,适用性强。

7、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三角架横梁包括外框架以及内框架,所述内框架的一端滑动插接在所述外框架一端开设的插槽内。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外框架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内框架通过卡簧转动卡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有手轮。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三角支撑架下端固定有吊装平台,所述吊装平台、所述挑架平台以及所述主平台设置在所述模板的同一侧;

11、沉井下沉时,需要在井壁顶部设置施工平台,供管道、设备安置和人员活动,通常采用在混凝土壁上预埋锚固件,安装挑架平台,搭设面板,设置护栏,形成施工平台,挑架平台需要专门设计、加工、安装、拆除,每次下沉都要重复安装拆除一次,工序繁琐,工效低,成本高;通过安装挑架平台,用于安装排泥管,水管等施工管道,通过采用角钢、钢板制成的操作平台,外侧采用钢管制造防护栏杆,平台用螺钉固定,也是操作人员振捣混凝土以及拆除模板等工序施工的操作平台。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三角架立杆上端与所述三角架横梁下表面铰接,所述三角架立杆下端铰接有铰接座,所述三角架斜杆上端与所述三角架横梁下表面铰接,所述三角架斜杆下端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铰接座固定有支脚。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预埋组件预埋于沉井侧壁,所述预埋组件包括预埋钢托架和挂座,所述预埋钢托架的一端固定有锚固件,所述锚固件设置在沉井外表面,所述挂座与所述锚固件配合可拆卸固定连接。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支脚的一端与沉井外壁表面抵触,所述吊装平台铺设在多个所述支脚排列成的平台表面。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主平台边缘固定有主立架,所述挑架平台边缘固定有上立架,所述主立架以及所述上立架表面分布敷设有防护网。

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提供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的设计方法,包括

17、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以及如下设计流程:

18、为方便施工,一个主平台、一个挑架平台和一块模板组成一个单元,特殊的可再增加一个一个主平台或挑架平台和一块模板组成一个单元;单元中外井壁挑架平台间距2.5m~3.0m,内井壁挑架平台因所处位置不同采用不同间距,排泥管道一侧的挑架平台间距进行加密,以抵抗吸泥时的冲击荷载,共布置4榀,间距2.55+1.3+2.55m,其余位置挑架平台间距3.6m。内井壁倒角模板单独设计,在倒角模板与平面模板连接处调节长度尺寸。

19、外井壁操作平台兼做人员通行通道,宽度2.4m;内井壁操作平台兼做排泥、供水、供气管路的支撑平台,内井壁操作平台会遮挡井孔空间形成盲区,因此应尽量减小平台宽度,在满足管路布设要求的基础上,内井壁操作平台宽度取1.15m。

20、挑架平台的预埋件到墙顶面距离除受混凝土局部受力要求控制外,还应考虑其上布设的排泥管路高程,保证排泥管路在井壁之上,无起伏,该预埋件到墙顶面距离取40cm;其中,挑架平台的预埋件是用于承重的结构。

21、下沉施工时主平台使用流程为:

22、1)拆除模板,将主平台安装到节段顶部,形成施工平台;

23、2)在施工台上安装取土设备和管路;取土下沉到位;

24、3)拆除设备,保留主平台;

25、4)在主平台上安装模板,进行接高混凝土施工。

26、悬臂模板施工工艺:

27、1)用悬臂模板体系进行接高施工,当到达最后一节即将转换到下沉施工时,先按预设位置预埋钢托架的锚固件;

28、2)浇筑最后一节混凝土,全部拆除模板;

29、3)清理预埋件,安装钢挑架平台,形成施工平台;进行沉井下沉施工,完毕后撤出所有设备、管道,保留钢挑架平台;

30、4)安装模板,进行后续接高施工。

31、总体上按照设计方法、结构构造和使用方法三大部分来写,目前主要写的事结构构造,增加设计方法和使用方法,使用方法中主要突出主平台在沉井接高时作为模板的支撑结构,在沉井下沉时作为各类管线的安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横梁(110)包括外框架(111)以及内框架(113),所述内框架(113)的一端滑动插接在所述外框架(111)一端开设的插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11)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15),所述螺纹杆(115)的一端与所述内框架(113)通过卡簧转动卡接,所述螺纹杆(115)的一端固定有手轮(1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撑架(100)下端固定有吊装平台(101),所述吊装平台(101)、所述挑架平台(510)以及所述主平台(190)设置在所述模板(500)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立杆(150)上端与所述三角架横梁(110)下表面铰接,所述三角架立杆(150)下端铰接有铰接座(151),所述三角架斜杆(130)上端与所述三角架横梁(110)下表面铰接,所述三角架斜杆(130)下端与所述铰接座(151)铰接,所述铰接座(151)固定有支脚(1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组件(170)预埋于沉井侧壁,所述预埋组件(170)包括预埋钢托架(171)和挂座(173),所述预埋钢托架(171)的一端固定有锚固件(1711),所述锚固件(1711)设置在沉井外表面,所述挂座(173)与所述锚固件(1711)配合可拆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153)的一端与沉井外壁表面抵触,所述吊装平台(101)铺设在多个所述支脚(153)排列成的平台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平台(190)边缘固定有主立架(191),所述挑架平台(510)边缘固定有上立架(511),所述主立架(191)以及所述上立架(511)表面分布敷设有防护网。

9.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横梁(110)包括外框架(111)以及内框架(113),所述内框架(113)的一端滑动插接在所述外框架(111)一端开设的插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11)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15),所述螺纹杆(115)的一端与所述内框架(113)通过卡簧转动卡接,所述螺纹杆(115)的一端固定有手轮(1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撑架(100)下端固定有吊装平台(101),所述吊装平台(101)、所述挑架平台(510)以及所述主平台(190)设置在所述模板(500)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沉井的悬臂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立杆(150)上端与所述三角架横梁(110)下表面铰接,所述三角架立杆(150)下端铰接有铰接座(151),所述三角架斜杆(130)上端与所述三角架横梁(110)下表面铰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林海峰张志新王东伟刘大成翟兵兵綦举胜杨圣峰苟小平谷霆烨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