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搅拌装置及反应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353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差速搅拌装置及反应釜,所述的差速搅拌装置包括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与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转动主轴、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沿转动主轴的轴向设置有至少两个传动组件,至少两个传动组件分别传动连接转动主轴,使得转动主轴与传动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环径互不相同,第一螺旋叶片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转动主轴,第二螺旋叶片通过至少两个第二连接杆分别固定连接至少两个传动组件。本技术通过在搅拌机构中增设行星齿轮机构,使得搅拌主轴与行星齿轮机构的速度形成差距,从而在搅拌时两段螺旋叶片形成剪切力,达到更均匀的混合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反应釜搅拌,涉及一种差速搅拌装置及反应釜


技术介绍

1、反应釜的工作原理为:在釜内放入两种或多种液体与固体物料,并利用搅拌桨将物料均匀搅拌、分散、剪切、乳化、混合,再通过反应釜夹层、外半管或内盘管,对釜内物料依次进行加热、恒温与冷却反应。同时根据工艺要求可在常压、加压或负压条件下进行反应。另外,辅助配套的冷凝系统可将一些蒸发的挥发性物质冷凝回流至反应釜内腔、接收罐回收或分离器分离等,使物料的反应过程更平衡稳定,反应完成后将物料放出或泵出。

2、随着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的技术发展,生产中出现的高粘度物料反应、混合过程越来越普遍,尤其是用于负极材料前驱体的热处理、包覆等工艺。立式反应釜作为混合过程的核心设备,通常采用螺带式搅拌装置,在螺带的旋转作用下,物料会沿釜内壁面螺旋上升,再向中心凹穴汇合,形成上下对流循环,以达到混合、传热、反应操作目的。然而,随着物料粘度升高,使得物料的流动性变差,依靠螺带提升物料的能力与自由回落之间产生的对流效果会大幅度降低,釜内中心部分的物料甚至会呈静止状态,无法再参加混合反应,这给物料的制备与出料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速搅拌装置及反应釜,通过在搅拌机构中增设行星齿轮机构,使得搅拌主轴与行星齿轮机构的速度形成差距,从而在搅拌时两段螺旋叶片形成剪切力,物料在下落过程中受剪切力影响,反复进行分散再聚合的动作,达到更均匀的混合搅拌。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差速搅拌装置,所述的差速搅拌装置包括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与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主轴、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沿所述转动主轴的轴向设置有至少两个传动组件,至少两个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传动连接所述转动主轴,使得所述转动主轴与传动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环径互不相同,所述第一螺旋叶片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主轴,所述第二螺旋叶片通过至少两个第二连接杆分别固定连接至少两个所述传动组件。

4、本技术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动主轴进行旋转,转动主轴与第一螺旋叶片为一体式结构,进行正向转动,沿转动主轴上设置传动组件,使其与第二螺旋叶片为一体,进行反向转动,使搅拌机构具有两套运动相反的螺旋,以带动物料进行相对运动,从而达到更好的热处理效果,对于粘度高的溶剂与物料的处理,更具备优势,两组螺旋的相对运动产生的剪切力能有效防止物料结块成团,使之能更好地混合均匀。

5、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主轴。

6、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外齿圈、太阳轮与行星轮,所述外齿圈围设于所述太阳轮与行星轮的外周,并与所述太阳轮同轴设置,所述外齿圈的内壁与所述行星轮相互啮合,所述太阳轮套设在所述转动主轴的外周,并与所述转动主轴可拆卸连接,所述太阳轮随着所述转动主轴的转动进行转动,并带动所述行星轮沿相反方向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外齿圈转动,使得所述外齿圈与所述转动主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7、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沿所述转动主轴的轴向还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键,所述太阳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键与限位槽卡合连接。

8、本技术中太阳轮与转动主轴通过限位键进行可拆卸连接,太阳轮与行星轮相互啮合,行星轮与外齿圈相互啮合,使得转动主轴传递的动力经过齿轮间的传动比减速,并改变选择方向。

9、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还包括上行星架与下行星架,所述上行星架与下行星架分别位于所述外齿圈的两端,所述上行星架通过定位杆连接所述下行星架,所述行星轮固定在所述定位杆上。

1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可通过改变齿轮型号,灵活改变传动比,从而改变搅拌效率。

11、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外齿圈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二螺旋叶片。

12、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的螺旋环径呈与螺旋向相同的渐缩式结构。

13、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环径呈等径式结构,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环径小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的螺旋环径。

14、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向相反。

15、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与联轴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机,所述减速机通过所述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转动主轴。

16、本技术中驱动电机的动力传入减速机,通过减速机降低转速,并改变传动方向,减速机与转动主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为转动主轴提供动力。转动主轴为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太阳轮提供动力,太阳轮开始转动,且转动方向、角速度与转动主轴一致,与之啮合的行星轮随之开始旋转,其转动方向与太阳轮相反,外齿圈与行星轮啮合,其转动方向与行星轮相同,同时与转动主轴相反。

1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包括釜体与第一方面所述的差速搅拌装置,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所述釜体内,所述转动主轴贯穿所述釜体连接所述驱动机构。

18、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釜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

19、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釜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排气口与氮气接口。

20、本技术中的排气口用于将反应釜内产生的尾气排出,氮气接口则外接氮源机构,向反应釜内通入氮气,避免反应釜内原料发生氧化。

21、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物料从进料口下落,转动主轴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螺旋叶片正转,并伴随重力作用下,物料往下流动,并向中间位置挤压,由行星齿轮机构带动与外齿圈连接的第二螺旋叶片反转,将物料向上带动,并向外挤压。外部下行的物料与内部上行物料间相互碰撞、置换、挤压、剪切的过程中,氮气接口持续通入氮气防止物料氧化,使得物料与溶剂充分接触达到良好的热处理效果。期间产生尾气从排气口排出,到达时间后,物料从出料口排出。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差速搅拌装置及反应釜,转动主轴与第一螺旋叶片为一体式结构,沿转动主轴上设置行星齿轮机构,使其与第二螺旋叶片为一体,使搅拌机构具有两套运动相反的螺旋,以带动物料进行相对运动,从而达到更好的热处理效果,对于粘度高的溶剂与物料的处理,更具备优势,内外两螺旋的相对运动产生的剪切力能有效防止物料结块成团,使之能更好地混合均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速搅拌装置包括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与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主轴、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沿所述转动主轴的轴向设置有至少两个传动组件,至少两个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传动连接所述转动主轴,使得所述转动主轴与传动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主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外齿圈、太阳轮与行星轮,所述外齿圈围设于所述太阳轮与行星轮的外周,并与所述太阳轮同轴设置,所述外齿圈的内壁与所述行星轮相互啮合,所述太阳轮套设在所述转动主轴的外周,并与所述转动主轴可拆卸连接,所述太阳轮随着所述转动主轴的转动进行转动,并带动所述行星轮沿相反方向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外齿圈转动,使得所述外齿圈与所述转动主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动主轴的轴向还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键,所述太阳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键与限位槽卡合连接。

<p>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还包括上行星架与下行星架,所述上行星架与下行星架分别位于所述外齿圈的两端,所述上行星架通过定位杆连接所述下行星架,所述行星轮固定在所述定位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外齿圈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二螺旋叶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与联轴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机,所述减速机通过所述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转动主轴。

8.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包括釜体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差速搅拌装置,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所述釜体内,所述转动主轴贯穿所述釜体连接所述驱动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排气口与氮气接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速搅拌装置包括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与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主轴、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沿所述转动主轴的轴向设置有至少两个传动组件,至少两个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传动连接所述转动主轴,使得所述转动主轴与传动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主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外齿圈、太阳轮与行星轮,所述外齿圈围设于所述太阳轮与行星轮的外周,并与所述太阳轮同轴设置,所述外齿圈的内壁与所述行星轮相互啮合,所述太阳轮套设在所述转动主轴的外周,并与所述转动主轴可拆卸连接,所述太阳轮随着所述转动主轴的转动进行转动,并带动所述行星轮沿相反方向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外齿圈转动,使得所述外齿圈与所述转动主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动主轴的轴向还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键,所述太阳轮开设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凯王志勇何浩张淼冯志强穆大伟钱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