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总成以及集装箱侧面装卸跨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49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承载总成以及集装箱侧面装卸跨运车,解决现有多式联运设备受铁路电网线路限制,适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承载总成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走行梁组成、至少四个立柱组成和至少四个走行机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形成行车区域,供集卡或其他集装箱运输车辆行驶。立柱组成安装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两端,走行梁组成安装于至少四个立柱组成的上端。走行机构用于提供直行和/或转向的驱动力。走行机构的其中一部分安装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安装腔中,减小承载总成的整体高度,使得配置有该承载总成的集装箱侧面装卸跨运车能够实现6m高电气网下集装箱的装卸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物流转运车,具体涉及一种承载总成以及集装箱侧面装卸跨运车


技术介绍

1、

2、目前,集装箱公铁联运装卸设备主要有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和正面吊运机等装备,上述设备能够装卸各型号集装箱,但是必须在电气化铁路断网方式下作业,无法进行网下作业,并且设备投资大、占地广、基建要求高。在电气化铁路非断网方式下,仅有重型叉车满足作业要求,但重型叉车仅能装卸20ft集装箱,自动化程度低。因此必须研发适用于电气化铁路、且能够装卸各型号集装箱的集装箱公铁联运装卸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承载总成以及集装箱侧面装卸跨运车。

2、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承载总成,包括:

3、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形成行车区域,所述第一纵梁相比于所述第二纵梁更靠近于铁路;

4、至少四个立柱组成,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两端;

5、走行梁组成,安装于所述至少四个立柱组成的上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载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均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段和连接于所述连接段的两端的端部支撑架,所述安装腔设于所述端部支撑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支撑架设有沿轴向依次分布的两个以上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纵梁的所述安装腔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纵梁的所述安装腔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支撑架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中设有沿轴向间隔分布的连接筋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均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段和连接于所述连接段的两端的端部支撑架,所述安装腔设于所述端部支撑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支撑架设有沿轴向依次分布的两个以上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纵梁的所述安装腔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纵梁的所述安装腔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支撑架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中设有沿轴向间隔分布的连接筋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朝上,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上设有过线孔和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组成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呈减小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组成还包括斜撑,所述斜撑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立柱、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或所述第二纵梁,以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靠近于所述斜撑的所述侧面为斜面,以使所述立柱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依次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梁组成包括横向延伸的两个走行横梁和设置于两个所述走行横梁上的走行轨道,两个所述走行横梁沿所述第一纵梁的轴向平行且间隔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承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横梁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走行轨道设于所述走行横梁的l型结构的水平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承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梁组成还包括若干轨道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海帮苏利杰候建云熊瑛汪子恂黄恒陈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