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控制装置、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069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控制装置、电池及用电设备,该电池控制装置中的冷却结构不容易与连接导流部错位,提升了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进而使得电池控制装置的可靠性增强。该电池控制装置包括盒体、发热元件和冷却结构,其中,盒体形成容纳腔,发热元件设置在容纳腔内,发热元件包括连接导流部,冷却结构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腔内,连接导流部与冷却结构之间设置有绝缘导热结构,连接导流部通过绝缘导热结构与冷却结构固定为一体,冷却结构用于冷却发热元件。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池中的电池单体或电池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控制,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控制装置、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电池在生活和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搭载电池的新能源的车辆已经被广泛使用,另外,电池还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储能领域中。

2、在相关技术中,为了方便对电池中的电池单体或电池模组进行控制,示例地,如控制电池单体或电池模组进行充放电,还设置了电池控制装置,但电池控制装置在控制过程中,发热元件产生热量,导致设置发热元件的温度增高,因此,电池控制装置还包括了冷却结构,冷却结构用于冷却发热元件的连接导流部,但由于冷却结构和连接导流部为分体结构,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冷却结构易于与连接导流部错位,错位会减小接触面积,或者,错位使得两者产生间隙,影响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进而使得电池控制装置的整体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控制装置、电池及用电装置,该电池控制装置中冷却结构不容易与连接导流部错位,提升了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进而使得电池控制装置的可靠性增强。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控制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流部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冷却结构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导热结构,所述第一面通过所述绝缘导热结构与所述冷却结构固定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流部朝向所述冷却结构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结构包括在所述连接导流部和所述冷却结构之间设置的热压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沿第一方向扣合在所述下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流部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冷却结构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导热结构,所述第一面通过所述绝缘导热结构与所述冷却结构固定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流部朝向所述冷却结构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结构包括在所述连接导流部和所述冷却结构之间设置的热压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沿第一方向扣合在所述下盒体上,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连接导流部沿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冷却结构沿第二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板、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却板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下盒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个盒壁上开设有贯通槽,所述冷却板的第二部分穿过所述贯通槽,且位于所述容纳腔外,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冷却板的第二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贯通槽接触的所述冷却板和所述贯通槽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鑫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