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径旋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911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钻井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变径旋流器,驱动组件包括主体管、固定套和传动套,固定套与主体管之间限定出加压腔,传动套的一端位于加压腔内。扶正组件包括扶正翼和导向套管,传动套的一端与扶正翼套接,扶正翼包括多个螺旋翼片,传动套能在加压腔的压力作用下驱动扶正翼向导向套管移动,以使导向套管撑开多个螺旋翼片并将螺旋翼片顶紧于井壁上。在套管串下放过程中,多个螺旋翼片为收缩状态,能避免扶正翼在窄间隙井段处发生卡滞,提高套管串的下放顺畅性,保障施工进度。套管串到达预设位置后,多个螺旋翼片张开并顶紧井壁,提高了套管串的居中度。多个螺旋翼片使得流体能产生螺旋流,洗井时提高清洗能力,固井时提高水泥浆胶接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井,尤其涉及一种变径旋流器


技术介绍

1、钻井施工中,在钻井作业完成后,通常需要在井眼中下入套管,并在套管与井壁之间的环空内注入水泥,以形成稳定的井筒,从而确保井眼的稳定性,为后续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通畅性提供保障。当套管下入井眼后,从套管口注入水泥浆,水泥浆从套管底部返出进入套管与井壁之间的环空,随着水泥浆的不断注入,水泥浆将环空内的钻井液顶替出井眼,水泥浆填充环空,待水泥凝固后即形成井筒。

2、其中,在固井过程中,为了提高窄间隙井段、大肚子井段等不规则井眼的固井质量,通常需要在套管外部加装扶正器和螺旋流工具,以提高套管串的居中度,以及改变环空内流体的运动状态,提高钻井液顶替效率,进而提高固井质量。但是,现有的扶正器和螺旋流工具外径尺寸较大,且尺寸固定,在扶正器和螺旋流工具下入井眼的过程中,对于窄间隙井段扶正器和螺旋流工具容易遇阻卡住,影响施工进度。

3、因此,亟需一种变径旋流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径旋流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变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套(13)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卡接件(131),所述主体管(11)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槽(111),所述弹性卡接件(131)能够与所述卡槽(111)卡接,以将所述传动套(13)限位于所述主体管(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套(13)的内壁上设置有容置槽(132),所述容置槽(132)的底壁设置有弹性件(133),所述弹性卡接件(13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置槽(132)内,另一端与所述弹性件(133)连接,所述弹性卡接件(131)与所述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1.变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套(13)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卡接件(131),所述主体管(11)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槽(111),所述弹性卡接件(131)能够与所述卡槽(111)卡接,以将所述传动套(13)限位于所述主体管(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套(13)的内壁上设置有容置槽(132),所述容置槽(132)的底壁设置有弹性件(133),所述弹性卡接件(13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置槽(132)内,另一端与所述弹性件(133)连接,所述弹性卡接件(131)与所述弹性件(133)连接的一端能够在所述弹性件(133)的弹力作用下伸出所述容置槽(132),以使所述弹性卡接件(131)与所述卡槽(111)卡接,且所述弹性卡接件(131)与所述弹性件(133)连接的一端能够在所述主体管(11)外壁的抵推作用下缩回所述容置槽(132),以使所述弹性卡接件(131)与所述卡槽(111)解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翼(21)还包括套环部(212),多个所述螺旋翼片(211)沿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套环部(212)上,每个所述螺旋翼片(211)均呈螺旋形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管(22)上开设有多个导向槽(221),多个所述导向槽(221)与多个所述螺旋翼片(21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螺旋翼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冬柳进金佳毅刘津铭梅昌贵鲍旭光陈敏华杨帆任宪忠吕楠蔡孟哲朱高磊李洋高清春张昕冉高巍李占超宋析洋许大智罗光隋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