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支架,具体为一种可自动填充式电液控制液压支护系统。
技术介绍
1、液压支护设备是一种利用液压原理进行相应的支撑和控制的机械设备,其主要用于对矿井、隧道等地下工程中,对围岩进行支护和稳定,而现有的液压支护设备通常采用电液控制的方法,以对整套液压支护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效果。
2、而现有的液压支护设备由于体积较大的缘故,因此其在进行后续的维修保养时,往往需要吊装的方法来对相应零件进行运输,但是由于液压支架所需的零件体积以及重量都相对较大的缘故,因此即使通过吊装的方法运输至相应的维修保养位后,也仍然需要相应的工人完成相应的装配以及填充,这种方式不仅难以进行操作,而且让工人攀爬至相对较高的液压支架上也会有相应的危险。
3、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自动填充式电液控制液压支护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填充式电液控制液压支护系统,具备通过装配组件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完成对液压支架所需零件和液压支架之间的自动输送以及配合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填充式电液控制液压支护系统,包括移动底座(1)、提升架(2)、装配组件(3)以及转动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提升架(2)和转动组件(4),而所述移动底座(1)通过底部设置的移动万向轮(101)进行相应的移动,所述提升架(2)用于对装配组件(3)进行纵向的移动,而所述转动组件(4)用于对提升架(2)进行角度调节,而所述装配组件(3)用于对相应的零件进行承托和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填充式电液控制液压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302)上还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311),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填充式电液控制液压支护系统,包括移动底座(1)、提升架(2)、装配组件(3)以及转动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提升架(2)和转动组件(4),而所述移动底座(1)通过底部设置的移动万向轮(101)进行相应的移动,所述提升架(2)用于对装配组件(3)进行纵向的移动,而所述转动组件(4)用于对提升架(2)进行角度调节,而所述装配组件(3)用于对相应的零件进行承托和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填充式电液控制液压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302)上还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311),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11)的输出端与收纳盘(312)之间形成固定连接,且所述收纳盘(312)内部会缠绕有牵引绳(313)的一端,所述第一承托板(301)的外沿处还开设有第四移动滑槽(316),并且所述第四移动滑槽(316)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二移动推板(317)和第一移动滑块(308),同时所述第一移动滑块(308)通过一体设置的连接件(309)与牵引绳(313)的另一端之间形成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填充式电液控制液压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滑块(308)远离第二移动推板(317)的一侧表面上还与第一连接弹簧(307)的一端形成连接,而第一连接弹簧(307)的另一端与固定设置在第一承托板(301)上的第一固定块(306)之间形成固定连接,同时所述第一移动滑块(308)远离连接件(309)的一侧表面还固定设置有移动推杆(318),且移动推杆(318)的下方与伸缩杆(319)之间形成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填充式电液控制液压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19)由伸缩下杆(337)和伸缩上杆(339)构成,所述伸缩下杆(337)通过表面设置的第三移动滑块(341)滑动设置在伸缩上杆(339)内部开设的第三移动滑槽(340)内部,而第三移动滑块(341)和第三移动滑槽(340)之间还设置有第三连接弹簧(342),同时所述伸缩下杆(337)底部表面还与设置在第一容纳腔(321)内部的推送件(320)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321)开设在第一承托板(301)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填充式电液控制液压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件(320)内部还开设有移动腔(322),且推送件(320)通过移动腔(322)套接在第三轴杆(334)上,并且所述第三轴杆(334)固定设置在两根连板(333)表面,两根连板(333)的另一端均固定套接在第二轴杆(325)上,所述第二轴杆(325)的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两个第二固定块(332)上,同时所述第二轴杆(3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洪义,李建超,杜建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聊城市中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