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本部分旨在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2、电池单体在注液过程中,电解液从注液孔进入电池单体。相关技术中,在注液时,电解液较易沿着电池单体壳体的内壁流下,聚集在电池单体底部,从而导致电极组件的浸润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电池单体,以解决注液过程中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浸润效果差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
3、壳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注液孔;
4、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5、注液挡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注液孔与所述电极组件之间,所述注液挡板包括挡液部和下液部,所述下液部设置有过液孔,沿第一方向,所述下液部位于所述挡液部与所述壳体之间;
6、经所述注液孔注入的电解液冲击在所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液部还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过液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液部包括第一下液部和第二下液部,所述第一下液部位于所述第二下液部与所述挡液部之间,至少所述第一下液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导流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液部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内设置有所述过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液部还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过液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液部包括第一下液部和第二下液部,所述第一下液部位于所述第二下液部与所述挡液部之间,至少所述第一下液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导流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液部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内设置有所述过液孔,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电解液流动至所述第二下液部并经所述第二导流槽内的所述过液孔流向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液部设置有过流孔隙,所述过流孔隙沿第二方向延伸,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电解液流动至所述第二下液部并经所述过流孔隙流向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挡板还包括设于所述挡液部上的加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挡板包括挡液板和连接部,所述挡液板包括所述下液部和所述挡液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电池单体的轴向的一端与所述挡液板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壳体的顶盖,所述顶盖设置有所述注液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形成有沿所述电池单体的轴向延伸的过流通道以及贯穿所述过流通道的侧壁的过流间隙,所述过流通道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注液孔,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挡液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件,各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电池单体的轴向的一端与所述挡液板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壳体的顶盖,各所述连接件围设形成所述过流通道,相邻所述连接件之间限定出所述过流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权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