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组件和锁止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201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3
本技术涉及一种引导组件(40、40'),包括:外引导件(46);内引导件(48),该内引导件至少部分地被外引导件封围,外引导件和内引导件在它们之间界定空间(S);布设在空间中的弹性件,弹性件封围内引导件并且沿轴向方向(A)可压缩;支承件(42);以及致动件(44),致动件构造为抵靠支承件轴向压缩弹性件。内引导件包括面向弹性件的轴向延伸引导表面(48.2),用于限制弹性件在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径向方向上的移动。内引导件的引导表面与弹性件之间的轴向重叠(AO)的长度为弹性件的轴向长度(AL)的至少三分之二。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引导组件的锁止差速器(10、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弹性元件的引导组件和一种包括所述引导组件的锁止差速器。


技术介绍

1、随着低刚度弹性元件、比如低刚度螺旋弹簧或波形弹簧沿轴向方向压缩,单个线圈绕组可能会在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径向方向上移位,这可能导致相邻绕组卡住并重叠。这种重叠会对弹性元件造成持久损坏并损害其功能性。在某些应用中,可以通过使用更高刚度的弹性元件来规避该问题。然而,在许多应用中,这种解决方案是不可行的。

2、例如,de202020106976u1公开了一种锁止差速器,该锁止差速器包括侧齿轮、用于驱动侧齿轮的差速器座架、用于将侧齿轮选择性地旋转锁定到差速器座架的锁定件、用于致动锁定件的活塞组件、以及弹性件。此外,为了将侧齿轮旋转锁定到差速器座架,活塞组件构造为经由弹性件致动锁定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组件,该组件降低了机械系统内构成的弹性件的单个绕组重叠的风险。

2、本文所提出的引导组件包括外引导件和至少部分地被外引导件封围的内引导件,其中,外引导件和内引导件在它们之间形成和/或界定空间。引导组件包括布设在该空间中的弹性件,该弹性件封围内引导件并且沿轴向方向可压缩。另外,引导组件包括支承件和致动件,该致动件构造为轴向压缩弹性件压靠支承件。内引导件包括面向弹性件的轴向延伸引导表面,用于限制弹性件在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径向方向上的移动,其中,内引导件的引导表面与弹性件之间的轴向重叠的长度为弹性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三分之二。

3、例如,可以通过支承件和致动件在轴向方向上的相对运动来压缩和松开弹性件。此外,例如当弹性件被压缩时,内引导件和外引导件限制了弹性件的径向位移。特别地,内引导件的引导表面可以充当刚性约束并限制弹性件的指向内引导件的径向位移。类似地,外引导件可以充当刚性约束,限制弹性件的指向外引导件的径向位移。上述的内引导件的引导表面和弹性件之间的轴向重叠的长度在可以预期在轴向方向上主要地在弹性件的中心处发生线圈重叠的情况下可能特别有用。由此,引导组件提供了紧凑、廉价且易于组装的解决方案,其可以减少线圈重叠的风险。

4、弹性件可以包括压缩弹簧、比如线圈弹簧或波形弹簧。替代地,弹性件可以是压缩弹簧、比如线圈弹簧或波形弹簧。弹性件可以仅部分地封围内引导件。

5、内引导件可以由金属或塑料制成,或可以包括金属或塑料。

6、内引导件的引导表面和弹性件之间的轴向重叠的长度可以是弹性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90%或100%。在可以预期在弹性件的轴向中心区域之外也发生线圈重叠时,该设计可能特别有用。

7、致动件可以构造为在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二轴向位置之间移动,弹性件在第一轴向位置中具有最大轴向长度,弹性件在第二轴向位置中具有最小轴向长度,其中,内引导件的引导表面与弹性件之间的轴向重叠的长度是弹性件的最大轴向长度的至少三分之二、至少90%、或100%。在此,弹性件的最大轴向长度和最小轴向长度通常不是指弹性件本身的最大延伸和最小延伸。相反,它们可能指的是弹性件在引导组件内可能呈现或出现的最大延伸或长度和最小延伸或长度。例如,弹性件的最小延伸可以对应于致动件和支承件之间的最小轴向距离,弹性件的最大延伸可以对应于致动件和支承件之间的最大轴向距离。

8、在下文中,引导组件的实施例将被描述为包括不同形状的引导表面。

9、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引导件的引导表面相对于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对称轴线旋转对称。

1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附加地或替代地,内引导件的引导表面相对于对称轴线圆柱对称。

11、在这些实施例中的某些实施例中,附加地或替代地,内引导件是全实心体。在替代实施例中,例如,内引导件可以包括轴向方向上的通孔。

12、在又一其它实施例中,外引导件可以呈现不同型式,这将在下文中描述。

13、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附加地或替代地,外引导件的面向弹性件的径向内表面相对于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对称轴线旋转对称。

14、在这些实施例中的某些实施例中,附加地或替代地,外引导件的径向内表面相对于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对称轴线旋转对称。

15、在这些实施例中的又一其它实施例中,附加地或替代地,外引导件的径向内表面与弹性件的轴向重叠是弹性件的轴线延伸的至少三分之二、至少90%、或100%。

16、在这些实施例中的又一其它实施例中,附加地或替代地,外引导件的径向内表面相对于对称轴线圆柱对称。

17、在进一步实施例中,附加地或替代地,内引导件具有环形或套筒状或管状形状。而且,管的外表面的一部分通常形成引导表面。

18、在其它实施例中,附加地或替代地,内引导件和外引导件定位在离弹性件的一定距离内。

19、在这些实施例中的又一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延伸跨过空间的径向延伸的至少一半或至少三分之二,该空间形成在外引导件和内引导件之间和/或由外引导件和内引导件界定。

20、在这些实施例中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附加地或替代地,引导表面和弹性件之间的最大轴向距离等于或小于弹性件的最大外半径和最小内半径之间的差。

21、在引导组件的其它实施例中,附加地或替代地,内引导件包括从内引导件的引导表面径向向外延伸的一部分,该部分沿轴向方向布设在弹性件和支承件之间。在这些实施例中的某些实施例中,该部分可以具有轮辋状或凸缘状形状。

2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附加地或替代地,支承件包括肩部。内引导件的一部分于是可以被接收在支承件的肩部上。该设计可以利于引导组件的组装。

2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附加地或替代地,内引导件的引导表面沿着轴向方向在从支承件指向致动件的方向上至少分部段地呈锥形。例如,锥形可以防止内引导件和致动件之间的机械相互作用。

24、在引导组件的又一实施例中,附加地或替代地,致动件包括最小内半径,其大于内引导件的引导表面的最大外半径。

25、在下文中,描述了考虑不同构造的致动件的实施例。

26、在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个中,致动件具有环形形状。

27、在这些实施例中的另一个中,附加地或替代地,外引导件和致动件是机械连接的。

28、在这些实施例中的又一实施例中,附加地或替代地,致动件包括卡环,该卡环被接收在外引导件的径向内侧上形成的环形凹痕中。

29、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锁止差速器,其中,该锁止差速器包括

30、-侧齿轮,

31、-用于驱动侧齿轮的差速器座架,以及

32、-锁定件,用于将侧齿轮选择性地旋转锁定到差速器座架。

33、此外,锁止差速器包括上述引导组件,其中,为了将侧齿轮旋转锁定到差速器座架,致动件构造为经由弹性件和支承件致动锁定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导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压缩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为螺旋弹簧(50)或波形弹簧(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导件(48)的所述引导表面(48.2)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所述轴向重叠(AO)的长度是所述弹性件的轴向长度(AL)的至少90%或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件(44)构造为在第一轴向位置(FAP)和第二轴向位置(SAP)之间轴向移动,所述弹性件在所述第一轴向位置(FAP)中具有最大轴向长度(MAXL),所述弹性件在所述第二轴向位置(SAP)中具有最小轴向长度(MINL),其中,所述内引导件(48)的所述引导表面(48.2)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所述轴向重叠(AO)的长度是所述弹性件的所述最大轴向长度(MAXL)的至少三分之二、至少90%、或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导件(48)的所述引导表面(48.2)相对于在所述轴向方向(A)上延伸的对称轴线旋转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导件(48)的所述引导表面(48.2)相对于所述对称轴线圆柱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导件(46)的径向内表面(46.4)相对于在所述轴向方向(A)上延伸的对称轴线旋转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导件(46)的径向内表面(46.4)相对于所述对称轴线圆柱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导件(48)具有环形或套筒状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延伸跨过所述空间(S)的轴向延伸的至少一半或至少三分之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和所述弹性件之间的最大轴向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弹性件的最大外半径和最小内半径之间的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导件(48)的从所述内引导件(48)的所述引导表面(48.2)径向向外延伸的一部分(48.4)沿着所述轴向方向(A)布设在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支承件(42)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导件(48)的所述引导表面(48.2)沿着所述轴向方向(A)在从所述支承件(42)指向所述致动件(44)的方向上至少成部段地成锥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件的最小内半径大于所述内引导件的所述引导表面的最大外半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件(44)具有环形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导件(46)和所述致动件(44)是机械连接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件(44)包括卡环,所述卡环接收在所述外引导件(46)的径向内表面(46.4)上形成的环形凹痕(46.2)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42)包括肩部(42.2)和所述内引导件(48)的被接收在所述支承件(42)的所述肩部(42.2)上的一部分(48.4)。

20.一种锁止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导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压缩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为螺旋弹簧(50)或波形弹簧(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导件(48)的所述引导表面(48.2)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所述轴向重叠(ao)的长度是所述弹性件的轴向长度(al)的至少90%或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件(44)构造为在第一轴向位置(fap)和第二轴向位置(sap)之间轴向移动,所述弹性件在所述第一轴向位置(fap)中具有最大轴向长度(maxl),所述弹性件在所述第二轴向位置(sap)中具有最小轴向长度(minl),其中,所述内引导件(48)的所述引导表面(48.2)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所述轴向重叠(ao)的长度是所述弹性件的所述最大轴向长度(maxl)的至少三分之二、至少90%、或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导件(48)的所述引导表面(48.2)相对于在所述轴向方向(a)上延伸的对称轴线旋转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导件(48)的所述引导表面(48.2)相对于所述对称轴线圆柱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导件(46)的径向内表面(46.4)相对于在所述轴向方向(a)上延伸的对称轴线旋转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导件(46)的径向内表面(46.4)相对于所述对称轴线圆柱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德米切伊C·阿斯特V·艾内E·鲁斯科尼
申请(专利权)人:意大利德纳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