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盒线灌装机的奶粉灌装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374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盒线灌装机的奶粉灌装管,包括下粉管、套设在下粉管外侧的外套管以及出气端延伸至下粉管与外套管形成的夹层空间的充氮管;所述充氮管出气端的端面封口、侧壁上沿径向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开口位于下粉管的周向上。本技术通过调整充氮管出气孔的位置,改变了氮气充填方式,将原脉冲向下直冲的氮气充填方式改进为旋转进风充填的氮气充填方式,进而降低了氮气瞬间向下充填的流速,氮气充填气流对奶粉无直接冲击力,大大降低了浮粉的产生,进而避免了横封夹粉的现象。本技术适合作为灌装管在对奶粉充氮包装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充氮包装,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盒线灌装机的奶粉灌装管


技术介绍

1、目前,用于奶粉充氮包装的盒线灌装机一般采用脉冲向下直充的氮气充填方式,盒线灌装机每灌装一包奶粉,便脉冲一次氮气充填。其中,设置在奶粉灌装管夹层空间的充氮管为端面出气结构,即形成脉冲向下直充的氮气充填方式——充氮管排出的氮气会向下直充入包装袋中。该种氮气充填方式通常存在以下问题:氮气瞬间向下充填流速高,对奶粉冲击力大,会造成大量浮粉。浮粉上升后在奶粉灌装管的夹层空间进行挂壁,形成积粉。设备每次启机时(生产启机或者短停后启机),积粉会被震落,导致横封时出现夹粉现象,进而使产品密封不良。

2、据统计,设备每次启机时,第一次横封前两包产品100%存在夹粉现象。为保证产品质量,通常将启机时的前两包产品取出,这造成了生产的浪费,而且工作人员手动取出启机前两包产品的操作具有不可控性(如忘记取出),使不良产品流入市场,影响了企业旗下产品的品质声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盒线灌装机的奶粉灌装管,旨在解决设备启机时的横封夹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盒线灌装机的奶粉灌装管,包括下粉管、套设在下粉管外侧的外套管以及出气端延伸至下粉管与外套管形成的夹层空间的充氮管;

3、所述充氮管出气端的端面封口、侧壁上沿径向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开口位于下粉管的周向上。

4、作为本技术的限定,所述充氮管的进气端与盒线灌装机的充氮管路相连通,并且充氮管进气端与充氮管路之间设置有氮气减压阀。

5、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限定,还包括动力输出端朝向外套管的敲击气缸,并且敲击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上固设有用于与外套管相接触的振动块。

6、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7、(1)本技术通过调整充氮管出气孔的位置,改变了氮气充填方式,将原脉冲向下直冲的氮气充填方式改进为旋转进风充填的氮气充填方式,进而降低了氮气瞬间向下充填的流速,氮气充填气流对奶粉无直接冲击力,大大降低了浮粉的产生。实际应用时,下粉管与外套管之间仅轻微挂粉,积粉量少使设备每次启机时不再出现横封夹粉现象,确保了产品封合质量,降低了因横封夹粉导致的市场投诉率,提高了供应商及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品质的认可度。

8、(2)本技术在充氮管与盒线灌装机的充氮管路之间设置有氮气减压阀,利用氮气减压阀降低氮气充填压力(由6bar将为3bar),在保证符合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产品包装的残氧率保持在1.3~1.5%之间),进一步降低了氮气吹扫产生的浮粉。

9、(3)本技术通过设置敲击气缸,并调整敲击气缸的工作频率,使设备在横封前能够利用敲击气缸将挂壁积粉提前完全震落,避免出现横封夹粉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盒线灌装机的奶粉灌装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粉管、套设在下粉管外侧的外套管以及出气端延伸至下粉管与外套管形成的夹层空间的充氮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盒线灌装机的奶粉灌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氮管的进气端与盒线灌装机的充氮管路相连通,并且充氮管进气端与充氮管路之间设置有氮气减压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盒线灌装机的奶粉灌装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输出端朝向外套管的敲击气缸,并且敲击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上固设有用于与外套管相接触的振动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盒线灌装机的奶粉灌装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粉管、套设在下粉管外侧的外套管以及出气端延伸至下粉管与外套管形成的夹层空间的充氮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盒线灌装机的奶粉灌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氮管的进气端与盒线灌装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孝显然康谦
申请(专利权)人:君乐宝乳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