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作为用于耗电器的能量源的蓄电池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作为用于耗电器的能量源的蓄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130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为用于耗电器的能量源的蓄电池组,其中,蓄电池组(1)具有封闭的壳体(2),该壳体具有用于多个单个电池单体(4)的内部的接纳空间(3)。蓄电池组(1)的壳体(2)具有一般的基本形状,所述基本形状带有第一和第二侧壁(5,6),其中,至少壳体(2)的侧壁(5,6)由导热材料组成,并且侧壁(5,6)的内表面(7,8)限界接纳空间(3)。为了提供热平衡的蓄电池组,在接纳空间(3)中接纳有由多个单个电池单体(4)组成的电池单体连接结构(19),其中,单个电池单体(4)具有平坦侧(10)和边缘侧(11)。单个电池单体(4)以其平坦侧(10)层式地如此彼此并排设置,使得存在处于外部的外单个电池单体(4a)和处于内部的内单个电池单体(4b)。外单个电池单体(4a)以其平坦侧(10)面状地且传递热量地贴靠在壳体(2)的第一侧壁(5)的内表面(7)处,并且内单个电池单体(4b)传递热量地连接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19)的外单个电池单体(4a)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为用于耗电器的能量源的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具有封闭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般的基本形状,所述基本形状具有第一和第二侧壁。壳体可以补充地具有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至少壳体的侧壁由导热材料组成。所述侧壁的内表面限界壳体的内部的接纳空间,在所述内部的接纳空间中布置有多个可重复充电的单个电池单体。在所述侧壁的背离所述接纳空间的外表面上构造有壳体的冷却肋条。


技术介绍

1、为了提供小结构尺寸的有工作能力的蓄电池组,多个单个电池单体紧密相邻地布置在壳体的接纳空间中。如果蓄电池组通过外部的耗电器被施加电负载,单个电池单体的温度升高。在此,由处于外部的外单个电池单体包围的处于内部的内单个电池单体比外单个电池单体承受更强的热负载。蓄电池组的内部温度从外向内升高。蓄电池组的内部温度的过强的升高可导致过早的安全停机,即使仍有足够的蓄电池容量可供用于耗电器的较长时间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任务:如此构造作为用于耗电器的能量源的蓄电池组,使得即使在电负载强的情况下,蓄电池组的处于内部的单个电池单体的温度也不比处于外部的单个电池单体的温度显著更强地升高。应提供在负载情况下热平衡的蓄电池组。

2、所述任务通过以下解决,即,在所述接纳空间中接纳有由多个单个电池单体组成的电池单体连接结构,其中,单个电池单体具有平坦侧和边缘侧。尤其是,单个电池单体构造为软包电池单体(咖啡袋电池单体)。单个电池单体的平坦侧有利地相应于壳体的侧壁的内表面。布置在接纳空间中的电池单体连接结构由多个以其平坦侧层式地彼此并排设置的单个电池单体组成。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具有处于外部的外单个电池单体和处于内部的内单个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的外单个电池单体以其平坦侧传递热量地贴靠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的内表面处。内单个电池单体传递热量地贴靠在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的外单个电池单体的相面向的平坦侧处。

3、在外单个电池单体中产生的热量直接散发到壳体的侧壁处,从而外单个电池单体在电池单体连接结构中形成一种热沉。面状地贴靠在外单个电池单体处的内单个电池单体的废热经由形成热沉的外单个电池单体散发到壳体处。由此可以避免处于内部的单个电池单体的热过载。电池单体连接结构是热平衡的。

4、为了进一步改善处于内部的单个电池单体的散热设置成,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的单个电池单体以其边缘侧传递热量地贴靠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壁的内表面处。以这种方式,补充于经由外单个电池单体实现的热导离的热路径,处于内部的单个电池单体具有与壳体的侧壁的直接接触,所述侧壁由热导离材料组成。

5、可重复充电的单个电池单体、尤其是软包电池单体根据其荷电状态而经受体积变化,所述体积变化在接纳空间用单个电池单体紧密填充时要被考虑到。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扩展方案中设置成,在电池单体连接结构的相邻的单个电池单体之间布置有体积平衡元件。体积平衡元件包括尤其导热材料。体积平衡元件具有与单个电池单体,尤其是软包电池单体的尺寸相对应的高度和宽度。体积平衡元件的布置在电池单体连接结构中实现在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单个电池单体之后。可以足够的是,在例如十个单个电池单体的电池单体连接结构中布置一个或两个体积平衡元件。

6、为了从接纳空间经由壳体的热导离的第一和第二侧壁进行良好的散热,电池单体连接结构的多个单个电池单体面状地贴靠在彼此处。尤其是,单个电池单体直接面状地贴靠在彼此处。

7、电池单体连接结构在接纳空间中的组包密度如此设置,使得接纳空间优选被填充至95%到98%。有利地设置成,完全填充接纳空间,尤其是用单个电池单体和尤其是至少一个如有可能需要的体积平衡元件无间隙地填充接纳空间。电池单体连接结构如此布置,使得不仅经由第一侧壁而且经由第二侧壁实现到蓄电池组的热导离的壳体上的散热。

8、为了避免在电池单体连接结构的中央处的热量热点,可以有利的是,经由至少一个导热的内部的分隔壁将壳体的第二侧壁相互连接。分隔壁在单个电池单体的平坦侧的高度和宽度上延伸。通过分隔壁将接纳空间划分为至少两个子空间。由单个电池单体组成的子连接结构接纳在每个子空间中,其中,蓄电池组的电池单体连接结构由至少两个子连接结构组成。

9、在本专利技术的扩展方案中,在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线缆凹槽,所述线缆凹槽构造为在所述侧壁中的凹陷部。所述线缆凹槽处于由所述壳体的侧壁的内表面限界的接纳空间之外。在蓄电池组内所需的在壳体的一个端侧上的蓄电池接触部与壳体的另一个端侧上的操作和/或显示元件之间的电线路可以铺设在线缆凹槽中,而不干扰外单个电池单体的平坦侧在壳体的侧壁的内表面处的紧密的接触或贴靠。适宜地,线缆凹槽从壳体的第一端侧伸延直至壳体的第二端侧。尤其是,线缆凹槽在壳体的竖直方向上伸延。

10、线缆凹槽如此实施,使得所述线缆凹槽朝向接纳空间封闭。这可以通过以下来实现,即,线缆凹槽用填充材料填充、尤其是用导热的填充材料填充。填充材料的填充水平平行于侧壁,优选地与侧壁的内表面处于一个平面中。备选地也可以设置成,所述线缆凹槽用通道盖件封闭,其中,通道盖件尤其是由导热材料组成。通道盖件如此布置,使得通道盖件与壳体的侧壁的内表面处于一个平面中。

11、为了良好的散热设置成,在所述壳体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纵向肋条。纵向肋条尤其是在竖直方向上从壳体的一个端侧伸延至壳体的另一个端侧。纵向肋条增大了壳体的散发热量的外表面。线缆凹槽构造为带有垂直于侧壁测量的深度,该深度等于或小于垂直于侧壁测量的纵向肋条的肋条高度。

12、蓄电池组的壳体如此构造,使得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侧设置为所述蓄电池组的联接侧。第一端侧具有用于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的充电或放电的蓄电池接触部。在壳体的第二端侧附近布置有用于电池单体连接结构的电子的监控装置,其中,从所述蓄电池接触部引导至所述监控装置的电线路在所述线缆凹槽中被引导。

13、蓄电池组的壳体基本上由用于所述侧壁的壳体构件和用于各一个端侧的相应一个端面构件组成。用于侧壁的壳体构件尤其是相同部件,其中,相同部件包括蓄电池组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蓄电池组的基体由两个壳体构件组成。尤其是,端面构件横跨侧壁或壳体构件的边缘。尤其是,侧壁或壳体构件的边缘在端面构件的环绕的密封槽中接合。

14、在本专利技术的扩展方案中设置成,在所述壳体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在竖直方向上伸延的纵向肋条。壳体的侧壁上的两个相邻的纵向肋条限定了纵向凹槽,所述纵向凹槽通入到端侧的端面构件中。这种构造方案适宜地如此设置,使得通入到一个端面构件中的第一纵向肋条的通入口形成用于浇注材料的浇注开口,并且通入到同一端面构件中的第二纵向肋条的通入口形成排气开口。在壳体接合在一起之后并且在端面构件放上之后,则可经由外部的纵向凹槽将浇注材料注入到内部空间中,以便例如将设置在端面构件附近的监控装置完全浇注。在浇注时排出的空气可经由第二纵向凹槽漏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为用于耗电器的能量源的蓄电池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19)的单个电池单体(4)以其边缘侧(11)传递热量地贴靠在所述壳体(2)的第二侧壁(6)的内表面(8)处。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19)的相邻的单个电池单体(4)之间布置有体积平衡元件(12)。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体积平衡元件(12)包括导热材料。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19)的多个单个电池单体(4)面状地贴靠在彼此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19)的多个单个电池单体(4)尤其是直接面状地贴靠在彼此处。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19)填充所述接纳空间(3)的直至95%,尤其是完全填充所述接纳空间,并且传递热量地贴靠在第一和第二侧壁(5,6)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19)完全填充所述接纳空间(3)。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第二侧壁(6)经由至少一个导热的内分隔壁(13)相互连接,其中,所述接纳空间(3)通过所述分隔壁(13)划分为至少两个子空间,在所述子空间中分别接纳有一个电池单体连接结构(9)。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侧壁(5,6)的内表面(7,8)上设置有线缆凹槽(18),所述线缆凹槽构造为在所述侧壁(5,6)中的凹陷部(14),所述线缆凹槽处于由所述壳体(2)的侧壁(5,6)的内表面(7,8)限界的接纳空间(3)之外。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具有第一端侧(26)和第二端侧(27),并且所述线缆凹槽(18)尤其在所述壳体(2)的竖直方向(30)上从所述第一端侧(26)延伸直至所述第二端侧(27)。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凹槽(18)在所述壳体(2)的竖直方向(30)上从所述第一端侧(26)延伸直至所述第二端侧(27)。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凹槽(18)朝向所述接纳空间(3)是封闭的。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凹槽(18)用填充材料(15)填充,并且所述填充材料(15)的平行于所述侧壁(5)的填充水平(16)与所述侧壁(5)的内表面(7)处于一个平面中,或者所述线缆凹槽(18)用通道盖件(37)封闭并且形成朝着所述接纳空间(3)封闭的线缆通道,其中,所述通道盖件(37)与所述侧壁(5)的内表面(7)处于一个平面中。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2)的侧壁(5)的外表面(17)上设置有在所述壳体(2)的竖直方向(30)上伸延的纵向肋条(20),并且所述线缆凹槽(18)具有垂直于所述侧壁(5)测量的深度(T),所述深度等于或小于垂直于所述侧壁(5)测量的纵向肋条的肋条高度(H)。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第一端侧(26)构造为所述蓄电池组(1)的联接侧,在所述联接侧中设置有用于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19)的充电或放电的电的蓄电池接触部(23),并且在所述壳体(2)的第二端侧(27)的区域中布置有用于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19)的电子的监控装置(40),其中,从所述蓄电池接触部(23)引导至所述监控装置(40)的电线路(21)在所述线缆凹槽(18)中被引导。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组(1)的壳体(2)由用于所述侧壁(5,6)的壳体构件(50)和用于各一个端侧(26,27)的相应一个端面构件(28,29)组成,其中,端面构件(28,29)横跨所述侧壁(5,6)的边缘(24,25)和/或所述侧壁(5,6)的边缘(24,25)接合到所述端面构件(28,29)的密封槽(32,33)中。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32,33)是环绕的密封槽(32,33)。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2)的侧壁(5)的外表面(17)上设置有在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为用于耗电器的能量源的蓄电池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19)的单个电池单体(4)以其边缘侧(11)传递热量地贴靠在所述壳体(2)的第二侧壁(6)的内表面(8)处。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19)的相邻的单个电池单体(4)之间布置有体积平衡元件(12)。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体积平衡元件(12)包括导热材料。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19)的多个单个电池单体(4)面状地贴靠在彼此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19)的多个单个电池单体(4)尤其是直接面状地贴靠在彼此处。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19)填充所述接纳空间(3)的直至95%,尤其是完全填充所述接纳空间,并且传递热量地贴靠在第一和第二侧壁(5,6)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结构(19)完全填充所述接纳空间(3)。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第二侧壁(6)经由至少一个导热的内分隔壁(13)相互连接,其中,所述接纳空间(3)通过所述分隔壁(13)划分为至少两个子空间,在所述子空间中分别接纳有一个电池单体连接结构(9)。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侧壁(5,6)的内表面(7,8)上设置有线缆凹槽(18),所述线缆凹槽构造为在所述侧壁(5,6)中的凹陷部(14),所述线缆凹槽处于由所述壳体(2)的侧壁(5,6)的内表面(7,8)限界的接纳空间(3)之外。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具有第一端侧(26)和第二端侧(27),并且所述线缆凹槽(18)尤其在所述壳体(2)的竖直方向(30)上从所述第一端侧(26)延伸直至所述第二端侧(27)。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凹槽(18)在所述壳体(2)的竖直方向(30)上从所述第一端侧(26)延伸直至所述第二端侧(27)。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凹槽(18)朝向所述接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波勒A·沃尔夫A·哈特尔J·格拉泽A·亨茨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