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取稀有金属的连续卧式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331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提取稀有金属的连续卧式反应釜,釜体分成五个依序设置的反应室,第一反应室的顶端设有进料口,第五反应室的顶端设有出料口,相邻两个反应室之间相互连通,第一反应室与进料口连通,第五反应室与出料口连通,釜体于各反应室的顶部均设有搅拌器,每一搅拌器包括驱动器、搅拌轴及搅拌叶片,驱动器设置在釜体的顶端,搅拌轴的一端连接驱动器,另一端伸入至釜体内,搅拌叶片设置在搅拌轴上,釜体的底部对应各反应室分别设有加压阀及加热口。将釜体分隔成五个反应室,物料依次在每一个反应室内进行加温加压以提高对稀有金属的综合回收率,通过连续反应,缩短中间环节,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的,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提取稀有金属的连续卧式反应釜


技术介绍

1、稀有金属通常指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少或分布稀散的金属。在工业上制备和应用较晚,但在现代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如用于制造特种钢、超硬质合金和耐高温合金,在电气工业、化学工业、陶瓷工业、原子能工业及火箭技术等方面。

2、稀有金属是国有资产,它们难于从原料中提取,需要专业的提取设备,其中最关键的浸出设备为反应釜。原料按一定浓度的酸碱比例在反应釜中混合浸出,通过加温、加压等条件,将稀贵金属溶解在溶液中,通过氧化还原萃取等工艺一一提取。目前大多数提取稀贵金属的设备为间断立式反应釜。间断立式反应釜存在生产效率低、生产不能连续进行,原料浸出率低,有价金属回收率不高等问题。

3、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现有间断立式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稀有金属回收率以及连续声场稳定性的用于提取稀有金属的连续卧式反应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提取稀有金属的连续卧式反应釜,具有釜体,釜体通过四个隔板将釜体分成五个依序设置的反应室,包括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及第五反应室,第一反应室的顶端设有进料口,第五反应室的顶端设有出料口,相邻两个反应室之间相互连通,第一反应室与进料口连通,第五反应室与出料口连通,所述釜体于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及第五反应室的顶部对应设有第一搅拌器、第二搅拌器、第三搅拌器、第四搅拌器及第五搅拌器,每一搅拌器包括驱动器、搅拌轴及搅拌叶片,驱动器设置在釜体的顶端,搅拌轴的一端连接驱动器,另一端伸入至釜体内,搅拌叶片设置在搅拌轴上,釜体的底部对应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及第五反应室设有第一加压阀、第二加压阀、第三加压阀、第四加压阀及第五加压阀,釜体的侧壁对应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及第五反应室设有第一加热口、第二加热口、第三加热口、第四加热口及第五加热口。

4、进一步,所述四个隔板的顶端与釜体的内顶壁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使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的顶部相连通,第二反应室与第三反应室的顶部相连通,第三反应室与第四反应室的顶部相连通,第四反应室与第五反应室的顶部相连通。

5、进一步,每一搅拌器的搅拌叶片包括第一搅拌叶片及第二搅拌叶片,第一搅拌叶片设置在搅拌轴的底端,第二搅拌叶片间隔设置在第一搅拌叶片上方的搅拌轴上,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第一搅拌叶片及第二搅拌叶片之间。

6、进一步,所述釜体的材质为碳素结构钢。

7、进一步,所述釜体内设有内衬,内衬为耐温耐酸碱砖。

8、进一步,所述第一加热口、第二加热口、第三加热口、第四加热口及第五加热口分别连接锅炉蒸汽口,通过蒸汽对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及第五反应室进行加热。

9、进一步,所述阀体内的四个隔板包括用以隔开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的第一隔板,用以隔开第二反应室与第三反应室的第二隔板,用以隔开第三反应室与第四反应室的第三隔板,及用以隔开第四反应室与第五反应室的第四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及第四隔板的底端与釜体的内底部连接,第一隔板的顶端高度大于第二隔板顶端高度,第二隔板的顶端高度大于第三隔板的顶端高度,第三隔板的顶端高度大于第四隔板的高度。

10、进一步,所述釜体的进料口连接输送泵,釜体的出料口12连接插入第五反应室下部的出料管。

1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用于提取稀有金属的连续卧式反应釜将釜体分隔成五个反应室,针对稀有金属原料在湿法冶金工艺中,将物料依次在每一个反应室内进行加温加压以提高对稀有金属的综合回收率,通过连续反应,缩短中间环节,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取稀有金属的连续卧式反应釜,具有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内设有内衬,内衬为耐温耐酸碱砖,釜体通过四个隔板将釜体分成五个依序设置的反应室,包括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及第五反应室,第一反应室的顶端设有进料口,第五反应室的顶端设有出料口,相邻两个反应室之间相互连通,第一反应室与进料口连通,第五反应室与出料口连通,所述釜体于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及第五反应室的顶部对应设有第一搅拌器、第二搅拌器、第三搅拌器、第四搅拌器及第五搅拌器,每一搅拌器包括驱动器、搅拌轴及搅拌叶片,驱动器设置在釜体的顶端,搅拌轴的一端连接驱动器,另一端伸入至釜体内,搅拌叶片设置在搅拌轴上,釜体的底部对应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及第五反应室设有第一加压阀、第二加压阀、第三加压阀、第四加压阀及第五加压阀,釜体的侧壁对应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及第五反应室设有第一加热口、第二加热口、第三加热口、第四加热口及第五加热口,所述第一加热口、第二加热口、第三加热口、第四加热口及第五加热口分别连接锅炉蒸汽口,通过蒸汽对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及第五反应室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取稀有金属的连续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隔板的顶端与釜体的内顶壁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使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的顶部相连通,第二反应室与第三反应室的顶部相连通,第三反应室与第四反应室的顶部相连通,第四反应室与第五反应室的顶部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取稀有金属的连续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每一搅拌器的搅拌叶片包括第一搅拌叶片及第二搅拌叶片,第一搅拌叶片设置在搅拌轴的底端,第二搅拌叶片间隔设置在第一搅拌叶片上方的搅拌轴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取稀有金属的连续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材质为碳素结构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取稀有金属的连续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内的四个隔板包括用以隔开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的第一隔板,用以隔开第二反应室与第三反应室的第二隔板,用以隔开第三反应室与第四反应室的第三隔板,及用以隔开第四反应室与第五反应室的第四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及第四隔板的底端与釜体的内底部连接,第一隔板的顶端高度大于第二隔板顶端高度,第二隔板的顶端高度大于第三隔板的顶端高度,第三隔板的顶端高度大于第四隔板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取稀有金属的连续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进料口连接输送泵,釜体的出料口连接插入第五反应室下部的出料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取稀有金属的连续卧式反应釜,具有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内设有内衬,内衬为耐温耐酸碱砖,釜体通过四个隔板将釜体分成五个依序设置的反应室,包括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及第五反应室,第一反应室的顶端设有进料口,第五反应室的顶端设有出料口,相邻两个反应室之间相互连通,第一反应室与进料口连通,第五反应室与出料口连通,所述釜体于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及第五反应室的顶部对应设有第一搅拌器、第二搅拌器、第三搅拌器、第四搅拌器及第五搅拌器,每一搅拌器包括驱动器、搅拌轴及搅拌叶片,驱动器设置在釜体的顶端,搅拌轴的一端连接驱动器,另一端伸入至釜体内,搅拌叶片设置在搅拌轴上,釜体的底部对应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及第五反应室设有第一加压阀、第二加压阀、第三加压阀、第四加压阀及第五加压阀,釜体的侧壁对应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及第五反应室设有第一加热口、第二加热口、第三加热口、第四加热口及第五加热口,所述第一加热口、第二加热口、第三加热口、第四加热口及第五加热口分别连接锅炉蒸汽口,通过蒸汽对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及第五反应室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取稀有金属的连续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吴炜聪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宇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