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缓冷保温装置及缓冷保温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缓冷保温装置及缓冷保温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661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冷保温装置及缓冷保温方法,涉及钢材缓冷领域。该缓冷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体、保温盖体以及检测件;其中,保温箱体用于容置缓冷钢坯,保温盖体可滑动地盖设于保温箱体并用于密封或者敞开保温箱体,检测件设置于保温箱体的顶端,并用于获取缓冷钢坯的高度信息,检测件与保温盖提通信。该缓冷保温装置可以将缓冷钢坯容置于缓冷箱体中,保温盖体则用于密封缓冷箱体,以减少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减缓钢坯的热量散失速度,进而延长缓冷时长,充分确保缓冷效果。并且,检测件用于对缓冷高频的高度进行检测,以防止因为缓冷钢坯过高而使得保温盖体撞击缓冷钢坯,进一步提高了缓冷保温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材缓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缓冷保温装置及缓冷保温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钢材的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缓冷处理,以确保钢材的综合指标满足要求。缓冷是指为消除钢材中的白点和避免再冷却过程中热应力与组织应力造成的裂纹,对钢材进行缓慢冷却的处理工艺。

2、现有的缓冷方式是直接将钢坯进行聚集,以缓解钢坯的热量散失速度,进而延长冷却时间,但是仍存在钢坯热量散失过快而导致缓冷时长不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冷保温装置及缓冷保温方法,其能够减缓钢坯的热量散失速度,进而延长缓冷时长,充分确保缓冷效果。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冷保温装置,其包括:

4、保温箱体、保温盖体以及检测件;

5、其中,所述保温箱体用于容置缓冷钢坯,所述保温盖体可滑动地盖设于所述保温箱体并用于密封或者敞开所述保温箱体,所述检测件设置于所述保温箱体的顶端,并用于获取所述缓冷钢坯的高度信息,所述检测件与所述保温盖提通信。

6、可选地,所述缓冷保温装置还包括导向滑轨,所述导向滑轨设置于所述保温箱体的顶端,所述保温盖体与所述导向滑轨滑动配合。

7、可选地,所述保温盖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温盖体分别用于沿所述导向滑轨的两端朝向中间位置滑动。

8、可选地,所述导向滑轨包括依次连接的凸起部、倾斜部和缓冲部,所述倾斜部的高度沿所述凸起部至所述缓冲部方向逐渐降低。

9、可选地,所述保温箱体呈夹层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设置的子层体。

10、可选地,所述子层体的数目为三个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接触层、保温层和支撑层,所述接触层用于与所述缓冷钢坯接触。

11、可选地,所述缓冷保温装置还包括支撑平台,所述保温箱体嵌设于所述支撑平台。

12、可选地,所述保温盖体与所述支撑平台间隔设置。

13、可选地,所述缓冷保温装置还包括锁紧器,所述锁紧器与所述检测件通信,所述锁紧器用于抵持所述保温盖体。

1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缓冷保温方法,用于所述缓冷保温装置,所述缓冷保温方法包括:

15、控制缓冷钢坯堆叠装入所述保温箱体;

16、控制所述检测件获取所述缓冷钢坯的高度信息;

17、在所述缓冷钢坯的高度低于所述保温盖体的高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保温盖体移动,以密封所述保温箱体;或者,在所述缓冷钢坯的高度不低于所述保温盖体的高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保温盖体静止,以敞开所述保温箱体。

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缓冷保温装置及缓冷保温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19、该缓冷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体、保温盖体以及检测件;其中,保温箱体用于容置缓冷钢坯,保温盖体可滑动地盖设于保温箱体并用于密封或者敞开保温箱体,检测件设置于保温箱体的顶端,并用于获取缓冷钢坯的高度信息,检测件与保温盖提通信。该缓冷保温装置可以将缓冷钢坯容置于缓冷箱体中,保温盖体则用于密封缓冷箱体,以减少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减缓钢坯的热量散失速度,进而延长缓冷时长,充分确保缓冷效果。并且,检测件用于对缓冷高频的高度进行检测,以防止因为缓冷钢坯过高而使得保温盖体撞击缓冷钢坯,进一步提高了缓冷保温的安全性。

20、该缓冷保温方法应用于缓冷保温装置,其可以在缓冷保温的同时通过提前检测缓冷钢坯的高度以防止保温盖体撞击缓冷钢坯,进而减少了缓冷保温作业的安全隐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冷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冷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冷保温装置还包括导向滑轨(140),所述导向滑轨(140)设置于所述保温箱体(110)的顶端,所述保温盖体(120)与所述导向滑轨(140)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冷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盖体(1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温盖体(120)分别用于沿所述导向滑轨(140)的两端朝向中间位置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冷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轨(140)包括依次连接的凸起部(141)、倾斜部(142)和缓冲部(143),所述倾斜部(142)的高度沿所述凸起部(141)至所述缓冲部(143)方向逐渐降低。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缓冷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110)呈夹层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设置的子层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冷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层体的数目为三个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接触层(111)、保温层(112)和支撑层(113),所述接触层(111)用于与所述缓冷钢坯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缓冷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冷保温装置还包括支撑平台(150),所述保温箱体(110)嵌设于所述支撑平台(1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冷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盖体(120)与所述支撑平台(150)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缓冷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冷保温装置还包括锁紧器(160),所述锁紧器(160)与所述检测件(130)通信,所述锁紧器(160)用于抵持所述保温盖体(120)。

10.一种缓冷保温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缓冷保温装置,所述缓冷保温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冷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冷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冷保温装置还包括导向滑轨(140),所述导向滑轨(140)设置于所述保温箱体(110)的顶端,所述保温盖体(120)与所述导向滑轨(140)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冷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盖体(1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温盖体(120)分别用于沿所述导向滑轨(140)的两端朝向中间位置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冷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轨(140)包括依次连接的凸起部(141)、倾斜部(142)和缓冲部(143),所述倾斜部(142)的高度沿所述凸起部(141)至所述缓冲部(143)方向逐渐降低。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缓冷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110)呈夹层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设置的子层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平查安鸿陈林袁海华何文辉王珍俊刘涛邓贤冬辛岚春李班张秋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