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巡检,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i智能识别跟踪机器人的电缆沟巡检系统。
技术介绍
1、变电站电缆沟内铺设有各类动力电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等,电缆沟内电缆连接处、破损处、过载、过热、受潮短路等均会导致电缆沟内火灾发生。
2、目前,不管是大型的变电站还是小型的变电站,电缆沟都属于比较隐蔽的场所,一是由于太隐蔽以及厂站太大,电缆沟太多,不能及时发生着火地点并进行灭火;二是目前电缆沟内灭火方式不佳,仅靠在电缆沟某些点位安装灭火炸弹不能全方面进行灭火;三是电缆沟内没有火灾预警措施。此外,电缆沟内一般比较狭窄,且全站电缆沟纵横交错,长度太长,不方便运行人员开展测温等工作;电缆沟内潮气不能及时排走,对电缆安全运行有不良影响;作业人员进入电缆沟内作业时,在有限空间内作业没有较好的通排风和有害气体检测措施等。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基于ai智能识别跟踪机器人的电缆沟巡检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AI智能识别跟踪机器人的电缆沟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机器人(1)、导向装置(3)、车轨、导轨、防火墙、循环装置(28)和集水槽(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智能识别跟踪机器人的电缆沟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1)包含机器人本体、底座、车轮(2)、摄像头、照明灯(9)、红外仪镜头(10)、传感器、喷头、条形喷气口(15)、存储罐(16)和机械臂(17);所述机器人本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车轮(2)设置在底座的底部,所述摄像头、照明灯(9)、红外仪镜头(10)、传感器、喷头、条形喷气口(15)和机械臂(17)均固定在所述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i智能识别跟踪机器人的电缆沟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机器人(1)、导向装置(3)、车轨、导轨、防火墙、循环装置(28)和集水槽(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智能识别跟踪机器人的电缆沟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1)包含机器人本体、底座、车轮(2)、摄像头、照明灯(9)、红外仪镜头(10)、传感器、喷头、条形喷气口(15)、存储罐(16)和机械臂(17);所述机器人本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车轮(2)设置在底座的底部,所述摄像头、照明灯(9)、红外仪镜头(10)、传感器、喷头、条形喷气口(15)和机械臂(17)均固定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外侧,所述存储罐(16)固定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内部,所述车轮(2)嵌入所述车轨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智能识别跟踪机器人的电缆沟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轨设置有通行口,所述车轨包含左车轨(24)和右车轨(25),所述左车轨(24)和右车轨(25)平行设置,所述车轮(2)包含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所述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并列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智能识别跟踪机器人的电缆沟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墙包含水平防火墙和竖直防火墙,所述水平防火墙和竖直防火墙均设置有两组;所述竖直防火墙包含左防火墙(34)和右防火墙(35),所述竖直防火墙顶部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导轨所在的水平面,所述竖直防火墙的底部固定在电缆沟(18)底部,所述竖直防火墙嵌套在电缆沟(18)内的电缆支架(20)上,所述水平防火墙包含上防火墙(49)和下防火墙(38),所述上防火墙(49)固定在电缆沟(18)内的盖板(19)底部,所述下防火墙(38)固定在电缆沟(18)的底部上,所述上防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凯龙,谭晓艳,李飞翔,刘俊秀,芦红合,邵强,马玲,杨坤,赵海洋,黎路扬,姜昌学,廖海陆,吴永超,姚高峰,张新德,白彦彬,顾学峰,胡亮,效建峰,刘煜娟,李朋,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