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尤其涉及一种稳压电源电路、电路系统、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当输入电压宽范围变化时,需要产生稳定的电压给负载供电。请参考图1,图1是传统的稳压电源电路。输入电源通过电阻耦接至齐纳二极管的正极,以击穿所述齐纳二极管;所述齐纳二极管的负极接地。输出nmos管的漏极和栅极分别耦接至所述输入电源和所述齐纳二极管的正极,其源级作为稳压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其工作原理为:当输入电压的电压小于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时,齐纳二极管未被击穿,输出nmos管的栅极电压等于所述输入电压。因此,在齐纳二极管未被击穿之前,稳压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和输出nmos管的栅源电压之差,即和输入电压成正相关。当输入电压大于所述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时,所述齐纳二极管被击穿,输出nmos管的栅极电压被钳位在所述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因此,在齐纳二极管被击穿后,稳压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稳定在所述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和输出nmos管的栅源电压之差。
2、但传统方案存在的问题在于,只有当输入电压超过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时,才能实现稳压输出。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偏置单元、第一充电单元、升压单元、第二充电单元、切断单元、电压钳位单元、输出功率管;所述输出功率管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稳压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以输出第一输出电压;所述输出功率管的第二端耦接至第一输入电压;所述输出功率管的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电压钳位单元的正极,所述电压钳位单元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压钳位单元用于被击穿后将所述输出功率管控制端处的电压钳位在第一击穿电压;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偏置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偏置单元、第一充电单元、升压单元、第二充电单元、切断单元、电压钳位单元、输出功率管;所述输出功率管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稳压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以输出第一输出电压;所述输出功率管的第二端耦接至第一输入电压;所述输出功率管的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电压钳位单元的正极,所述电压钳位单元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压钳位单元用于被击穿后将所述输出功率管控制端处的电压钳位在第一击穿电压;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偏置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偏置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齐纳二极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稳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单元包括第六nmos管和第一pmos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包括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接入所述第一输入电压,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分别耦接至所述第三p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级分别耦接至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耦接至所述切断单元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鸿翼芯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