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型材辊压成型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型材辊压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243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型材辊压成型设备,涉及辊压成型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型材加工的质量差、良品率低的技术问题;一种型材辊压成型设备,包括机架和驱动机构,机架上自前往后依次连接有若干第一辊压机构、若干第二辊压机构、若干第三辊压机构和若干第四辊压机构,最后一组第二辊压机构的第一辊压腔使得型材左侧板和右侧板向外倾斜,最后一组第三辊压机构的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使得型材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向内倾斜以及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向下倾斜,第四辊压机构使得型材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竖直设置,其中两组第四辊压机构之间设有使得型材的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水平设置的第五辊压机构,减小了型材的回弹,提高型材质量和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辊压成型,具体讲是指一种型材辊压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1、金属型材包括一底板、一左侧板、一右侧板、一左折弯部和一右折弯部,底板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左侧板下端和右侧板下端,左侧板和右侧板一般与底板垂直设置或具有其他角度,例如锐角,而左侧板上端则连接左折弯部左端,右侧板上端连接右折弯部右端,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均水平设置。此类金属型材一般通过辊压成型。辊压成型设备一般包括若干组压辊,金属板材从压辊之间进入,在压辊的连续辊压作用下,逐渐折弯变形形成上述的底板、侧板以及折弯部。目前,此类型材的加工折弯过程一般是直接将金属板材折弯形成左右侧板和左右折弯部以及对应的角度,此种方式加工出的型材容易发生回弹,结构不稳定,良品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材辊压成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型材加工的质量差、良品率低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型材辊压成型设备,包括机架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在机架上并用于驱动型材自前向后移动,机架上自前往后依次连接有若干第一辊压机构、若干第二辊压机构、若干第三辊压机构和若干第四辊压机构,第一辊压机构和第二辊压机构均包括第一压辊和位于第一压辊下方的第二压辊,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均与机架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形成第一辊压腔,型材经第一辊压机构的第一辊压腔连续辊压形成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每个第一辊压腔包括左侧板成型腔和右侧板成型腔,最后一组第二辊压机构的第一辊压腔中的左侧板成型腔和右侧板成型腔与水平面夹角α为锐角并使得型材左侧板和右侧板向外倾斜;第三辊压机构和第四辊压机构均包括第三压辊、第四压辊、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第四压辊位于第三压辊下方,第三压辊和第四压辊均与机架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均与机架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呈左右分布在第三压辊和第四压辊之间,第三压辊上连接有左右两个第三压轮,第三压轮与第三压辊同轴且同步转动,第三压辊和第四压辊之间形成第二辊压腔;最后一组第三辊压机构的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呈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圆台状,并使得型材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向内倾斜;最后一组的第三辊压机构的第三压轮呈内端直径大于外端直径的圆台状,使得型材的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向下倾斜;第四辊压机构中的第三压辊宽度大于第三辊压机构中的第三压辊宽度,且第四辊压机构中的第三压辊位于经第三辊压机构送出的型材的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的移动路径上,使得型材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竖直设置;其中两组第四辊压机构之间设有第五辊压机构,第五辊压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第四压轮且转动轴线竖直设置,第四压轮的上端面设有用于与型材的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内壁相抵的平面,平面使得型材的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水平设置。

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一种型材辊压成型设备具有以下优点:先利用第一辊压机构将完整的板材折弯初步形成型材的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之后利用第二辊压机构使得型材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处于向外倾斜的状态,再利用第三辊压机构圆台状的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使得左侧板和右侧板向内倾斜,最后利用第四辊压机构的第三压辊将向内倾斜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调整至竖直状态,相比于直接将左侧板和右侧板折弯至竖直状态的加工方式而言,本专利技术对左侧板和右侧板进行两个相反方向上的两次折弯,减小了型材因折弯变形产生的内应力,减小回弹,提高型材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型材的质量,提高良品率;同理,对于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先利用第三辊压机构的第三压轮使得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向下倾斜,最后利用第五辊压机构的第四压轮将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调整至水平状态,通过对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进行两个相反方向上的两次折弯,减小了型材因折弯变形产生的内应力,减小回弹,提高型材质量和良品率。

4、作为改进,每个第一辊压腔还包括底板成型腔,左侧板成型腔和右侧板成型腔分别连接在底板成型腔左右两侧,第一辊压机构中的第一辊压腔还包括左折弯部成型腔和右折弯部成型腔,左侧板成型腔上且远离底板成型腔的一端连接左折弯部成型腔,右侧板成型腔上且远离底板成型腔的一端连接右折弯部成型腔;采用此种结构,在第一辊压机构中的第一辊压腔设置底板成型腔、左侧板成型腔、右侧板成型腔、左折弯部成型腔和右折弯部成型腔,以便于初步成型型材的各个部分,而在第二辊压机构中的第一辊压腔中仅设置底板成型腔、左侧板成型腔和右侧板成型腔,能够先将左侧板和右侧板调整至向内倾斜状态,此时无需调节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因此不设置左折弯部成型腔和右折弯部成型腔,简化了结构。

5、作为改进,在自前往后的第一辊压机构中,左折弯部成型腔和右折弯部成型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逐渐增大;采用此种结构,左折弯部成型腔和右折弯部成型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逐渐增大,使得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能够在第一辊压机构的连续辊压作用下逐渐变形,防止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一次变形过大导致设备受到的反作用力过大而损坏,同时也提高了型材的加工质量。

6、作为改进,在自前往后的第二辊压机构中,左侧板成型腔和右侧板成型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逐渐增大;采用此种结构,左侧板成型腔和右侧板成型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逐渐增大,使得左侧板和右侧板能够在第二辊压机构的连续辊压作用下逐渐变形,防止左侧板和右侧板一次变形过大导致设备受到的反作用力过大而损坏,同时也提高了型材的加工质量。

7、作为改进,在自前往后的第一辊压机构中,左侧板成型腔和右侧板成型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先增大后减小;采用此种结构,左侧板成型腔和右侧板成型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先增大后减小,使得左侧板和右侧板在第一辊压机构的作用下逐渐成型,同时减小了变形所产生的应力,提高了型材的加工质量。

8、作为改进,底板成型腔为弧形,在自前往后的第一辊压机构中,底板成型腔逐渐向上凸起后恒定不变;采用此种结构,使得底板在第一辊压机构的作用下逐渐变形,防止底板一次变形过大导致设备受到的反作用力过大而损坏,同时也提高了型材的加工质量。

9、作为改进,在其中两组第二辊压机构之间设有两组左右分布的第六辊压机构,第六辊压机构包括第六压轮和第七压轮,第六压轮和第七压轮均与机架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竖直设置,第六压轮位于型材内侧,第七压轮位于型材外侧,第六压轮呈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的圆台状,第七压轮呈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圆台状,两个第六压轮分别与左折弯部内壁和右折弯部内壁相抵,两个第七压轮分别与左折弯部外壁和右折弯部外壁相抵;采用此种结构,通过设置第六辊压机构,对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初步定型,使得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处于与第三辊压机构相匹配的状态,提高型材的加工质量。

10、作为改进,第五辊压机构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第五压轮,第四压轮和第五压轮呈左右分布,第四压轮位于型材内部并与右侧板内壁相抵,第五压轮位于型材外部并与右侧板外壁相抵;采用此种结构,通过设置第五压轮,与第四压轮相配合,辅助右侧板定型,提高型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材辊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并用于驱动型材自前向后移动,所述机架(1)上自前往后依次连接有若干第一辊压机构(100)、若干第二辊压机构(200)、若干第三辊压机构(300)和若干第四辊压机构(400),所述第一辊压机构(100)和所述第二辊压机构(200)均包括第一压辊(2)和位于所述第一压辊(2)下方的第二压辊(3),所述第一压辊(2)和所述第二压辊(3)均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压辊(2)和所述第二压辊(3)之间形成第一辊压腔(4),型材经所述第一辊压机构(100)的所述第一辊压腔(4)连续辊压形成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每个所述第一辊压腔(4)包括左侧板成型腔(41)和右侧板成型腔(42),最后一组所述第二辊压机构(200)的所述第一辊压腔(4)中的所述左侧板成型腔(41)和所述右侧板成型腔(42)与水平面夹角α为锐角并使得型材左侧板和右侧板向外倾斜;所述第三辊压机构(300)和所述第四辊压机构(400)均包括第三压辊(5)、第四压辊(6)、第一压轮(7)和第二压轮(8),所述第四压辊(6)位于所述第三压辊(5)下方,所述第三压辊(5)和所述第四压辊(6)均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压轮(7)和所述第二压轮(8)均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压轮(7)和所述第二压轮(8)呈左右分布在所述第三压辊(5)和所述第四压辊(6)之间,所述第三压辊(5)上连接有左右两个第三压轮(9),所述第三压轮(9)与所述第三压辊(5)同轴且同步转动,所述第三压辊(5)和所述第四压辊(6)之间形成第二辊压腔(10);最后一组所述第三辊压机构(300)的所述第一压轮(7)和所述第二压轮(8)呈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圆台状,并使得型材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向内倾斜;最后一组的所述第三辊压机构(300)的所述第三压轮(9)呈内端直径大于外端直径的圆台状,使得型材的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向下倾斜;所述第四辊压机构(400)中的所述第三压辊(5)宽度大于所述第三辊压机构(300)中的所述第三压辊(5)宽度,且所述第四辊压机构(400)中的所述第三压辊(5)位于经所述第三辊压机构(300)送出的型材的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的移动路径上,使得型材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竖直设置;其中两组所述第四辊压机构(400)之间设有第五辊压机构(500),所述第五辊压机构(500)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四压轮(11)且转动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四压轮(11)的上端面设有用于与型材的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内壁相抵的平面,所述平面使得型材的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水平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辊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辊压腔(4)还包括底板成型腔(43),所述左侧板成型腔(41)和所述右侧板成型腔(42)分别连接在所述底板成型腔(43)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辊压机构(100)中的所述第一辊压腔(4)还包括左折弯部成型腔(44)和右折弯部成型腔(45),所述左侧板成型腔(41)上且远离所述底板成型腔(43)的一端连接所述左折弯部成型腔(44),所述右侧板成型腔(42)上且远离所述底板成型腔(43)的一端连接所述右折弯部成型腔(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辊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自前往后的所述第一辊压机构(100)中,所述左折弯部成型腔(44)和所述右折弯部成型腔(4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辊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自前往后的所述第二辊压机构(200)中,所述左侧板成型腔(41)和所述右侧板成型腔(4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型材辊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自前往后的所述第一辊压机构(100)中,所述左侧板成型腔(41)和所述右侧板成型腔(4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先增大后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辊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成型腔(43)为弧形,在自前往后的所述第一辊压机构(100)中,所述底板成型腔(43)逐渐向上凸起后恒定不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辊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两组所述第二辊压机构(200)之间设有两组左右分布的第六辊压机构(600),所述第六辊压机构(600)包括第六压轮(12)和第七压轮(13),所述第六压轮(12)和所述第七压轮(13)均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六压轮(12)位于型材内侧,所述第七压轮(13)位于型材外侧,所述第六压轮(12)呈上端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材辊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并用于驱动型材自前向后移动,所述机架(1)上自前往后依次连接有若干第一辊压机构(100)、若干第二辊压机构(200)、若干第三辊压机构(300)和若干第四辊压机构(400),所述第一辊压机构(100)和所述第二辊压机构(200)均包括第一压辊(2)和位于所述第一压辊(2)下方的第二压辊(3),所述第一压辊(2)和所述第二压辊(3)均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压辊(2)和所述第二压辊(3)之间形成第一辊压腔(4),型材经所述第一辊压机构(100)的所述第一辊压腔(4)连续辊压形成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每个所述第一辊压腔(4)包括左侧板成型腔(41)和右侧板成型腔(42),最后一组所述第二辊压机构(200)的所述第一辊压腔(4)中的所述左侧板成型腔(41)和所述右侧板成型腔(42)与水平面夹角α为锐角并使得型材左侧板和右侧板向外倾斜;所述第三辊压机构(300)和所述第四辊压机构(400)均包括第三压辊(5)、第四压辊(6)、第一压轮(7)和第二压轮(8),所述第四压辊(6)位于所述第三压辊(5)下方,所述第三压辊(5)和所述第四压辊(6)均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压轮(7)和所述第二压轮(8)均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压轮(7)和所述第二压轮(8)呈左右分布在所述第三压辊(5)和所述第四压辊(6)之间,所述第三压辊(5)上连接有左右两个第三压轮(9),所述第三压轮(9)与所述第三压辊(5)同轴且同步转动,所述第三压辊(5)和所述第四压辊(6)之间形成第二辊压腔(10);最后一组所述第三辊压机构(300)的所述第一压轮(7)和所述第二压轮(8)呈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圆台状,并使得型材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向内倾斜;最后一组的所述第三辊压机构(300)的所述第三压轮(9)呈内端直径大于外端直径的圆台状,使得型材的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向下倾斜;所述第四辊压机构(400)中的所述第三压辊(5)宽度大于所述第三辊压机构(300)中的所述第三压辊(5)宽度,且所述第四辊压机构(400)中的所述第三压辊(5)位于经所述第三辊压机构(300)送出的型材的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的移动路径上,使得型材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竖直设置;其中两组所述第四辊压机构(400)之间设有第五辊压机构(500),所述第五辊压机构(500)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四压轮(11)且转动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四压轮(11)的上端面设有用于与型材的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内壁相抵的平面,所述平面使得型材的左折弯部和右折弯部水平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辊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辊压腔(4)还包括底板成型腔(43),所述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振华刘祖辉艾慧明陈国统王朝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祥路中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