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锥形有环缝合线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09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具有锥形切口的有环缝合线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选择性地夹持部分丝线的基底;用于夹住丝线第一端的夹持部件;用于夹住丝线第二端的拉紧部件;设计为将丝线的第一和第二区域接合以形成环的熔接组件;以及设计为在丝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锥形末端的切割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形成有环缝合线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一种形成具有 锥形表面的有环缝合线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伤口闭合过程(外科手术)中在缝合线上形成环的方法是已知的 组织与缝合线接合之前在缝合线上更有效地形成环的装置和方法将是有益的 和方法能够在环上形成锥形末端将是更有益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具有锥形表面的有环缝合线的装置。该装置包 括用于选择性地夹持部分丝线的基底;用于夹住丝线第一端的夹持器件;用于夹住丝线第 二端的拉紧器件;设计为将丝线的第一和第二区域接合以形成环的熔接组件;以及设计为 在丝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锥形末端的切割组件。 基底可以包括缝合线盒、持针部件、针以及锁针部件。该基底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用 于夹持丝线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槽。持针部件可以枢转地安装到基底上。可以将针设 计成夹持在其附近的一部分丝线的形式。可以将所述装置的熔接组件设计成使用超声能量 熔接的形式。 可以将所述装置的切割组件设计成使用超声能量、刀片和激光中的一种进行切割的形式。可以将该切割组件设计成使在丝线第一区域上形成的锥形末端基本上为直线或者 基本上为弯曲的形式。可以将该切割组件设计成使在丝线第一区域上形成的锥形末端为凸出或者凹入的形式。还可以将该切割组件设计成使在丝线第一区域上形成的锥形末端朝向 细长体的纵轴向下弯曲成一定角度的形式。此外,可以将该切割组件设计成使在丝线第一 区域上形成的锥形末端满足如下条件的形式该锥形末端相对于细长体的纵轴形成的角度 为约0° 约90° ,优选约5。 约60° 。 本公开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在缝合线丝线上形成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种成环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牢固夹持将要形成的丝线的基底、用于在丝线上形成 环的熔接组件以及用于在环的一端形成锥形的切割组件;将部分丝线固定到基底上以使丝 线的第一区域与丝线的第二区域保持相邻;使熔接组件和基底朝向彼此靠近;使熔接组件 和基底彼此远离;使切割组件和基底朝向彼此靠近;在丝线第一区域的近侧端上切割锥形 末端;使切割组件和基底彼此远离;以及从基底上取下形成的缝合线。 上述方法的成环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夹住丝线的第一端的夹持器件。该成环。提供一种在 。如果该装置4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一旦丝线被夹持在基底中时用于拉紧丝线的拉紧器件。 附图说明 附图包括于本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与上面提供的本公开的一般描述以及下面提供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其中 图1A为包括锥形部分的有环缝合线的侧视图; 图IB为图1A的有环缝合线沿线1B-1B的截面端视图; 图1C为图1A的1C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2A为用在本公开的锥形环形成方法中的基底的前视图; 图2B为图2A的基底的侧视图; 图2C为图2A和2B的基底的顶视图; 图3A为装有缝合线的图2A-2C的基底的侧视图,该基底包括熔接组件、缝合线夹持组件和缝合线拉紧组件; 图3B为图3A的加载基底的顶视图; 图3C为图3A和3B的加载基底的截面前视图; 图4A和4B为图3C的放大视图,其中缝合线为熔接前(4A)和熔接后(4B)的形 状; 图5A为图3A-3C的加载基底的顶视图,其为熔接后且锥形切割进行前; 图5B为图5A的加载基底的截面前视图; 图5C为图5A和5B的加载基底的截面侧视图; 图6A为图5A-5C的加载基底的截面前视图,其为缝合线熔接并且切割后。 图6B为图6A的加载基底的截面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文描述了一种形成包括锥形表面的有环缝合线的方法。首先参考图1A,以有环 缝合线10 —般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方法形成的有环缝合线。缝合线10由单丝11形 成,然而,可以想象缝合线10可以由编织丝线、多丝和其它外科手术纤维形成。虽然示出了 具有圆形截面几何形状的丝线11,但是其截面几何形状可以是任意合适形状,例如圆形、椭 圆形、正方形、扁平形、八边形和长方形。丝线11可以由可降解材料、非可降解材料及其组 合形成。可以使用在本领域技术人员视界范围内的任何技术,如,例如挤压、模塑和/或凝 胶纺纱来形成丝线11。 参考图1A和1B,有环缝合线10包括在其远侧端10b上形成的环12。环12形成 基本上为泪珠的形状且可以形成为任何大小。单丝丝线11的第一区域13与丝线11的第 二区域14重叠以形成环12。第一和第二区域13、14的相邻表面形成接合区域或者接合点 15。如图所示,接合区域15延伸跨越丝线11的第一区域13。以此方式,在将有环缝合线 IO拉动穿过组织(未示出)时,丝线11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3、14彼此分离或者剥离的可能 性小。 如下面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丝线11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3、14被熔接在一起形成接 合区域15。向丝线11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3、14局部施加能量以将区域13、14熔化在一起而形成接合区域15。可以向第一和第二区域13、14施加各种类型的能量以形成接合区域 15,其包括无线电频率(RF)、超声、激光、电弧放电和热。作为替代,可以使用胶、环氧化合 物、溶剂或者其它粘合剂将丝线11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3、14接合。 具体参考图1C,使第一区域13的近侧端13a弯曲一定角度以形成锥形表面17。锥 形表面17朝向有环缝合线10的近侧端10a向下弯曲成一定角度。锥形表面17相对于第 二区域14的纵轴X形成的a角在零度(0° )至九十度(90° )之间,优选在大约五度 (5° )至大约六十度(60。)之间。锥形表面17有利于环12插入或者穿过组织。锥形表 面17可以在第一和第二区域13、14接合之前、期间或者之后形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 以形成锥形表面17以使得接合区域15延伸超过丝线11的第一区域13。以此方式,锥形表 面17与丝线11的第二区域14之间形成平坦过渡,从而在将有环缝合线10拉动穿过组织 时降低第一和第二区域13、 14可能被彼此分离或者剥离的可能性。 虽然示出的为具有基本上平坦的锥形的锥形表面,但是锥形表面17可以包括多 种构型。例如,锥形表面17可以是斜面的,可以包括横向和纵向凹入锥形表面,可以包括横 向和纵向凸起锥形表面,或者可以包括它们的任意组合。可以根据被缝合的组织和/或环 12需要在组织中穿入的深度来选择锥形表面17。 现参考图2A-6B描述用于在有环缝合线10的远侧端10b上形成环12的装置,其一 般性地示为装置100。装置100包括固定部件或者基底110、缝合线夹持部件120 (图3A)、 缝合线拉紧部件125 (图3A)、熔接组件130 (图3A-3C)和切割组件140 (图5A-6B)。 首先参考图2A-2C,基底IIO包括平台112、缝合线盒114、持针部件116、从持针部 件116伸出的针116a以及锁针部件118。平台112包括用于使用栓112b或者其它固定工 具将基底110固定到工作台(未示出)上的一个或者多个开口 112a。如图所示,缝合线盒 114与平台112—起整体形成。或者,缝合线盒114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或者牢固地固定 于平台112上。盒114包括穿过其顶表面延伸的一个或者多个槽115。如下面更详细的描 述,槽115被设计成部分夹持缝合线丝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形成具有锥形表面的有环缝合线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选择性地夹持部分丝线的基底;用于夹住丝线第一端的夹持器件;用于夹住丝线第二端的拉紧器件;设计为将丝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接合以形成环的熔接组件;以及设计为在丝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锥形表面的切割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8-9-24 61/099,594;US 2009-8-27 12/548,607一种用于形成具有锥形表面的有环缝合线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选择性地夹持部分丝线的基底;用于夹住丝线第一端的夹持器件;用于夹住丝线第二端的拉紧器件;设计为将丝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接合以形成环的熔接组件;以及设计为在丝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锥形表面的切割组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基底包括缝合线盒、持针部件、针以及锁针部件。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持针部件被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基底上。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针被设计成可夹持在其附近的部分丝线的形式。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基底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夹持丝线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槽。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切割组件被设计成使用超声能量、刀片和激光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切割的形式。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熔接组件被设计成使用超声能量进行熔接的形式。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切割组件被设计成使在丝线第一区域上形成的锥形表面基本上为直线的形式。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切割组件被设计成使在丝线第一区域上形成的锥形表面基本上为弯曲的形式。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切割组件被设计成使在丝线第一区域上形成的锥形表面为凸出的形式。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切割组件被设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尼古拉斯马约里诺威廉R鲍思
申请(专利权)人:TYCO医疗健康集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