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压设备及极片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83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2
本技术提出一种辊压设备及极片产线,其中辊压设备包括:包括依序排列的前拉伸辊、辊压装置和后拉伸辊,辊压装置用于对极片辊压,前拉伸辊和后拉伸辊的两侧上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用于对辊压前和辊压后的极片两侧的极耳留白区进行支撑,使极耳留白区与涂层下的极片位于同一平面。本技术的辊压设备,通过在辊压装置的前后设置前拉伸辊和后拉伸辊,前拉伸辊和后拉伸辊上设置的凸起结构能够对辊压前和辊压后的极片两侧的极耳留白区进行支撑,极耳留白区的极片受到支撑后与涂层之间的极片位于同一水平面,进而极片在极耳留白区和涂层区域同步延展,避免极片在极耳留白区产生褶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制造,尤其涉及一种辊压设备及极片产线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涂层。电池分为正极和负极,集流体的作用是连接电极,收集电能,极耳就是整体集流体在涂层边缘剩余的部分,起到连接电极的作用。

2、极片制作需要经过辊压工序。辊压工序的目的主要有1.保证极片表面光滑和平整,防止涂层表面的毛刺刺穿隔膜引发短路;2.对极片涂层材料进行压实,降低极片的体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3.降低极片内部活物质、导电剂、粘结剂之间的孔隙率,降低电池的电阻,提高电池性能。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极片辊压时,箔材也会受压发生延展,长度增加,而极耳留白区没有受到压力作用,不会发生延展,极耳留白区和涂层区域受压情况不同,导致极片不同位置的延展变形不一致,极片在极耳留白区容易产生褶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辊压设备及极片产线,解决现有技术中极片辊压在涂层边缘产生褶皱、极片发生翘曲的问题。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辊压设备,包括依序排列的前拉伸辊、辊压装置和后拉伸辊,所述辊压装置用于对极片辊压,所述前拉伸辊和所述后拉伸辊的两侧上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用于对辊压前和辊压后的极片两侧的极耳留白区进行支撑,使所述极耳留白区与涂层下的极片位于同一平面。

4、根据本技术的辊压设备,通过在辊压装置的前后设置前拉伸辊和后拉伸辊,前拉伸辊和后拉伸辊上设置的凸起结构能够对辊压前和辊压后的极片两侧的极耳留白区进行支撑,极耳留白区的极片受到支撑后与涂层之间的极片位于同一水平面,进而极片在极耳留白区和涂层区域同步延展,避免极片在极耳留白区产生褶皱。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起结构为气胀套或垫圈。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起结构为环状,所述凸起结构的侧面高度为5mm-50mm,所述凸起结构的径向厚度为0.05mm-0.5mm。

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前拉伸辊可拆卸连接,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后拉伸辊可拆卸连接。

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辊压装置包括两个轧辊,所述轧辊的外部设置有连通的管道,所述管道和所述轧辊内具有可循环流动的液体介质,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轧辊的外部,用于对所述液体介质进行加热。

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测厚装置,所述测厚装置沿极片流转方向设置在所述后拉伸辊的后方,所述测厚装置用于对流转至所述后拉伸辊之后的极片进行厚度测量。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前拉伸辊沿极片流转方向设置在所述放卷装置的后方,所述后拉伸辊沿极片流转方向设置在所述收卷装置的前方。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放卷装置和所述前拉伸辊之间设置有放卷纠偏装置。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测厚装置和所述收卷装置之间设置有收卷纠偏装置。

13、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极片产线,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辊压设备。

14、根据本技术的极耳极片产线,通过在辊压装置的前后设置前拉伸辊和后拉伸辊,前拉伸辊和后拉伸辊上设置的垫圈能够对辊压前和辊压后的极片两侧的极耳留白区进行支撑,极耳留白区的极片受到支撑后与涂层之间的极片位于同一水平面,进而极片在极耳留白区和涂层区域同步延展,避免极片在极耳留白区产生褶皱。另外,还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配置测厚装置、加热装置以及纠偏装置,实现对极片生产过程中的测厚、加热及纠偏功能。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增加极耳留白区域凸起结构,使极耳留白区的极片受到支撑后与涂层之间的极片位于同一水平面,有效减少了传统极片在辊压生产过程中涂层区域与极耳留白区域延展不一致导致的断带问题。极耳留白区域凸起结构可根据极片表面张力情况,进行厚度的调节,平衡极片张力,减少极片褶皱、断带问题,提高极片良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16、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排列的前拉伸辊(9)、辊压装置(10)和后拉伸辊(11),所述辊压装置(10)用于对极片辊压,所述前拉伸辊(9)和所述后拉伸辊(11)的两端均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用于对辊压前和辊压后的极片两侧的极耳留白区(30)进行支撑,使所述极耳留白区(30)与涂层(32)下的极片位于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气胀套或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环状,所述凸起结构的侧面高度为5mm-50mm,所述凸起结构的径向厚度为0.05mm-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前拉伸辊(9)可拆卸连接,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后拉伸辊(1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辊压装置(10)包括两个轧辊,所述轧辊的外部设置有连通的管道,所述管道和所述轧辊内具有可循环流动的液体介质,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轧辊的外部,用于对所述液体介质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厚装置(15),所述测厚装置(15)沿极片流转方向设置在所述后拉伸辊(11)的后方,所述测厚装置(15)用于对流转至所述后拉伸辊(11)之后的极片进行厚度测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卷装置(1)和收卷装置(23),所述前拉伸辊(9)沿极片流转方向设置在所述放卷装置(1)的后方,所述后拉伸辊(11)沿极片流转方向设置在所述收卷装置(23)的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装置(1)和所述前拉伸辊(9)之间设置有放卷纠偏装置(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厚装置(15)和所述收卷装置(23)之间设置有收卷纠偏装置(20)。

10.一种极片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辊压设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排列的前拉伸辊(9)、辊压装置(10)和后拉伸辊(11),所述辊压装置(10)用于对极片辊压,所述前拉伸辊(9)和所述后拉伸辊(11)的两端均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用于对辊压前和辊压后的极片两侧的极耳留白区(30)进行支撑,使所述极耳留白区(30)与涂层(32)下的极片位于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气胀套或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环状,所述凸起结构的侧面高度为5mm-50mm,所述凸起结构的径向厚度为0.05mm-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前拉伸辊(9)可拆卸连接,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后拉伸辊(1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辊压装置(10)包括两个轧辊,所述轧辊的外部设置有连通的管道,所述管道和所述轧辊内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景力陈霖迟永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