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门入路可视结直肠手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002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肛门入路可视结直肠手术系统,包括可视气囊封堵器和输送系统,所述可视气囊封堵器包括透明的气囊主体,所述气囊主体的一端中间区域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连通所述气囊主体内腔的充释压口,所述安装部内侧设有摄像头以及与所述摄像头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终端主机互联,所述输送系统与所述可视气囊封堵器配合,用于将所述可视气囊封堵器经肛门送入肠内目标位置,并与所述充释压口可拆卸连接,以对所述气囊主体充压或释压。优点:系统设计合理,能有效的应用于结直肠手术对肠道的封闭,同时,能够应用并配合腹腔镜手术其他器材对肠道病变进行手术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肛门入路可视结直肠手术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结、直肠发生病变手术前,需要经患者肛门处向肠内通气,使肠段鼓胀,以方便医生利用器械通过肛门处进入患者体内病变处进行手术。

2、该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因气压过大而引起患者的胃部不适,导致恶心呕吐等状况,也会因气压过小而导致病变位置肠段鼓胀不理想,从而增加医生在病变位置进行手术的难度。

3、目前,申请号为“202110167912.8”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结、直肠手术用封闭器,该封闭器通过气囊和导管的结构设计,将气囊送入目标肠断内并充气膨胀,实现肠断封闭,再通过肛门向肠断内充气鼓胀,以利于后续手术的进行。但是该技术设计在临床使用时依然存在一些不便之处,如导管在受术过程中留在肠断内无法与气囊拆分,会一定程度影响手术的进行,同时,现有技术中不能实时通过摄像监测肠断内环境,不能辅助提供一定的手术视野;此外,现有的技术无法与腹腔镜手术良好的结合。

4、基于此,需要研发一种新的可视化的结直肠手术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肛门入路可视结直肠手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视气囊封堵器(1)和输送系统,所述可视气囊封堵器(1)包括透明的气囊主体(11),所述气囊主体(11)的一端中间区域设有安装部(12),所述安装部(12)上设有连通所述气囊主体(11)内腔的充释压口(121),所述安装部(12)内侧设有摄像头(13)以及与所述摄像头(13)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14),所述无线传输模块(14)与终端主机互联,所述输送系统与所述可视气囊封堵器(1)配合,用于将所述可视气囊封堵器(1)经肛门送入肠内目标位置,并与所述充释压口(121)可拆卸连接,以对所述气囊主体(11)充压或释压。>

2.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肛门入路可视结直肠手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视气囊封堵器(1)和输送系统,所述可视气囊封堵器(1)包括透明的气囊主体(11),所述气囊主体(11)的一端中间区域设有安装部(12),所述安装部(12)上设有连通所述气囊主体(11)内腔的充释压口(121),所述安装部(12)内侧设有摄像头(13)以及与所述摄像头(13)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14),所述无线传输模块(14)与终端主机互联,所述输送系统与所述可视气囊封堵器(1)配合,用于将所述可视气囊封堵器(1)经肛门送入肠内目标位置,并与所述充释压口(121)可拆卸连接,以对所述气囊主体(11)充压或释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门入路可视结直肠手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包括输送鞘管(2)和充释压管(3),所述气囊主体(11)用于收纳在所述输送鞘管(2)一端,并经肛门送入肠内目标位置后释放,所述充释压管(3)与所述充释压口(12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肛门入路可视结直肠手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释压口(121)贯穿所述安装部(12)的中部,其一端位于所述安装部(12)外侧,并为圆管状且设有内螺纹,所述充释压口(121)中封装有气门芯,所述充释压管(3)的一端设有管状的外螺纹接头(31),所述外螺纹接头(31)与所述充释压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兵陈浩韩亮黄骏蔡夏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君安友联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