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饮用水处理中的管网安全输配领域,涉及一种对区域管网水质评价的模型和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作为判断水厂工艺及参数调整、水源水质切换后管网水质变化好坏依据的评价方法,为厂网一体化条件下,水厂工艺及参数调整提供有力依据。
技术介绍
0、技术背景
1、随着社会对环境意识和对饮食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也逐渐提升。这就要求供水厂工艺不断改进,包括深度处理工艺、超滤、纳滤等新工艺的广泛引入,以及对现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调整。部分城市还会远程调水来解决水资源短缺或原供水水源水质欠佳等问题。目前水厂多以出厂水水质指标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为目标,然而,新工艺的引入、水源切换以及工艺参数的调整导致的水质水量变化,对管网水质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当出厂水水质指标对工艺、工艺参数变化的敏感度较管网低时,若以出厂水水质指标为参考,则会导致工艺参数调整范围过于粗糙,进而不能保证管网水水质安全。因此,为了响应和实现厂网一体化,水厂工艺调整时也需以管网水质情况作为参考。
2、目前的管网水质评价方法多为对单个管网点的单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水厂的供水区域内的管网水质的评价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选择的水质监测点的数量n≥10,n优选为20-40个,进一步优选为30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测定水样水质为测定水样的浊度、菌落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浊度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中的散射法进行测定,浊度单位为NTU;所述菌落总数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中的平皿计数法进行测定,菌落数单位为CFU/mL。
>5.如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厂的供水区域内的管网水质的评价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选择的水质监测点的数量n≥10,n优选为20-40个,进一步优选为30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测定水样水质为测定水样的浊度、菌落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浊度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中的散射法进行测定,浊度单位为ntu;所述菌落总数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中的平皿计数法进行测定,菌落数单位为cfu/ml。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监测周期≥3个月,优选为3-12个连续自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李玉仙,王敏,张晓岚,齐天天,顾军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