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多通道阀、热管理集成模块和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多通道阀、热管理集成模块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099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通道阀、热管理集成模块和车辆,该多通道阀包括:壳体,设有阀腔及多个流通通道,各流通通道均具有与阀腔连通的内端口,多个内端口沿阀腔的周向间隔布置;阀芯,可转动地设于阀腔内,阀芯设有至少一个切换通道,切换通道与其中两个内端口连通,阀芯转动以使切换通道与不同的内端口切换连通;以及第一密封件,设于阀腔内,并环绕于阀芯的外围,第一密封件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避让通孔,第一避让通孔与内端口一一对应并连通,第一密封件分别与壳体和阀芯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通道阀能够实现多个流路、多种模式的切换,并且能够提高多通道阀各通道之间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换阀,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阀、热管理集成模块和车辆


技术介绍

1、新能源车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其热管理系统需要对新能源车的电池包、动力总成、控制模块、乘客舱等管理对象进行温度调节管理。基于多个需要进行热管理的管理对象需求,若对每个热管理对象单独使用流体阀装置控制,将使整个热管理系统过于复杂,零部件数量多且占用空间大,另外还会导致热管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因此,热管理系统趋于向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采用多通道阀来实现各流路的切换。如何设计多通道阀,使一个多通道阀就能够应对系统多个流路,多种模式的控制,并提高多通阀各通道之间的密封性能,是目前有待改善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多通道阀,能够实现多个流路、多种模式的切换,并且能够提高多通道阀各通道之间的密封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多通道阀,包括:

3、壳体,设有阀腔及多个流通通道,各所述流通通道均具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内端口,多个所述内端口沿所述阀腔的周向间隔布置;

4、阀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阀腔内,所述阀芯设有至少一个切换通道,所述切换通道与其中两个所述内端口连通,所述阀芯转动以使所述切换通道与不同的所述内端口切换连通;以及

5、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阀腔内,并环绕于所述阀芯的外围,所述第一密封件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避让通孔,所述第一避让通孔与所述内端口一一对应并连通,所述第一密封件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阀芯接触。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芯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内周面的至少一者设有凸筋,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一密封件通过所述凸筋接触。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通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切换通道包括第一切换通道和第二切换通道,所述第一切换通道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内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切换通道用于将非相邻的两个所述内端口连通,所述阀芯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切换通道与不同的所述内端口切换连通和/或所述第二切换通道与不同的所述内端口切换连通。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所述阀芯本体的外周面设有朝向所述阀芯本体的中心凹陷的导流凹腔,所述导流凹腔形成所述第一切换通道;所述第二切换通道包括导流内流道和两个连通端口,所述导流内流道设于所述阀芯本体内,两个所述连通端口均位于所述阀芯本体的外周面并通过所述导流内流道连通。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芯还包括设于所述阀芯本体外周面的凸筋,各所述导流凹腔的周缘及各所述连通端口的周缘均环绕有所述凸筋,所述凸筋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内周面接触。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筋包括沿所述阀芯的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凸筋,以及沿所述阀芯的周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凸筋,任意相邻两所述导流凹腔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导流凹腔和所述连通端口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凸筋,所述阀芯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与所述第二凸筋相交。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内周面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与所述阀芯接触。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环绕于所述阀芯外围的密封件本体,以及凸设于所述密封件本体外周面的密封筋,所述第一避让通孔设于所述密封件本体,各所述第一避让通孔的周缘均环绕有所述密封筋,所述密封筋与所述壳体接触。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筋包括沿所述密封件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一筋条,以及沿所述密封件本体的周向延伸设置的第二筋条,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一避让通孔之间设有所述第一筋条,所述密封件本体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与所述第二筋条相交。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一避让通孔之间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筋条;和/或,所述密封件本体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第二筋条。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筋条与所述壳体相接触的一侧呈弧形面或者波形曲面设置;和/或,

16、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壳体相接触的一侧呈弧形面或者波形曲面设置。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和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周面的其中一者设有凸部,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凸部插接配合的凹槽。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周面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凸部,各所述凸部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周面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凹槽,各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密封件的轴向延伸设置并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端面形成有插口,所述凸部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地插接配合。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流通通道还具有贯穿所述壳体同一端面的外端口,所述多通道阀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外端口的一面,所述第二密封件设有多个第二避让通孔,所述第二避让通孔与所述外端口一一对应设置并连通。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通道阀为具有偶数个阀接口的偶数通道阀。

2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包括:

22、汇流板,所述汇流板内设有用于流通介质的多个流道;以及

23、多通道阀,所述多通道阀为如上所述的多通道阀,所述多通道阀设在所述汇流板上,多个所述流道与多个所述流通通道一一对应地连通,所述阀芯转动以控制多个所述流道切换连通以使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进行模式或流路切换。

2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

25、本专利技术的多通道阀只需要控制阀芯转动,以使阀芯与壳体上的不同的流通通道切换连通,就能够实现多通道阀的多个流路、多种模式的切换,控制方式更为简单。并且在壳体与阀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设有多个第一避让通孔,使得壳体上的内端口与阀芯上的切换通道可经由第一避让通孔连通以便供介质流通;并且第一密封件分别与阀芯和壳体接触,进而保证在阀芯的转动过程中,第一密封件能够对阀芯和壳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避免切换通道或者流通通道内的介质从该间隙处泄露而导致多通道阀内漏和失效,进而可有效避免介质内部混流,避免多通道阀的调节功能丧失,确保多通道阀的性能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内周面的至少一者设有凸筋,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一密封件通过所述凸筋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通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切换通道包括第一切换通道和第二切换通道,所述第一切换通道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内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切换通道用于将非相邻的两个所述内端口连通,所述阀芯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切换通道与不同的所述内端口切换连通和/或所述第二切换通道与不同的所述内端口切换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所述阀芯本体的外周面设有朝向所述阀芯本体的中心凹陷的导流凹腔,所述导流凹腔形成所述第一切换通道;所述第二切换通道包括导流内流道和两个连通端口所述导流内流道设于所述阀芯本体内,两个所述连通端口均位于所述阀芯本体的外周面并通过所述导流内流道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还包括设于所述阀芯本体外周面的凸筋,各所述导流凹腔的周缘及各所述连通端口的周缘均环绕有所述凸筋,所述凸筋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内周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包括沿所述阀芯的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凸筋,以及沿所述阀芯的周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凸筋,任意相邻两所述导流凹腔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导流凹腔和所述连通端口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凸筋,所述阀芯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与所述第二凸筋相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内周面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与所述阀芯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环绕于所述阀芯外围的密封件本体,以及凸设于所述密封件本体外周面的密封筋,所述第一避让通孔设于所述密封件本体,各所述第一避让通孔的周缘均环绕有所述密封筋,所述密封筋与所述壳体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筋包括沿所述密封件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一筋条,以及沿所述密封件本体的周向延伸设置的第二筋条,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一避让通孔之间设有所述第一筋条,所述密封件本体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与所述第二筋条相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一避让通孔之间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筋条;和/或,所述密封件本体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第二筋条。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条与所述壳体相接触的一侧呈弧形面或者波形曲面设置;和/或,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和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周面的其中一者设有凸部,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凸部插接配合的凹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凸部,各所述凸部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周面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凹槽,各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密封件的轴向延伸设置并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端面形成有插口,所述凸部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地插接配合。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流通通道还具有贯穿所述壳体同一端面的外端口,所述多通道阀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外端口的一面,所述第二密封件设有多个第二避让通孔,所述第二避让通孔与所述外端口一一对应设置并连通。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阀为具有偶数个阀接口的偶数通道阀。

16.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1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内周面的至少一者设有凸筋,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一密封件通过所述凸筋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通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切换通道包括第一切换通道和第二切换通道,所述第一切换通道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内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切换通道用于将非相邻的两个所述内端口连通,所述阀芯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切换通道与不同的所述内端口切换连通和/或所述第二切换通道与不同的所述内端口切换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所述阀芯本体的外周面设有朝向所述阀芯本体的中心凹陷的导流凹腔,所述导流凹腔形成所述第一切换通道;所述第二切换通道包括导流内流道和两个连通端口所述导流内流道设于所述阀芯本体内,两个所述连通端口均位于所述阀芯本体的外周面并通过所述导流内流道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还包括设于所述阀芯本体外周面的凸筋,各所述导流凹腔的周缘及各所述连通端口的周缘均环绕有所述凸筋,所述凸筋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内周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包括沿所述阀芯的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凸筋,以及沿所述阀芯的周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凸筋,任意相邻两所述导流凹腔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导流凹腔和所述连通端口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凸筋,所述阀芯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与所述第二凸筋相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内周面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与所述阀芯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环绕于所述阀芯外围的密封件本体,以及凸设于所述密封件本体外周面的密封筋,所述第一避让通孔设于所述密封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新方建忠吴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