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绝大多数电子设备都内置有摄像头,并且随着移动终端处理能力的增强以及摄像头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拍摄的图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都设置有多个摄像头,为了实现更好的拍摄效果,可以采用双摄虚化的方式使得拍摄的焦点聚集在拍摄主体上,例如,手机的人像模式等。为了实现双摄虚化,需要计算主摄图像和副摄图像的视差图,进而根据视差图进行深度估计,根据深度信息对图像进行背景的虚化处理。
3、但是,由于重复纹理、弱纹理、过曝、噪声、畸变等原因的存在,通过立体匹配得到的视差图的质量较差,难以满足后续的图像处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生成高质量的视差图。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视差图、所述第一图像以及所述第二视差图的尺寸相同;所述根据视差图处理模型和所述第一图像对所述第一视差图进行处理,得到第二视差图,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差图处理模型为神经网络模型,所述视差图处理模型包括编码模块和解码模块;所述根据视差图处理模型对所述第一拼接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第二视差图,包括: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是通过摄像头模组中的主摄像头拍摄得到的,所述第二图像是通过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视差图、所述第一图像以及所述第二视差图的尺寸相同;所述根据视差图处理模型和所述第一图像对所述第一视差图进行处理,得到第二视差图,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差图处理模型为神经网络模型,所述视差图处理模型包括编码模块和解码模块;所述根据视差图处理模型对所述第一拼接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第二视差图,包括: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是通过摄像头模组中的主摄像头拍摄得到的,所述第二图像是通过所述摄像头模组中的副摄像头拍摄得到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图像处理算法对所述第三视差图进行处理,得到第四视差图,包括: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组所述样本对对初始视差图处理模型进行训练,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俊彪,刘阳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TCL集团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