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及多路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799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2
本技术公开一种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及多路换向阀,涉及多路换向阀领域。多路换向阀中设置有动臂油缸油路、液控液压锁,多路换向阀内设置有容纳液控液压锁的第一空腔;液控液压锁包括依次连接的弹簧座、弹簧和单向阀,单向阀上设置有第一小孔和第一流通通道,第一小孔分别与入油道和第一流通通道相连通,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一空腔相连通;多路换向阀内设置有滑动槽,第一空腔与回油道之间通过第二流通通道、滑动槽相连通,第二流通通道末端设置有第二小孔;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阀杆,阀杆对第二小孔进行封堵或释放,控制第一空腔和回油道的导通或截止。本技术应用节流压差原理进行液压卸荷控制,操纵力小、无磨损、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多路换向阀控制,特别是一种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及多路换向阀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拖拉机等机械上经常使用多路换向阀,通过多路换向阀的油路换向,把辅具升到预定位置并保持设定时间,在该段时间内需要保证辅具不会沉降。然而多路阀换向阀阀孔和阀杆存在间隙,不能保证辅具不会沉降,这就需要一个液压锁装置,保持油缸压力油不泄漏,保证车辆转移过程中辅具不会沉降,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3、现有拖拉机液压工作多路阀的液压锁多为机械机构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阀套(1)、孔用弹性挡圈(2)、上弹簧座(3)、弹簧(4)、锥阀(5)、下弹簧座(6)、第一钢球(7)、顶杆(8)、第二钢球(9)、阀杆(10)。当推入阀杆(10),液压油打开锥阀(5)从a口(14)进入油缸大腔(12),将重物推至预定位置后,阀杆(10)回到中位,重物保持在预定位置。

4、当拉出阀杆(10)时,第二钢球(9)滑动到阀杆凸肩(15),第二钢球(9)抬高通过顶杆(8)顶开第一钢球(7),大臂里的高压油就反向打开锥阀(5),通过阀芯移动的开口流向回油道(13),进入油缸小腔(11),实现大臂下降。

5、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机械式卸荷结构的拖拉机多路阀液压锁,在操纵过程中存在零件硬接触摩擦,易造成磨损、卡滞等失效模式,因此液压锁故障多、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及多路换向阀,应用节流压差原理进行液压卸荷控制,实现液压锁功能,操纵力小、无磨损、使用寿命长,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

4、一种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包括多路换向阀、控制动臂提升或下降的动臂油缸,所述多路换向阀中设置有动臂油缸油路、以及控制动臂油缸油路导通和截止的液控液压锁,所述动臂油缸油路包括入油道和回油道,所述多路换向阀内设置有容纳液控液压锁的第一空腔;所述液控液压锁包括依次连接的弹簧座、弹簧和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上设置有第一小孔和第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一小孔分别与入油道和第一流通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一空腔相连通;所述多路换向阀内设置有滑动槽,所述第一空腔与回油道之间通过第二流通通道、滑动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通通道末端设置有第二小孔,所述第二小孔设置于滑动槽侧壁上;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用于对第二流通通道的第二小孔进行封堵或释放,控制第一空腔和回油道的导通或截止。

5、可选的,所述动臂油缸油路的入油道通过a口与动臂油缸的大腔相连接,所述动臂油缸油路的回油道与动臂油缸的小腔相连接。

6、可选的,所述单向阀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一流通通道,所述单向阀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小孔,两个所述第一小孔分别与第一流通通道相连通。

7、可选的,所述第二小孔的孔径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小孔孔径之和。

8、可选的,所述单向阀和第一空腔的腔壁之间为滑动连接,当阀杆插入滑动槽内时,第一空腔和回油道截止,第一空腔处充满液压油,单向阀对动臂油缸油路截止,液压油封闭在动臂油缸大腔中。

9、可选的,当阀杆从滑动槽内拉出时,第一空腔和回油道通过第二流通通道导通,单向阀对动臂油缸油路解除截止,液压油通过入油道和回油道流入动臂油缸小腔中。

10、可选的,所述动臂油缸油路的入油道呈阶梯状设置,所述第一空腔设置于入油道阶梯处,所述入油道末端与滑动槽相连通。

11、可选的,所述弹簧座可拆卸的设置于多路换向阀顶部,所述弹簧座末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末端连接有单向阀。

12、可选的,所述回油道设置于滑动槽的阀杆移动路径上。

13、可选的,所述单向阀的上部与第一空腔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单向阀的底部与入油道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单向阀的中部设置有凹陷处,所述第一小孔设置于凹陷处。

14、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第一方面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的多路换向阀。

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及多路换向阀,通过在单向阀上设置第一小孔和第一流通通道,使第一小孔分别与入油道和第一流通通道相连通,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一空腔相连通,第一空腔和回油道之间通过第二流通通道相连通,并利用阀杆对第二流通通道的末端进行封堵或释放,控制第一空腔和回油道的导通或截止,应用节流压差原理,进行液压卸荷控制,操纵力小、无磨损、使用寿命长。

17、2、本技术利用节流压差原理实现液压锁的反向开启,设计结构紧凑,操纵可靠,易于批量生产,可应用于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需要负载保持停留工况的要求,适用范围广。

18、3、本技术摒弃了传统机械机构式的多路阀液压锁,避免了机械零件存在接硬摩擦,易造成磨损、卡滞等失效的情形,能够很好的保持油缸压力油不泄漏,实现拖拉机阀的负载保持不沉降,并能通过操纵手柄实现负载安全下降,控制精度高。

19、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路换向阀、控制动臂提升或下降的动臂油缸,所述多路换向阀中设置有动臂油缸油路、以及控制动臂油缸油路导通和截止的液控液压锁,所述动臂油缸油路包括入油道和回油道,所述多路换向阀内设置有容纳液控液压锁的第一空腔;所述液控液压锁包括依次连接的弹簧座、弹簧和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上设置有第一小孔和第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一小孔分别与入油道和第一流通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一空腔相连通;所述多路换向阀内设置有滑动槽,所述第一空腔与回油道之间通过第二流通通道、滑动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通通道末端设置有第二小孔,所述第二小孔设置于滑动槽侧壁上;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用于对第二流通通道的第二小孔进行封堵或释放,控制第一空腔和回油道的导通或截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臂油缸油路的入油道通过A口与动臂油缸的大腔相连接,所述动臂油缸油路的回油道与动臂油缸的小腔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一流通通道,所述单向阀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小孔,两个所述第一小孔分别与第一流通通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小孔的孔径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小孔孔径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和第一空腔的腔壁之间为滑动连接,当阀杆插入滑动槽内时,第一空腔和回油道截止,第一空腔处充满液压油,单向阀对动臂油缸油路截止,液压油封闭在动臂油缸大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其特征在于,当阀杆从滑动槽内拉出时,第一空腔和回油道通过第二流通通道和滑动槽导通,单向阀对动臂油缸油路解除截止,液压油通过入油道和回油道流入动臂油缸小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臂油缸油路的入油道呈阶梯状设置,所述第一空腔设置于入油道阶梯处,所述入油道末端与滑动槽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可拆卸的设置于多路换向阀顶部,所述弹簧座末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末端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回油道设置于滑动槽的阀杆移动路径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的上部与第一空腔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单向阀的底部与入油道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单向阀的中部设置有凹陷处,所述第一小孔设置于凹陷处。

10.一种多路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路换向阀本体、以及设置于多路换向阀本体上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路换向阀、控制动臂提升或下降的动臂油缸,所述多路换向阀中设置有动臂油缸油路、以及控制动臂油缸油路导通和截止的液控液压锁,所述动臂油缸油路包括入油道和回油道,所述多路换向阀内设置有容纳液控液压锁的第一空腔;所述液控液压锁包括依次连接的弹簧座、弹簧和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上设置有第一小孔和第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一小孔分别与入油道和第一流通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一空腔相连通;所述多路换向阀内设置有滑动槽,所述第一空腔与回油道之间通过第二流通通道、滑动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通通道末端设置有第二小孔,所述第二小孔设置于滑动槽侧壁上;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用于对第二流通通道的第二小孔进行封堵或释放,控制第一空腔和回油道的导通或截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臂油缸油路的入油道通过a口与动臂油缸的大腔相连接,所述动臂油缸油路的回油道与动臂油缸的小腔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一流通通道,所述单向阀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小孔,两个所述第一小孔分别与第一流通通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小孔的孔径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小孔孔径之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顺宝陈国璋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